戴菲菲 胡亮 張紹峰 易永祥



[摘要] 目的 分析醫聯體內“師帶徒”模式的社區醫院普通外科手術開展效果。 方法 整理瓜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聯體模式實施前后普通外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患者入院時間,將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模式實施前)收治的117例患者納入對照組,將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模式實施后)收治的129例患者納入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術后恢復情況及胃腸功能恢復效果,總結分析該模式對社區醫院普通外科手術效果的影響。 結果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進食時間、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胃腸功能恢復總有效率為97.67%,高于對照組的85.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結論 醫聯體內“師帶徒”模式使社區醫院普通外科手術的安全性大幅提高,且有效縮短了患者術后恢復所需時間,提高了患者術后恢復的質量。
[關鍵詞] 醫聯體;師帶徒;社區醫院;手術效果
[中圖分類號] R19?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1)34-015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general surgery in community hospitals under the mode of "apprenticeship" in the medical allianc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undergoing general surgery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ing the medical alliance model in Guab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were collected.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 of patients, 117 patients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16 to May 2017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129 patients admitted from June 2017 to December 2018(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were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fluence of this model on the general surgery effect in community hospitals was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The recovery time of bowel sounds, feeding time, and exhaust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control group (P<0.01).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67%, higher than 85.4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1). Conclusion The "apprenticeship" model in medical allianc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afety of general surgery in community hospitals,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time required fo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 words] Medical alliance; Apprenticeship; Community hospital; Surgical effect
目前我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合理,三甲醫院擁有優質資源卻承擔一般性診療任務,造成資源浪費,而基層醫院醫療資源相對匱乏[1-2]。隨著新一輪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目標的推進,深化分級診療制度落實,加快醫聯體高質量發展,優化醫療資源結構布局,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資源下沉,是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整體效能,更好滿足群眾健康需求的重要手段[3-4]。2017年5月,南京市第二醫院與瓜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醫聯體聯合病房,并合作嘗試醫聯體內“師帶徒”模式,擬通過三級醫院的技術輻射,優化醫療資源配置,促進患者合理就診,實現基層醫療機構外科手術能力的提升,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獲得高質量醫療服務[5]。本研究就該模式實施前后瓜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246例普通外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旨在明確醫聯體內“師帶徒”模式的開展效果,并提出優化與改良建議,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瓜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246例普通外科手術患者納入回顧性分析?;颊呔诠喜荷鐓^衛生服務中心接受普通手術治療。納入標準:①術后隨訪時間≥1個月;②臨床資料保存完整[6]。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糖尿病、心血管及肺部疾病者[7]。根據醫聯體內“師帶徒”模式實施時點,按照患者入院時間,將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模式實施前)收治的117例患者納入對照組,將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模式實施后)收治的129例患者納入觀察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手術類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1.2.1對照組? 既往未實施“師帶徒”模式下瓜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自身實施手術方法。
1.2.2觀察組? 南京市第二醫院根據瓜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學科建設實際情況,成立了包含普通外科、麻醉科、手術護士的手術團隊,前往瓜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綜合外科聯合病房運轉,開展普通外科常見手術的培訓與帶教,負責內容主要包括:①成立“師帶徒”小組:小組負責人為南京市第二醫院醫師,小組成員包括瓜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外科醫師、麻醉醫師、護理人員。②開展集中式培訓:由南京市第二醫院外科醫師主講,瓜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人員參與,就普通外科手術的術前準備、術中操作、術后管理進行培訓教學與現場指導,每月3~5次;根據社區醫院醫師技能掌握情況,逐漸減少培訓場次。③手術示范及監督:培訓開始后1個月內,瓜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普通外科手術均由南京市第二醫院外科醫師完成,即實踐教學階段;此后3個月,南京市第二醫院醫師負責跟臺監督,跟臺率保持在50%以上,即超過半數的手術需三級醫院醫師跟臺;培訓開始后6個月,三級醫院醫師可僅在培訓時跟臺。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整理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就其手術并發癥發生情況、術后恢復情況及胃腸功能恢復效果進行評價。①并發癥包括術后感染、腸粘連、腸梗阻、腹痛、腹瀉等;②術后恢復情況包括腸鳴音恢復時間、進食時間及排氣時間;③胃腸功能恢復效果評價標準[8]:顯效:術后肛門排氣有效恢復,臨床腹痛、腹脹等癥狀全部消失,未見腹瀉等相關并發癥;有效:肛門排氣有所好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有輕微腹瀉癥狀;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并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進食時間、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2.3 兩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效果比較
觀察組胃腸功能恢復總有效率為97.67%,高于對照組的85.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4。
3 討論
分級診療是指將大中型醫院承擔的一般性門診、手術及康復等分流至基層醫療機構,在分級診療體系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要負責常規性門診、康復及普通手術等,二級醫院主要負責多發病、常見病的診療和一般疑難雜癥,三級醫院主要負責疑難危重癥患者的診療及科研教學等工作任務,已形成“大病到醫院,小病在基層,健康進家庭,康復回基層”的新格局[9-10]。醫療聯合體即醫聯體,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三級甲等醫院與基層醫院相聯合,形成一個縱向協作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從而為患者提供一個功能定位清洗、層級分明、診療秩序良好的醫療衛生服務[11-12]。建立醫聯體的主要目的即是優化醫療資源分配,目前大部分患者罹患疾病后不愿去基層醫院就診的主要原因是基層醫院醫療技術手段相對薄弱,對多種疾病難以救治。為解決基層醫院外科無法開展常見外科手術問題,南京市第二醫院于2017年6月起與瓜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作建立醫聯體聯合病房,采取三級醫院“師帶徒”方案,進行培訓、教學與現場指導。通過三級醫院醫師的指導與培訓,基層醫院醫師對普通外科疾病的了解更為深入,對疾病的診斷、手術適應證判斷更為合理;同時掌握了更為科學的術前準備、術中操作、術后管理方法,這對于提升手術效果與安全性、改善患者預后質量亦有著積極意義[13-14]。得益于上述優勢,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胃腸功能恢復總有效率為97.67%,高于對照組的85.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顯現出該模式在提升基層醫院外科手術能力、優化手術效果與安全性方面的積極作用。醫聯體聯合病房模式實現了三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的深度下沉,通過“師帶徒”手把手教學、培訓、實踐,在膽囊切除術、闌尾切除術和疝修補術等多種普外科常見術式上均進行深度帶教實踐,真正提升基層醫師的醫療技術能力,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進食時間、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完成常見外科疾病的手術診療,極大便利了患者就醫,減輕了患者疾病負擔,同時縮短患者康復進程,有效提升醫聯體模式的整體運轉效率[15]。提示今后醫療體內“師帶徒”模式可在多種術式疾病、門診和康復護理上廣泛深入開展。
綜上所述,醫聯體內“師帶徒”模式能夠明顯提高社區醫院普通外科手術開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縮短患者恢復時間并改善胃腸功能恢復質量,是一種值得不斷優化、廣泛推廣的合作模式,也是健全分級診療體系、落實醫聯體規劃的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 李華,徐英奇.分級診療對居民健康的影響——以基層首診為核心的實證檢驗[J].社會科學輯刊,2020,249(4):122-134.
[2] 陸妹娟. 以醫療聯盟為載體構建分級診療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 交通醫學,2020,34(5):104-106.
[3] 賈玉娥,王志遠,秦慧艷,等.某三甲醫院醫聯體服務中心運行舉措與成效[J].現代醫院,2021,21(5):661-663.
[4] 雷詩寒,譚敏,蘇岱,等. 分級診療背景下我國居民就醫流向與費用變化趨勢分析[J]. 中國醫院,2021,25(2):5-8.
[5] 張國華,王富珍,張沛剛. 區域醫聯體分級診療現狀與效能分析[J]. 中國病案,2020,21(2):42-44.
[6] 黃初東,王磊,楊榮華,等. 單孔與傳統多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臨床應用比較[J]. 中國內鏡雜志,2018,24(12):18-22.
[7] 李巧登,陳光彬,劉志剛,等.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取石術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療效對比[J]. 中華全科醫學,2017,15(4):565-567.
[8] 孫健. 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比較[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11):86-88.
[9] 熊之潔, 張煒, 杜小青. 分級診療制度下"醫聯體"模式實施現狀及效果研究[J].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20, 37(4):248-251.
[10] 羅小艷,劉鳴江,湯永紅. 基于分級診療背景下區域醫聯體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 現代醫院,2020,20(2):175-178.
[11] 管沛璇. 公立醫院在分級診療模式下探索醫聯體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對策[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2):327-329.
[12] 宋海燕,葉小琴,甄誠,等. 北京市醫聯體內患者基層首診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8,11(2):30-36.
[13] 李曉歡,周鴻鯤,梅小平,等. 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的療效及對圍術期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的影響[J].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8,27(3):382-386.
[14] Koch M,Kantas A,Ramcke K,et al. Surgical complications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different impacts of immunosuppression,graft function,patient variables,and surgical performance[J]. Clinical Transplantation,2015, 29(3):252-260.
[15] 沈婉婉,高歡,杜杏利,等. 社區醫聯體建設探索與思考[J]. 中國醫院,2019,23(2): 9-10.
(收稿日期: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