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城鎮老舊社區改造提質是重大民生工程,是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惠民生的重要舉措,能有效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2020年南陽開始大力實施城鎮老舊社區改造,由于受資源條件、經濟條件、環境等因素影響,大部分老舊居住區屬于微更新改造,它是以社區居民需求為導向,著力解決居民最關心、最現實的民生問題,提升社區品質為主的社區更新方式。在政府老舊社區改造工作任務中重點提到要加強養老撫幼設施建設改造。在全民健身背景下,適老性的健康老齡化觀念和陽光體育運動計劃的開展離不開社區體育運動,這就要求我們在對南陽老舊社區的改造中,不能忽視對作為體育活動載體的體育設施進行優化配置。
南陽有大面積老舊居住區,它們是城市記憶的載體,但與新居住社區優越的生活環境相比,老舊社區普遍存在小區建筑面積小、公共設施缺失、墻體老舊、道路破損、私墾種菜等諸多現實問題。在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方面,公共體育設施的類型不完善,大多只有簡單的健身器械,設施使用的安全性缺乏保障,設施空間的設置忽視了居民戶外活動行為習慣和方式,時效性較弱,功能單一,缺少最基本的步道,同時設施的配套管理也不能及時跟上(如圖1),這一系列問題反映出老舊社區的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缺乏規劃設計。分析不同年齡段人群在不同時段場地的需求,對南陽老舊社區進行微更新,優化配置體育設施可以彌補老舊社區在此方面的缺失,為居民提供更多社區健身空間,盡可能多地滿足不同人群、不同時段、不同區域對于公共體育設施的需求。
通過對南陽老舊社區進行調研,訪談中發現,除了幾個老國企社區,南陽其他老舊社區人口少,規模小,多屬于小型社區,社區居民以老年人為主。隨著居住環境的改善,如今已經不需要幾代人共同居住生活在一起,很多老人有自己的經濟來源,有自己的愛好和作息習慣,他們也不想改變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有些老人白天會幫助子女帶學齡前第三代。因老舊社區的環境位置和價格等優勢,還有部分的社區成為學區就讀群體和年輕租房群體的首選地。
老年人和兒童是社區體育設施使用最頻繁的群體,對社區體育設施的利用是一天多次,其次為少年和中青年。老年人需要選擇弱競技性、負荷適中的鍛煉項目,如太極拳、武術、有氧健身操,氣排球等,也喜愛通過太空漫步機、轉體訓練器,太極揉推器等社區體育設施進行健身。學齡前兒童喜歡游戲和小集體活動,需要的設施主要有滑梯,游戲沙坑等。少年的社區運動是學校陽光體育運動的有效補充,活動內容一般為跑跳,球類,同時需要一些柔韌性和拉伸性的練習設施。中青年在社區體育活動內容一般為簡單的球類活動或是健步走等休閑運動。
圖1 未改造老舊社區常見戶外環境
小型老舊社區受戶外活動環境空間小等條件制約,開展體育活動有一定局限性,但居民參與體育運動的時間段比較明確。我們可以通過優化體育設施空間時效性,提高使用效率,降低空間承載壓力。一個空間能承載多種不同活動,并能隨時間更替,同時在同一時段對不同活動可同時兼容,達到空間有效利用的最大化。如在社區常見的綜合活動場地,可使用多功能可調節網架(如圖2)及靈活多變的劃線,做到羽毛球、排球、氣排球等多種運動項目的兼容,不用時可快速收起,場地還能做健身操、毽球運動等項目的健身場。通過設施的優化配置對空間進行彈性利用,提高社區內公共健身場所的使用效率。對于圖1中看到的圍墻內空間,可以改造成健身步道,為居民提供更加多元的健身空間,并可在步道旁設健身指南,里程標識等,增加有效性。
圖2 多功能網架
老舊社區體育設施優化配置是為了解決社區居民健身需求而進行,所以要遵守以人為本原則。通過調研分析,老人健身運動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1)白天以幫助帶學齡前孩子為主,早晚抽時間做適量放松運動;(2)時間支配自由,身體健康,可進行球類等健身運動和比賽;(3)身體機能下降,有慢性病,以康復訓練為主的健身活動。針對不同需求,應按需配置,合理進行設施規劃。如對第一種類型老人運動設計時,應遵循老人和孩子的身心特點和安全性需求,避開交通通道,避免綠化遮擋和噪音污染,選擇陽光充足的區域進行設計,可在場地中間區域布置兒童游戲設施,如游戲沙坑、跳房子、微地形攀爬設計等,周邊進行老人健身空間優化,加設卵石健身步道,地面鋪裝專業塑膠等,使老人在陪伴孩子時能進行適量運動,放松身心。在老舊社區,不能進行常規健身活動的身體狀況特殊的居民數量相對新居住社區來說更多,設置康復型運動健身空間是老舊社區健身空間更新改造的現實需求。在設計中,可以將康復訓練相關設施與社區綠化環境結合,使居民更加便捷的進行步行訓練、臺階訓練、拉伸訓練等康復型運動健身活動。健身空間選址上要相對獨立、安靜,空間面積不需要太大,但要特別強調設施的安全性、無障礙性,要與休憩空間設施規劃設計相結合,滿足康復訓練老人和隨護人員的休息需要。
老舊社區現有體育設施類型單一,多是以統一投放的健身器材為主,很多設施因親切性和安全感不足,使得居民使用欲望不高,設施長期閑置。提高運動體驗設施的多樣性是對老舊小區體育設施進行更新配置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根據不同社區居民需求選擇性保留和優化既有的運動健身活動項目,如棋牌、健身器材外,可通過微地形設計,鋪裝色彩和形式的變化,體育設施與景觀的互動設計,增設一些娛樂趣味性的運動健身項目。如加拿大設計團隊Daily Tous Les Jours 設計的Light music swing,將一個普通秋千加入LED 燈光和音樂進行配合,在搖擺的時候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視聽享受,沒有增加操作難度和太多的成本投入,但極大地提升了趣味性。同時,社區體育設施是社區景觀的構成部分,體育設施與社區綠化結合也能提升體育設施的設計價值。將體育設施,綠化等進行科學化配比布置,既能為社區居民提供自然和諧、豐富生態的健身空間,又能美化社區環境,成為社區的風景線。
對老舊社區進行改造和更新是老舊社區未來發展的最優途徑。在全民健身成為新常態的今天,社區體育設施是增進社區群眾交往、活躍氣氛、營造全民健身氛圍的物質保障。在微更新設計理念下,根據對社區不同人群的體育需求分析,我們應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根據老舊小區的空間現狀,升級改造社區邊角閑置地塊和戶外設施資源,在改造設計過程中以人為本,積極解決空間問題,優化配置體育設施,確保提升質量,激發社區健身活力,更好滿足居民的健身具體需求,走環境與人共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