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 蘇志紅
江西省德興市人民醫院腫瘤內科,江西德興 334200
食管癌屬于臨床上發生率比較高的一種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此類疾病在發展早期其臨床癥狀并不明顯,而病情發展到中晚期后會嚴重威脅患者的正常吞咽功能,使患者快速消瘦[1]。同時部分患者因患病導致自身機體出現營養不良,嚴重的會導致死亡,對患者的生活以及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威脅。因而需要及時采取合適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避免病情持續進展加重對患者身體的損傷[2]。中醫學認為食管癌屬于“噎嗝”范疇,認為這類疾病主要是因陽氣虛弱而嚴重損傷患者機體多項功能,臨床上為了確保有效增強治療效果,使患者病情以及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需要在對患者實施常規化療的同時給予患者健脾散結湯治療[3]。因健脾散結湯具有益脾補氣、活血散結以及清熱解毒的功效,同時又能抑制腫瘤的進一步繁殖,因而在臨床當中的應用愈加普遍。本研究選取江西省德興市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在應用健脾散結湯治療的有效性,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3年7月~2019年7月江西省德興市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34~73歲,平均(52.3±1.4)歲;病程1~24個月,平均(11.6±2.1)個月;病理類型:鱗狀細胞癌17例,低分化腺癌13例;縱膈淋巴結轉移9例,肺轉移10例,肝轉移6例,鎖骨上淋巴結轉移3例,其他部位轉移2例。研究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34~74歲,平均(52.5±1.1)歲;病程1~23個月,平均(12.1±1.8)個月;病理類型:鱗狀細胞癌18例,低分化腺癌12例;縱膈淋巴結轉移7例,肺轉移5例,肝轉移3例,鎖骨上淋巴結轉移10例,其他部位轉移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標準。納入標準:①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且同意;②患者符合中晚期胃癌診斷標準,腫瘤僅侵及漿膜或漿膜外,無遠處轉移;③患者3個月內未行放、化療等治療;④患者預計生存期超過3個月且KPS評分>60分。排除標準:①已接受腫瘤相關治療且停藥不足1個月者;②骨髓、肝、腎、心、肺功能異常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化療方案治療,于化療前1天開始給予16 mg 地塞米松(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規格:0.75 mg/片;生產批號:049050),連用3日;化療第1 天,將75 mg/m2多西紫杉醇(Rhone-Poulenc Rorer;規格:80 mg/支;生產批號:20100502)與250 mL生理鹽水混合后給予患者靜脈滴注治療;第1~3 天加用25 mg/m2順鉑 (錦州九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規格:10、20 mg/支;生產批號:100401-200501)靜脈滴注治療。每間隔3 周對患者進行重復用藥1次,用藥兩次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兩個療程。
研究組患者給予健脾散結湯治療。藥方組成:山豆根10 g,半夏、冬凌草、茯苓、雞內金各15 g,郁金、莪術、生黃芪、半枝蓮各30 g。氣虛明顯者加黨參、白術各30 g,以補氣健脾;陰虛火熱者加鱉甲15 g、青蒿30 g;唇甲青紫、胸骨后背部肩胛區劇烈疼痛者加桃仁、紅花各15 g,以活血化瘀;嘔血及黑便者加仙鶴草、三七粉各15 g 以止血;咽下疼痛以及胸痛者加夏天無、元胡各15 g。上述所有藥材以水煎服并取藥汁400 mL,或中藥配方顆粒組方沖服,患者于早晚餐之后用藥,200 mL/次,1個療程約為6 周,連續治療兩個療程左右。
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以及不良反應總發生率。①療效。以世界衛生組織(WHO)頒布的實體瘤療效標準為參照[4],分別對兩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進行評估,分為完全緩解(CR):患者腫瘤完全消失;部分緩解(PR):腫瘤明顯縮小但未消失;病情穩定(SD):腫瘤未縮小但也未增大;病情進展(PD):腫瘤直徑明顯增大[5]。總有效率(%)=(CR+PR+SD)例數/總例數×100%。②不良反應。包括消化道反應、肝腎損傷、骨髓抑制。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n(%)]
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的比較[n(%)]
食管癌屬于臨床上比較難以治愈的一類惡性腫瘤,食管癌的發生可能與遺傳因素、長時間攝入過度的亞硝胺類食物、日常飲食中缺少維生素A、維生素B2 和維生素C 以及食用過燙的食物損傷食管粘膜等存在關系[6]。通常情況下當患者病情進展到中晚期會出現休克癥狀,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嚴重者很容易導致死亡。此類疾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迅速消瘦、嚴重脫水以及全身無力等,甚至還會伴隨出現呼吸系統感染、水腫以及腹腔積液等。早中期食管癌患者大多應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徹底治愈的幾率較高,但是對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來說手術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7]。因而臨床上通常會選擇用放化療等方法來對中晚期食管癌進行有效控制,均具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并不理想。因而,臨床上盡快選擇一種高效且安全性高的治療方法對于進一步促進患者康復以及預后具有關鍵意義。
中醫范疇中所認為的食管癌屬于“噎嗝”范疇,它最基本的病理變化主要是患者的食道變窄小[8]。而噎嗝的產生可能與人體津液存在聯系,脾虛津液輸布發生異常,聚集成痰液,痰濕則在人體內產生阻礙,導致氣血運行受阻,氣血痰相互聚集于食道,就導致了此病的發生[9]。食管癌發生的病位在于食管以及胃部,同時與肝脾腎之間都有聯系。中醫辨證認為治療此類疾病的關鍵在于健脾益氣、活血散結以及清熱解毒等,脾作為后天之本,因此治療食管癌首先要對患者健脾益氣[10]。健脾散結湯中的君藥為黃芪,可使人體正氣得到有效補充,其中山豆根、郁金以及雞內金等多種藥材均能起到有效的消食健脾作用;而茯苓、半夏等藥材的化痰益脾效果比較理想;山豆根、莪術、冬凌草以及半枝蓮等藥材具有清熱解毒以及活血散結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半枝蓮當中存在比較豐富的藥物成分,其中最主要的為黃酮類以及二萜類化合物,它能夠快速阻斷腫瘤細胞生長所需的營養,進而對細胞繁殖產生抑制,有利于進一步促進患者自身免疫力的提高[11]。而冬凌草具有較強的抗腫瘤功效,與其它抗腫瘤藥物共同使用可有效促進抗腫瘤效果的進一步提升,而冬凌草當中的冬凌草甲素能夠有效延長荷瘤動物的存活期,并且與平陽霉素聯合使用還可以在體外產生協同殺傷的功效,可有效抑制腫瘤細胞DNA 的合成[12]。藥方中全部藥材聯合使用能夠起到益脾補氣、活血散結以及清熱解毒的效果,同時此藥還可有效控制腫瘤細胞的進一步繁殖、加速腫瘤細胞死亡以及提高自身免疫力等[13]。臨床上使用的化療治療在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同時,還會對人體內的某些正常細胞造成損傷,因此及時給予患者扶助正氣治療能起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臨床治療期間應用健脾散結湯治療可以發揮出理想效果,進而使患者免疫力進一步增強,確保抗腫瘤效果的有效提升,能進一步促進患者病情改善,減輕患者痛苦,使患者能盡快融入正常生活[14]。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將健脾散結湯應用于臨床治療中可有效增強治療療效,減少多種不良反應的發生,從而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因此,相對于化療方式而言,健脾散結湯產生的不良反應相對較輕,且藥物在患者體內發揮作用的時間比較迅速,能進一步降低藥物對患者產生的損傷[15]。健脾散結湯在臨床中的使用具有比較理想的效果,可顯著提升抗腫瘤的效果,有效抑制患者腫瘤細胞的進一步繁殖,從而增強患者自身的免疫力,降低不良反應對患者身體造成的影響,具有較高的安全性[16]。
綜上所述,應用健脾散結湯治療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抑制腫瘤細胞的進一步繁殖以及擴散,抗腫瘤效果顯著,還可以有效減少患者在化療期間產生的多種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