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 淵


涼山州喜德縣,轄24個鄉鎮170個行政村3個社區,幅員面積2206平方公里,總人口22.3萬人,其中彝族人口占90.5%、農業人口占91.1%,是一個地處山區、以農為主、彝族聚集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4年喜德縣精準識別貧困村136個,精準識別貧困人口15437戶60633人,貧困發生率達30.54%。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縣聞令而動,經全縣干部群眾、幫扶單位和幫扶人員的不懈努力,2020年11月中旬,省政府批準喜德等7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成功打贏脫貧攻堅戰,各方力量付出了艱辛努力,都有可圈可點之處,其中喜德縣林草作出的貢獻尤為突出。
生態補償全面兌現。2016年以來,喜德縣全縣累計兌現森林生態效益補償3549.55萬元,兌現天然商品林停伐管護資金647.6萬元,受益人口達4.11萬余戶18萬余人,貧困戶實現全覆蓋;累計投入退耕還林還草資金2.41億元,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15.52萬畝,受益人口達7200余戶,受益貧困人口3000余戶16000余人;累計投入生態護林員資金2166萬元,先后聘用貧困人員為生態護林員3017名,在林地得到有效管護的同時帶動3017個家庭實現脫貧。
特色產業實現突破。按照涼山州出臺的《1+X林業生態產業項目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喜德縣優化高山、二半山、河谷的產業布局實際。2016年以來,全縣大力發展核桃種植、部分鄉村發展花椒、漆樹、油橄欖和華山松種植,目前種植核桃30.8萬畝、花椒13萬畝、漆樹2.4萬畝、油橄欖1500畝、華山松3.1萬畝等。帶動農戶1.1萬余戶,其中貧困戶4500余戶。通過大力推廣良種良法,園區化、精細化管理,目前林業產業進入半豐產期,戶均收入達3萬元,進入豐產期后,戶均收入可達8萬元以上。
生態宜居初步突顯。喜德縣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彝家新寨等工程建設,共有12841戶搬離高山和二半山,形成空心鄉3個、空心村36個,新建易地扶貧安置點84個形成新村小區84個。為使小區宜居、鄉村美麗,縣林草局通過退耕還林、特色產業等項目,因地制宜用好空心鄉、空心村荒地,高山發展生態林、二半山發展特色經濟林,實現全域綠化美化;在各小區種植經濟林、觀賞林和綠化林,全面建成標準城鎮綠化小區,打造搬得進、住得慣、過得好的宜居小區。
定點幫扶村如期退出。根據喜德縣委縣政府統籌安排,縣林草局定點幫扶巴久鄉巴久村、洼俄村、烈火村、樹且村、洛巴村等5個貧困村。縣林草局黨委高度重視,把5個貧困村如期實現退出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認真履行主體責任,組織開展產業幫扶、科技幫扶、人才幫扶和黨建幫扶等,多批次選派能力強、作風硬的林草干部到村掛職,在政策、資金上予以傾斜支持。目前5個貧困村已如期退出,407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注重調查研究,強化規劃引領。喜德縣屬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的深度貧困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艱巨性、艱難性不言而喻。喜德縣林草局高度重視規劃引領作用,舉全局之力、安排精兵強將,深入基層調查、遠赴縣外考察、走進科研院所學習,撰寫高質量調研報告28篇,其中省林草綜合幫扶工作隊撰寫調研報告20篇,為林草扶貧巡診把脈。為高質量發展林業產業,精心設計高標準示范項目,聘請專業團隊編制項目規劃和實施方案46個。
注重人力保障,強化科技支撐。人力保障和科技支撐是脫貧攻堅重要環節。為確保脫貧攻堅的人力保障和科技支撐,縣林草局全員行動、統一指揮。向省委爭取林草綜合幫扶隊員16名,縣林草局下派干部掛職24人次,95%以上下沉到貧困村一線;安排貧困戶責任人110名幫扶貧困戶485戶,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改變習慣等;安排農技員55個,負責55村的產業技術指導,林草綜合幫扶隊到崗后及時成立技術服務團,吸納林農幫扶隊員31名,周末下鄉培訓技術人員400多人次。
注重產業發展,強化示范帶動。發展產業是貧困戶脫貧奔康的長久之計,也是林草扶貧工作重要任務之一。2016年以來,全縣共種植核桃、花椒、華山松、漆樹和油橄欖等49.45萬畝,涵蓋了全縣所有貧困戶,形成“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多方受益合作模式,建立大小示范項目110個、示范園6個,走出了“示范帶動、科技推動、利益聯動、合作行動”林業產業發展新路,促進了喜德脫貧攻堅快速推進。
注重就業脫貧,強化創業致富。解決貧困人員就業是貧困戶脫貧最有效途徑,鼓勵貧困人員回鄉創業是促使貧困戶致富的最大后勁。縣林草局充分利用建設林草項目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先后聘用3000余名貧困人員為生態護林員、6500余人次貧困人員參與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建設、1000余人次貧困人員承擔低效林改造等任務;成立脫貧攻堅造林和林業種植專合社8個,要求專合社有30%以上的貧困戶參與務工,共提供320個零工崗位;出臺政策為回鄉創業貧困人員一律開綠燈,簡化程序、減免稅費、專人指導,幫助貧困戶快速脫貧致富。
持續用力脫貧攻堅。按照“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的要求,林草將繼續深入探索實行林草產業整鄉、整村推進路線,積極培育壯大新型林業經營主體,興辦示范片、示范園區建設,鼓勵有條件的鄉鎮、村組建設多類多級園區建設,持續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領、帶動輻射作用的現代林草業“窗口”。
全力推進三產融合。按照喜德縣委縣政府“一產升級、二產轉型、三產突破”指導思想,林草將繼續下大力氣引進有責任、有實力的龍頭企業來喜德發展,整體推進林業產業園區化、示范化建設,建設一批林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企業,依托資源優勢打造生態康養、森林小鎮、陽光小鎮、鄉村旅游等項目,全力推進林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持續為喜德縣群眾增收發揮積極有效的林草作用。
積極轉戰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決勝收官在即,喜德林草將樹立“脫貧摘帽不是終點、新生活才是起點”的理念,積極總結提煉脫貧攻堅經驗做法、典型模式,全力轉戰鄉村振興戰略,擼起袖子、甩開膀子打一場脫貧攻堅升級版的鄉村振興戰,使林草在鄉村振興戰中發出震天動地的聲音,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核桃產業發展

林草幫扶隊成立技術志愿服務團

伍合油橄欖基地彝族手工采摘

核桃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