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曉,劉 埡,李蘊卓,郝冰冰
(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植物拉丁學名的學習對于相關專業人員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植物拉丁名的存在可以避免混淆植物名稱[1-2]、方便對植物名稱的理解性記憶、推測植物相關特性[3]、有利于國際間的交流。早在20 世紀80 年代左右就有研究者呼吁重視植物拉丁學名,許多學校相關專業也開設了學習課程,但是目前隨著時代的進步,市場上缺乏一個供大家日常學習植物拉丁名的新方式。因此,從提供更便捷的植物拉丁名學習方法角度出發,探索可用于植物拉丁名學習與查找的植物拉丁文APP。
充分的市場背景調查可以切實了解市場的需求情況,從而確定研究問題的方向與論證研究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通過網上查找資料與問卷調查得到如下市場背景。
2.1.1 網絡上植物拉丁名學習與查找的主要方式
2.1.1.1 相關網站
植物通(http://www.zhiwutong.com/)為專業的植物學習網站,網站上資料齊全豐富,可自由搜索植物的拉丁名,但不含植物拉丁名的音頻。
中國植物志網站(http://www.iplant.cn/)權威性較高,包含許多更新的擴展消息,搜索植物拉丁名方便,但仍無植物拉丁名相關讀音。
除了這兩個較為經典與權威性較高的網站外,CFH 自然標本館(http://www.cfh.ac.cn/)、中國植物圖像館(http://ppbc.iplant.cn/)等網站也可輕松查詢植物拉丁名,但均無植物拉丁名的讀音。
2.1.1.2 網絡搜索引擎直接搜索
百度引擎搜索起來簡單方便,資料齊全,無植物拉丁名讀音。除了使用人群較多的百度搜索引擎,網絡上還有許多搜索引擎,如谷歌、搜狗、必應及其他搜索引擎,搜索起來同樣簡單方便,但均缺乏植物拉丁名讀音,權威性也不如專業網站高。
2.1.1.3 手機APP
拉丁植物字典,選自華為應用商店。APP 特點為使用起來不太方便,并且無植物拉丁名的讀音。
市場上其他拉丁文的APP 十分稀少,植物拉丁文的APP更是少之又少,華為應用商城僅拉丁植物字典一款,蘋果應用商城暫無。
總的來說,網絡上學習查找植物拉丁名的方式十分多樣,但有些不夠直接,有些難于使用,并且均無植物拉丁名的讀音。
2.1.2 問卷調查下相關專業人員對植物拉丁文APP 的需求
共收取有效問卷96 份(面向園林等專業的專業人士),人們對植物拉丁文APP 的需求情況如下。調查人群分布如圖1 所示。植物拉丁名學習困擾如圖2 所示。問題解決方式傾向如圖3 所示。植物拉丁文APP 功能期待如圖4 所示。
圖1~圖4 中的其他項包括難以批量查找和根據需求確定對策、個人硬性記憶、拍照植物拉丁名出現翻譯及讀法。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2.71%以上的專業人員對植物拉丁學名存在困擾。并且有超過半數的人希望通過手機APP 來輔助學習;超過半數的人期待植物拉丁文APP 能具有直接搜索得到拉丁名及其讀音、學習植物拉丁學名讀音、擴展相關內容的功能[4]。
圖1 調查人群分布圖
圖2 植物拉丁名學習困擾圖
圖3 問題解決方式傾向圖
圖4 植物拉丁文APP 功能期待圖
從結果可以進一步推斷目前人們對植物拉丁文APP 有迫切的需求,而市場上現提供的植物拉丁文APP 數量較少且不方便使用,因此開發植物拉丁文APP 有其現實意義。考慮到植物拉丁名讀音對拉丁名記憶與學習的幫助[5]和人們的需求以及目前網絡上植物拉丁名讀音的空缺,本次植物拉丁文APP 開發之初探將以植物拉丁學名讀音為創新點切入。
2.2.1 資料收集
2.2.1.1 文本資料
收集植物文本資料需前期整理東北地區常用植物名錄,再逐一查閱具體資料,包括每一種植物的中文名稱、拉丁文名稱、基本信息、植物簡介、主要價值、該植物有哪些傳說故事以及使用者對該款APP 有哪些期望等。
收集方法包括:①訪談法。在研究之前運用自編的訪談提綱對學院的2 名教師、8 名學生進行訪讀,以了解教師及學生對植物拉丁文APP 此軟件的態度、期望及意見,為軟件的修改與完善提供事實性依據。②問卷調查法。本研究設計了一份關于學生使用植物拉丁文APP 作為學習工具的態度調查問卷,為后續研究奠定基礎。需求分析調查表從學生希望得到的信息、對課后使用植物拉丁文APP 的態度、學生對植物拉丁文APP 使用效果的期望情況三個維度對軟件使用的需求進行了分析,并調查了植物拉丁文軟件進行相關教學輔助的方式在學生中是否具有認可度和接受度,以學生的意愿為依托進行后續版面及功能等的設計。
此外,在研究具體植物信息的過程中所有具體資料均來源于百度網頁搜索、植物通網站、中國植物志、CFH 自然標本館以及中國知網、維普網、萬方數據等各大正規網站,以保證植物信息來源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2.2.1.2 音頻資料(核心重點資料)
對校內植物分類學教師的植物拉丁學名讀音進行音頻剪輯得到音頻文件。
塑料包裝材料不夠綠色環保。就目前的食品塑料包裝而言,除了紙質包裝箱能被回收利用外,其他廢棄材料都不能進行全部回收,但由于紙質包裝物成本相對較高,所以由聚乙烯制成的包裝袋就被大量使用。此外,一些商家為了防止食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壞,在包裝袋或者包裝盒內會運用空氣囊以及泡沫塊等填充物進行加固預防,在包裝物的外面還會纏繞許多圈的透明膠帶。然而這些材料并不能被自然降解,通常要進行廢棄處理,焚燒時會散發出難聞的氣味,還會伴隨著有害物質的釋放,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與我們低碳經濟中的綠色環保要求相悖[1]。
2.2.2 系統總體架構設計
本系統的連接主要通過通信基站、數據熱點、互聯網移動終端設備、數據庫、后臺管理設備等,以連接為首發點,建立出基于手機客戶端的拉丁文在線交流學習APP。通過對APP 的需求分析整合,建立完善的用戶需求脈絡,并在此基礎上對功能需求和設計需求的可行性進行評估,生成系統總體框架。系統框架包含了學習模塊、論壇模塊與用戶模塊三大平行模塊。三者協同工作實現植物拉丁文APP 的主要功能。
2.2.3 系統模塊功能設計
2.2.3.1 學習模塊
學習模塊是本系統的核心模塊,系統的大部分功能都在此模塊上體現,用戶的體驗感著重表現在這里,該模塊共有四個功能區,分別是游戲競賽等廣告推送功能區、小應用功能區、搜索功能區、文章論壇及視頻等學習資源推送功能區。
2.2.3.2 論壇模塊
2.2.3.3 用戶模塊
用戶模塊是本系統的用戶自定義模塊,在這里用戶可以看到自己的等級,自己發布的論壇,游戲中獲取的福利以及積分,通過發布論壇評論、論壇玩游戲等獲得的程序金幣等;用戶界面還擁有反饋功能與自定義設置功能,可以反饋自己對程序的意見與建議,可以設置自己喜歡的界面、風格、界面背景圖等。
各模塊程序功能設計具體如圖5 所示。
圖5 模塊程序功能設計圖
2.2.4 系統模塊界面設計
隨著網絡與科技的高速發展,傳統的微信小程序頁面的設計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用戶的需求。應該以使用者為中心,對此微信小程序界面進行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的設計,提高使用者對小程序的依賴度和持續性。在頁面設計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2.2.4.1 吸引人的界面
用戶進入小程序首先能看到的是界面顏色、主要圖標logo、文字等組合而成的視覺信息。和諧的頁面設計是吸引用戶的關鍵,也是一個小程序主題風格的體現。頁面設計應該保持圖標、顏色、風格的統一性,圖標和風格的選擇可結合設計主題,設計獨特并有趣味的圖標,增加吸引力。
2.2.4.2 界面功能布局具有連貫性
當用戶開始關注產品的按鈕、文本區域、照片以及功能區域的位置時,用戶也就進入體驗階段了。小程序界面框架用于優化設計布局,以實現這些元素的最大效果和效率——使用戶在需要的時候,記得標識并找到主要的功能按鍵;讓使用者能快速到達某個頁面,并在之后能接著去下一個功能區域,達到最大便利程度[6]。
2.2.4.3 個性化定制
當代人們最注重個性化與獨特性,設計小程序的界面時,根據具體的不同用戶,有針對性地添加插畫風格或者包含圖形的其他元素,并且用戶可以自定義小程序界面皮膚和主頁背景。
2.2.4.4 后期不斷更新與維護
小程序的后期維護與定時更新與前期設計同樣重要,是保持小程序能長期被用戶選擇和使用的關鍵原因之一。設計考慮小程序與用戶的互動,及時回復用戶的疑問、改進建議,根據建議及時修改和更新,提升小程序自身競爭力,并給予用戶良好的反饋體驗。
系統界面整體風格有水彩風格、小清新風格、古風風格等多種界面風格,本文選取水彩風格進行版面設計。主要模塊界面設計如圖6 所示。
圖6 版面設計圖
植物拉丁文APP 的開發豐富了相關專業人員的植物拉丁名學習途徑,填補了植物拉丁名讀音的空缺,有利于相關專業人員的日常學習,從而進一步提高其專業素養。然而目前植物拉丁文APP 的開發還只停留在初探上,要使其真正面市還需進一步實踐與在人群中不斷測控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