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菲菲 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物聯網又被成為第三次信息革命,在未來5~15年該技術會得到廣泛的應用與推廣,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智能化科學化。我國“十二五”規劃中將物聯網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并逐漸推進,因此對專業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對物聯網人才加以培養成為亟待解決的任務。筆者分別從:物聯網技術在計算機課程體系構建中應用的重要性、高職物聯網用技術構建計算機課程體系的現狀、物聯網技術在計算機課程體系構建對策,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物聯網的英文名稱為"The Internet of Things” 。由該名稱可見,物聯網實際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高職院校在物聯網計算機課程體系構建中需對相關學科的融合綜合考慮,該課程體系由自然科學公共基礎模塊、通識教育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專業選修模式以及專業必修模塊構成,如下所述:
物聯網專業是一門交叉學科,涉及計算機、通信技術、電子技術、測控技術等專業基礎知識,以及管理學、軟件開發等多方面知識,自然科學公共基礎模塊是高職院校的必修課程,通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專業理論及方法,為專業知識的學習提供基礎支持,在這一模塊中包括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復變函數、線性代數、計算機文化基礎、概率論等基礎課程。
在高職教育中,通識教育模塊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該模塊是一種關注學生情感、道德、離職情感發展的教育,通過學習學生的視野可達到有效拓展,對學生職業道德及政治思想素質加以培養,將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
專業基礎模塊的學習是一種基礎的課程,是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關鍵科目,在實際學習中學生需要學習諸多內容,包括:電子技術、工程制圖、電路分析、C語言程序設計、通信原理、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傳感器原理與應用等等,以此提升學生的基礎能力。
專業選修課程的設置使學科發展特點得到充分體現,從學科發展角度可將物聯網工程專業分為傳輸與網絡方向、感知與控制方向、軟件與服務方向,各個學校應根據自身特色對相關專業課程有效構建。
專業必修模塊建立在基礎課程之上,并對物聯網主要原理技術展開深入的研究與探討,為學生的學習奠定重要基礎。在必修課程學習中,包括無線傳感器網絡、嵌入式系統原理、物聯網信息安全、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等課程。因此在課程體系設計中,高職院校應根據學科優勢與專業背景進行參考,同時對物聯網知識體系各領域充分考慮,對課程的開設時間與學時靈活調整,對相應內容進行增加或刪減。
物聯網工程專業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側重于學生職業素質與專業技能的培養。因此在計算機課程體系構建中應用物聯網技術,可使課程體系的科學性、合理性全面提升,教師應強化實訓教學,不斷改革創新,全面提職業教育質量水平。物聯網體系架構圖如下: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在計算機課程體系依然是本科壓縮版,以就業為導向,對物聯網崗位展開了分析與調查,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還應依據企業實際情況。從目前情況來看,物聯網技術在計算機課程體系構建中還存在諸多不足,我國物聯網產業尚未形成,相關企業或人才正處于關鍵轉型期,致使崗位設置不清晰。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在物聯網人才的培養中,僅能以當前預測信息為依據,致使就業崗位缺乏有效保障。
一些高職院校在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設置中與本科壓縮版十分相似,同時加入實訓課程,導致高職院校對物聯網產業鏈定位缺乏明確的定位。為促進計算機課程體系的有效構建,還應根據課程體系構建現狀,提出有效的構建策略。
物聯網作為一種典型的交叉學科,涉及諸多專業知識,如:通信、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等,經相關專家分析,物聯網具有三個層次,包括網絡層、應用層以及感知層。網絡層由傳輸網、接入網構成,其中傳輸網由專網和公網組成,對感知層數據進行匯總,并將數據發送至接入網絡。應用層又被稱為處理層,通過應用層可使信息處理和人機界面問題得以解決,對各類數據系統處理。
“十二五”規劃對9個重點示范應用領域進行鎖定,包括:智能環保、智能家居、智能醫療、智能物流、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電網、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等,高職院??筛鶕攸c領域對相關的課程體系進行構建,與合作企業對課程進行有效研發,根據學生未來從事相關崗位的技能需求、知識需求、素質需求開展課程規劃設計,同時將相關職業要求融入到課程教學中,將企業與學校相關教學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對專業教學標準加以構建。
物聯網是多種專業的融合與提升,高職院校應將多專業課程融合在一起,對基礎教學進行建立,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還應根據自身辦學特色以及行業背景來構建計算機課程,將相關院校特點顯現出來。以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學校具有深厚的通信行業背景,依托計算機通信專業建設相關課程,將通信學校辦學特色體現出來。通過分析崗位需求,對行動領域課程體系加以構建,確保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有效結合。
高職院校應對“訂單培養、頂崗實習、工學交替”產學研模式進行積極探索,讓學生走進企業學到更多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從而實現“校企合作”。據此,企業部門應根據崗位需求對專業人才進行訂單式培養,使學生更好地體會相應知識,找出自己的不足,當頂崗實習結束后,學生應立即回到課堂,對相關經驗進行總結,以此實現“工學交替”。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還應采取物聯網技術對計算機課程體系予以構建,對合適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制定,值得注意的是,在課程體系構建中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交流,避免教學偏離實際情況。另外高職院校在計算機課程體系構建中還應符合市場需求,對技能型人才加強培養。
綜上,筆者對物聯網技術對計算機課程體系的構建現狀進行了分析,從中發現了諸多問題,為確保計算機課程的有效建設,還應采取可續構建對策,以此提高計算機課程實踐效果。總的來說,物聯網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相關產業的發展對人才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據此高職院校應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其中,對專業人才進行培養,對符合高職院校辦學特色的課程體系予以構建,為我國高職院校的發展做出一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