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楊易霖

胡勝
“工匠精神”是指對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勞動者在生產實踐中凝聚形成的務實嚴謹、專注專一的可貴品質。2016年,工匠精神第一次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倡導工匠精神、呼喚匠心歸來,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2020年11月,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的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活動揭曉評選結果,胡勝等十位頂尖技術技能人才榮登榜單。
胡勝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以下簡稱“十四所”)數控車高級技師、班組長。初見時,他穿著工作服,臉上掛滿笑容,透出一份樂天知命的從容與工人特有的質樸,很難想象,誤差不超過0.004毫米精密零件在他手上信手拈來。
“大國工匠”之名讓人忍不住想去探求他們的“修煉”路徑。面對這個問題,胡勝的回答讓人意外。沒有日夜顛倒苦練技術的艱辛,沒有參與重大科研項目的廢寢忘食,他說的僅僅是一些工作日常,最后化作一句:“其實沒什么,唯手熟爾。”在胡勝身上,工匠之心、工匠氣質浸潤在他的每一個工作細節里。
胡勝職高畢業后,進入一家國有工廠當車工,開始接觸數控車工技術。1999年,因為技藝精湛,被引進到十四所,成為該所數控機床操作工。在這個崗位上,他默默堅守、孜孜以求,不斷追求職業技能的完善和極致。從初級工到國家高級技師,胡勝僅用了十五年。八年后,他又獲得工人技術技能領域最高榮譽中華技能大獎,被譽為“工人院士”。從1995年第一屆中華技能大獎設立至今,只有不到三百人獲此殊榮。
所有榮譽都是來自真功夫、硬實力。2009年國慶閱兵儀式上,我國自行研制的大型預警機首次亮相。預警機的核心是雷達,而雷達關鍵零部件的部分加工生產就是由胡勝帶領團隊完成的。
雷達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很高,有的零部件要求加工精度誤差不超過0.004毫米,而現有機床的精度只能達到0.005毫米。怎么辦?胡勝通過掌握材料的熱膨脹率,再了解加工、檢驗時的溫度,算出其中的溫差,最后將精度做到了0.003毫米。
近年來,胡勝在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點項目中承擔關鍵件、重要件加工七十多項,攻克了某型裝備的波紋管一次車削成形、反射面加工變形等技術難題。初步統計,自2006年以來,胡勝加工品種六百多項,提出技術革新和合理化建議三十多項,尤其在數控車的宏程序編程模塊、車銑一次性加工成形等方面提出許多獨特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科研經費近千萬元。
“要找到學習的樂趣,成績才能不斷提高。”這是胡勝分享給女兒的學習觀,工作中,他亦在不斷踐行。“同樣一批合格零件,個體的品質感和精致度會有明顯差異。現在,我想盡可能地把零件做得漂亮一些、更有品質一些。”在胡勝看來,工作中最大的樂趣就是不斷追求更高的工藝品質。
同事們都知道,胡勝是“玩刀”高手。要實現裝備零部件對精度的苛刻要求,首先需要加工者選取不同的刀具,胡勝將一千多種刀具按照使用功能及其材料構成加以分類,經過多次篩選,剩下十幾種或幾種刀具備選,再結合加工材料的特性選擇刀具,但有時挑出來的刀具也不能滿足要求。“一些非標刀具,必須手工打磨。”胡勝說,打磨刀具必須精心、靜心,稍有不慎,不僅會毀了刀具,甚至可能會出現工傷事故。
在單位,胡勝是出名的“磨功”好,他打磨的刀具可以使用上千次,而新人打磨的刀具往往只能使用十幾次。在某重點裝備研制過程中,用常規方法加工極易造成零件變形,胡勝在國內尚無同類產品加工經驗和工藝規范的情況下,從工裝、刀具和高速切削入手,找到了技術加工的切入點,并且一次加工合格。現在,“胡勝方法”已被確定為同類產品的標準工藝規范。
因為胡勝技術好、善鉆研,他常常是單位攻克技術難點的關鍵角色。一次,某產品的研制進入加工階段,可幾位高級技師看到圖紙后紛紛搖頭:“從沒見過這么小的波紋管,孔內竟然還有很多不規則的槽,所有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簡直無法加工。”
胡勝與技術人員探討分析各種可能遇到的問題,甚至對每一刀的排屑方向、每個槽的切削速度都做了大量試驗,最終,通過巧妙設計的自制刀具、合理的切削方法,加工出了合格的產品。質檢人員剖開產品逐一對不規則槽的尺寸進行檢驗后,對胡勝豎起了大拇指:精度完全符合要求。

胡勝
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胡勝從不這樣想,他恨不得班組的每一位同事都能學走他的本事。對于“討教”的小伙伴,他總是將經驗心得傾囊相授,從不會留一手。他還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加工技巧進行歸納,編寫了《天線數控加工作業指導書》等二十余本冊子,與同事們共享。
2006年,胡勝和單位部分骨干成立了“胡勝技能創新小組”;2009年,組建精密加工廠技師協會,胡勝任會長;2012年,以胡勝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掛牌。“只是想把隊伍打造得更加‘強悍’。”胡勝微笑著說。
在胡勝的帶領與指導下,一批又一批技能人才涌現出來,他們不僅成為各崗位的技術骨干,而且在省市乃至全國各項技能大賽中均收獲豐碩。近年來,在全國及省市數控大賽中,團隊成員共計三十五人次進入前三甲,團隊也榮膺“江蘇省青年文明號”“中央企業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2019年,胡勝先后被兩所高校特聘為教授和思政課教師,在更大的舞臺上傳遞工匠精神。
創新離不開天馬行空的磅礴才氣,也需要腳踏實地的匠心獨具。胡勝用精湛的技藝、專注的精神,幾十年如一日地為我國尖端科技項目貢獻力量。他的工匠精神也引領更多人沉下心,堅守內在、堅守創造,讓認真、敬業、執著、創新成為職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