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歷史回溯與當代前瞻

2021-01-29 02:17:14
四川民族學院學報 2021年5期
關鍵詞:發展教育

高 鴻

(四川民族學院,四川 康定 626001)

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與中國義務教育發展總體歷史進程和水平是一脈相承的,從歷史進程上大致可以劃分為近代、現代和當代三個時期。1840年的鴉片戰爭成為中國封建社會與近代化的分水嶺,中國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同時,開啟了近代化進程。伴隨著“師夷制夷”“教育救國”主張和西方進步思潮進入中國,西南地區近代進步力量開始出現,西南民族地區教育事業也開始踏上了向近代化演進的步伐,由于受特殊地理區位、封閉社會環境和教育觀念滯后影響,其初等教育近代化水平不高。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初等教育在繼承晚清學制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發展。隨著五四運動爆發,中國開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西南民族地區初等教育事業在進步資產階級力量推動下,開始發軔并迸發出新的活力。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制定了一系列穩定、發展和繁榮教育的政策,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事業發展一路高歌猛進,取得了質的飛躍,并最終實現了均衡發展,有力保障和促進了民族地區政治、經濟和民生事業發展。目前,西南民族地區雖已基本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但與中、東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地區相比,其均衡發展水平還整體偏低,邊遠農牧區縣域義務教育資源配置還不夠均衡,優質義務教育資源還較為缺乏。因而,本文旨在厘清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發展近代、現代、當代三個歷史進程之間的相互關系,進一步回溯三個時期中重要教育政策對初等教育發展的影響,以期對進一步推動形成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發展當代前瞻有所裨益。

一、西南民族地區教育近代化覺醒

(一)“洋務運動”與封建傳統教育變革的思想啟蒙

鴉片戰爭進一步打破了中國“閉關鎖國”國策,動搖了滿清貴族的腐朽統治,同時也催醒了以魏源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有識之士開始將目光聚焦到第一次工業革命后的世界發展大勢上,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教育救國主張。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促使清政府認識到自身與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在科學技術上的顯著差距,一場浩浩蕩蕩的“洋務運動”在以李鴻章、左宗棠等為代表的晚清進步大臣的主導下轟轟烈烈地展開了。這一時期,早期改良派成為“洋務運動”背景下推動我國傳統封建教育向近代化過渡的一個重要進步載體,使更多有識之士開始接觸到西方的先進技術和進步思想,催生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進一步開啟了中國教育近代化目標?!拔鲗W的傳入在近代具有全方位的意義,在教育上,它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改變了傳統的人才形態,學校中設置西學課程,突破了傳統課程框架,開始了中國科學教育歷程,從此,科學成了近代中國人追求的目標,學校中的科學教育也成了人們關注的對象。西學課程化是近代教育史一個嶄新的課題,早期改良派對學校制度的倡導及改革學校的內容,增加西學課程的建議,對推動西學課程化的進程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盵1]早期教育改良派對西南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動搖了幾千年封建傳統教育思想,人才培養目標由“圣賢君子”向“進步國民”轉變。二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教育改革主張進一步浸潤到西南邊地,成為教育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三是為進一步落實洋務運動“自強”“求富”的變革主張,課程內容、教學形式都經歷了新的變革,朝著近代化目標邁進。四是隨著天主教傳教士深入西南腹地傳教,云、貴、川少數民族地區已開始出現教會學校,英語、科學進入到學校教育內容中,進一步推動了近代教育課程內容的變革與發展。

(二)“維新教育思潮”與早期教育近代化理念的形成

“戊戌變法”作為中國近代歷史上一場重要的思想啟蒙運動,雖未能從根本上觸動腐朽的封建政體而以失敗告終,但其維新的教育思潮卻對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維新教育思想對封建教育制度進行了大膽的否定,突破了洋務教育思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限制,從根本上動搖了封建教育的存在[2]。戊戌變法主要發起人之一的梁啟超就曾提出:“亡而存之,廢而舉之,愚而智之,弱而強之,條理萬端,皆歸本于學校?!?1897年,康有為、梁啟超在“公車上書”中提出了“教民”問題,指出:“教民,之一法即是廣開學校、講求西學?!盵3]維新派在推動近代教育思潮演進中認為,自隋朝以來,延續一千多年的科舉取士不能使國家強大,更不能夠抵御列強侵犯,主張變革科舉,興新學。維新派希望通過變革科舉,改變封建傳統的人才培養觀,以新學為載體,把恪守封建傳統思想的國民教化為“新民”。梁啟超在《新民說》中指出,教育即“學做人,學做新人,做現代人”,從公德與私德的構架進一步闡釋了教育的人才培養的德育觀念。1898年,光緒皇帝接受維新派的教育改良建議,下令將全國大小書院,一律改為兼習中學、西學的學校,雖未能大面積推廣新學,但推動新學的近代化理念已經形成。維新教育思潮對近代中國教育發展的重大貢獻在于人才培養觀念的轉變,進一步樹立起了培養“新民”的近代化教育目標。這一時期,維新教育思潮對西南地區教育發展的影響也是深刻的,一是受新學影響,地處西南的成都、貴陽、昆明等城市地區官府所舉辦的學校已開始在中學、西學基礎上重視學生“新民”素養的培養。二是西南邊遠民族地區也已開始接觸到維新教育思潮的影響,有條件的官辦學校也在課程內容中增加了培養“新民”素養的課程內容。

(三)“清末新政”與教育近代化學制改革

20世紀初,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為挽救風雨飄搖的封建統治,在全國范圍內開始變法革新,史稱“清末新政”,“興學”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1901年, 清政府諭令全國“著各省所有書院,于省城均改設大學堂, 各府及直隸州均改設中學堂,各州縣均改設小學堂,并多設蒙養學堂”[4]。1902年,清政府繼而頒布了《欽定學堂章程》,史稱“壬寅學制”,該章程對中等學堂、小學堂、蒙養堂等基礎教育年限、課程內容等都有明確的規定,但因清政府重視不夠,該學制成為我國近代教育史上正式頒布但未施行的第一個學制,但該學制確立了初等教育的標準。1904年,在張之洞等人的推動和主張下,以日本學制為藍本,清政府頒布了《奏定學堂章程》,史稱“癸卯學制”,該學制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個頒布并施行的學制,該學制將初等教育分為三個學齡段,共13年,規定蒙養院為4年,初等小學為5年,高等小學為4年,同時規定初等小學入學年齡為7周歲。該學制除奠定了當代義務教育入學年齡基礎外,在初等小學堂入學的強制性方面也有所體現,該學制中羅列了國外實行“強制性”基礎教育的多條規則,其目的在于鼓勵適齡兒童接受學校教育并普及學校教育,以教育之興推動國家之興。清末新政對中國近代教育最大的貢獻在于奠定了中國近代教育的學制范式,其對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隨著新政的推廣,西南民族地區有條件的縣域均已改設初等小學堂,數量和規模雖不及其它地域,但奠定了義務教育發展的近代基礎。二是有了可遵循的學制藍本,進一步確定了初等教育的組織和形式,因受初等學堂數量和規模的限制,這一時期,西南民族地區初等教育的普及性還不高,如部分富裕的少數民族群眾拒絕將子女送入漢辦學校學習,以雇傭漢族子弟替代入學為主,晚清政府推崇的以學易俗、以教化民的興學目標很難在西南民族地區推行。

(四)“川邊興學”與西南邊地教育近代化實踐

1906-1911年前后,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為積極推廣“清末新政”,于西南川邊地區實施改土歸流,采取練兵、興學、開礦、通商、設官、屯墾等措施,被稱為“經邊六事”。為進一步推動以川邊為核心區域的西南民族地區教育發展,趙爾豐于川邊地區設置關外學務局劃分學區,多方勸諭邊地民族子弟就學,優待學務人員及邊地教師,多方籌措教育經費,并注重普及初等學堂,重視職業教育,采取結合有地方特點的教學課程,開設相應的教育輔助機關,進一步普及了文化,推動了川邊近代教育的興起。趙爾豐在川邊地區開展的一系列發展教育的舉措被稱為“川邊興學 ”[5]。在趙爾豐的大力推動下,川邊涉藏地區初等教育迅速發展,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轉變,無論是教育經費的投入還是師資力量的培育上,力度都是空前的,有效促進了西南民族地區教育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對西南邊地政治穩定、軍事鞏固、文化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川邊興學”教育實踐,影響是深遠的,除推動了以川邊涉藏地區初等教育的發展外,其影響輻射到了整個西南民族地區,為西南民族腹地提供了治邊興教的有益經驗,有力推動了西南民族地區教育近代化向縱深發展。

縱觀西南民族地區初等教育近代化進程,隨著中國教育的近代化發展,如變革封建傳統教育的思想已覺醒,奠定了以國家為主導的義務教育近代發展的學制基礎,推動了西南民族地區初等教育“興學” 實踐,這些成效的取得為推進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由近代向現代轉變奠定了基礎。同時,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近代化發展局限也是十分明顯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變革封建傳統教育的思想主張在西南民族地區的浸潤還不夠深入,思想主張上還傾向于維護風雨飄搖的晚清腐朽統治,無論是早期改良派還是維新派,在教育人才培養理念上都具有相似性,具有較強烈的“?;省币庾R,意在通過教育之途徑來維護晚清政府日暮西山的統治。二是清政府所推行的教育新政,雖奠定了義務教育近代學制雛形,但學制的推行因受西南民族地區錯綜復雜土司勢力的阻擾,推行難度大,不夠徹底,其義務教育的強制性、普及性還不夠高。三是以“川邊興學”為主的初等教育“興學”實踐,雖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時間很短,只是曇花一現,以趙爾豐的被殺而告終,很難對廣大西南民族腹地有更加深刻和全面影響。

二、西南民族地區初等教育現代化發軔、中興與衰滯

縱觀整個民國時期西南民族地區初等教育發展大致可以分為發軔、中興與衰滯三個階段。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在孫中山先生 “教育為立國之本”“學問為立國之本”“普及義務教育”“教育平等”“女子教育為最重要之事”等思想主張下,作為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初等教育發展開始步入現代化。[6]1912年-1949年,在民國統治中國大陸的38年中,西南民族地區初等教育發展在清末基礎上有了較大改善,主要表現為初等教育學校數量有所增加,適齡兒童接受教育機會增多,初等教育立法具有了實質性內容,義務教育得到推廣和普及,基礎教育的現代法制體制基本成型。

(一)西南民族地區初等教育現代化發軔(1912-1937)

中華民國建立后,為進一步凝聚民識,推動教育民生的發展,1912-1936年間,國民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發展初等教育的法規。從某種程度上說,西南民族地區教育現代化發軔得益于民國不斷推陳出新的初等教育立法。通過加強推動初等教育發展的教育立法,使民國時期初等教育現代管理的制度基礎初步形成。教育法令的推行需要得益于良好和穩定的社會政治局面。這一時期,西南民族地區雖處在地方軍閥控制下,但遠離內亂的紛擾,社會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維系和發展,其初等教育發展得益于幾股力量的推動:一是為了廣啟民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蔡元培作為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提出了“軍國民教育、實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重的教育主張[7]。根據民國政府所頒布的教育法令,西南民族地區在教育宗旨、學制形式、機構組織設置上都與全國趨于同步。二是社會進步力量的推動,這一時期,西南有識之士都積極投身到教育事業的振興中,如張瀾利用擔任四川游學預備學堂修身教習兼齋務長的契機,積極推動四川初等教育發展。如民國初著名愛國將領蔡鍔在云南恢復和發展教育的一系列舉措,使民國初年云南初等教育得以快速發展。這一時期,西南民族地區邊遠縣域大多數能保證設立一定數量的初等小學和高等小學,少數民族子弟進入漢辦學校的人數逐漸增多。三是紅軍長征進入云、貴、川期間,所倡導的平等民族政策,對推動西南民族地區初等教育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如開辦短期培訓學校,鼓勵部隊駐地少數民族和漢族群眾到短期學校學習,以增進群眾對黨的民族政策了解,派出有文化的干部、戰士到部隊駐地的小學義務支教等,雖其影響十分有限,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紅軍長征時期西南民族地區初等教育發展。這一時期,西南民族地區初等教育發展也存在一定不足:一是初等教育教師數量嚴重不足,教師素養良莠不齊,很多教師都是1-2年制高等小學畢業生。二是推動初等教育發展經費投入不足,雖有一定中央財力的供給,但杯水車薪,初等教育的硬件建設和教師待遇需要自籌經費解決。

(二)西南民族地區初等教育現代化中興(1938-1945)

全面抗戰爆發后,隨著國民黨正面戰場節節失利,南京國民政府移都重慶,西南地區成為抗日的大后方,隨著政治中心的西移,工業、文化事業也隨之西移,大量工廠和學校遷移到昆明、貴陽和成都等城市地區。這一時期,國民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發展初等教育的法令和制度,并在西南地區得到了有力的貫徹和落實。因全民抗戰對知識人才的需要,推動初等教育的普及成為一項重要政府工作,國民政府通過開設短期小學、簡易小學進一步解決了初等教育有和無的問題。為解決師資短缺問題,利用西遷大學的有生力量,開設了一大批師范學校,培養了初等教育師資。這一時期,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得到快速推動,學校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據不完全統計,這一時期,西南民族地區適齡兒童初等教育入學率較之民國初年的18%快速躍升至67%,云、貴、川初等小學數量總和由民國初年的1700余所增至10000余所。這一時期,初等教育現代化中興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全國民眾抗戰情緒持續高漲,學校成為宣傳抗日的主要陣地,學生成為宣傳抗日的生力軍。二是西南民族地區相比于抗日的正面戰場,政局、民生和社會經濟秩序相對穩定。三是國民政府頒布了切實可行的初等教育發展法令并得到了有效推廣。

(三)西南民族地區初等教育現代化衰滯(1946-1948)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當局出于對戰爭形勢的估計和掌握政權的需要,將針對適齡兒童的初等教育橫向延伸,試圖將基層政權與初等教育相結合,力圖使各級政權和民眾的思想牢牢掌握在國民黨當局手中。以初等教育為主的義務教育由于與政治聯系過于緊密,出現了以政制教、以政代教、以政代師的現象,使得初等教育秩序出現混亂甚至是停滯衰退情況。[8]解放戰爭結束到新中國成立初期,西南民族地區初等小學數量不升反降,適齡兒童入學率遠遠低于抗戰時期,文盲率保持在90%以上。這一時期,西南民族地區出現初等教育現代化衰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是抗戰勝利后,西遷的中等、高等院校開始陸續回遷,培養初等教育師資的有生力量削弱,如部分中等師范學校停辦,西南解放后這一情況才得以好轉。二是解放戰爭時期,西南地區成為國民黨當局發動內戰的大后方,隨著國民黨中原戰場、東北戰場持續失利,沉重的軍餉賦稅和暴力兵役使得西南地區百姓苦不堪言,教師、青年學子紛紛逃離西南奔向解放區,廣大農村地區初等小學、高等小學、6年制完全小學入學人數銳減。三是國民黨當局對初等教育強烈的政治干預,將政治目的和反動宣傳融入學校課程教育目的中,引起了學校和師生的強烈抵制,學生輟學率和適齡兒童入學率較之抗戰時期出現了銳減現象。

縱觀民國時期西南民族地區初等教育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成效:一是具有現代化特點的義務教育學制和管理機制已基本成型。二是以初等教育為載體,白話文在民族地區得以推行,改變了清朝末期“土民只識夷文”的局面,少數民族子弟在習得民族母語基礎上接受了良好的白話文教育,進一步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繁榮。三是相比于清末推行的初等教育政策,民國政府更加注重女子接受教育的權利,進一步保障和兼顧了適齡兒童在“性別”上接受教育的權力,雖在西南民族地區邊遠縣域還存在一定程度“重男輕女”思想,但在一定程度上已為當代義務教育兼顧公平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四是初等教育學校數量和辦學規模都得到了快速增加和擴大,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教化了民識、開啟了民智,而且也為新中國成立后能迅速恢復民族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新中國成立以來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當代化實踐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對推動義務教育發展進行了深入探索,對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發展高度重視,將其作為事關民族地區長治久安的重要民生工程來抓。在70余年實踐探索中,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發展經歷了從穩定過渡到恢復發展、快速回復到全面普及推廣、兼顧公平到基本實現均衡發展三個重要階段。

(一)穩定過渡到恢復發展階段(1949-1976)

1949年,新中國第一次將發展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寫入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該綱領在建國初期,具有臨時憲法作用,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1951年、1956年召開了新中國第一次、第二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對民族地區初等教育的保障和教學語言的使用都做了明確要求。1949-1976,是中國義務教育穩定過渡到恢復發展階段,在這一時期,又經歷了舊制過渡、模式借鑒、文革破壞三個階段。建國后西南民族地區初等教育舊制過度得以平穩推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原因:一是西南民族地區作為新解放區,其初等教育發展吸收了民國時期的有益經驗,并借鑒了老解放區經驗。二是抗戰時期西南地區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所積累的初等教育事業發展經驗,成為建國后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穩定過渡的關鍵。20世紀50年代,隨著中蘇關系的日益密切,中國在教育事業發展中開始學習蘇聯經驗,采用雙軌制交叉教育范式,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得到快速發展。1958年后,受“左”傾思想影響,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受到了消極影響,一是取消了民族語文教學,二是少數民族學生公費就讀的待遇被取消,三是民族學校數量比建國初期減少。1966年后,中國又經歷了十年文革浩劫,文革期間,提出了教育“兩個估計”錯誤認識:一是認為教育戰線是“黑線專政”。二是認為知識分子是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1958年-1976年,由于受“左”傾思想和文革影響,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進入了相對緩慢發展階段,教育生態受到了嚴重破壞。

(二)快速恢復到全面普及推廣(1977-2000)

隨著文革結束,國家戰略重心轉移到恢復經濟建設上,經濟建設的基礎在于人才培養,這一時期,義務教育的重心是快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為充分發揮教育的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鄧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三個面向”指導思想,即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在“三個面向”教育思想指導下,義務教育得到快速恢復和發展。1980年,《關于普及小學教育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大力扶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對民族貧困地區實施免費教育”。在國家政策推動下,西南民族地區部分地區已全面普及小學和初中教育,對條件艱苦的邊遠縣域,小學教育已基本普及,同時,民族班、寄宿制學校規模不斷擴大。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至此,推動義務教育發展的法制體系正式建立,義務教育開始具有法律層面的強制性,對推動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至上個世紀末,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得到快速普及與發展,在保障少數民族人民享受教育權利的同時,進一步促進了民族地區文化發展與繁榮。

(三)兼顧公平到基本實現均衡發展(2001-2020)

2001年,《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進一步理順了基礎教育管理體制,縣域開始對義務教育發展進行主導和統籌,縣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成為義務教育發展的主管職能部門。2002年,《關于深化改革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提出“在民族地區實行基礎教育免除學雜費并大力推進中小學雙語教學工作”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至此,當代義務教育發展由普及和推廣階段轉為推進均衡發展階段。2005年,《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首次將義務教育納入了公共財政保障之中,義務教育在強制性、普及性基礎上增加了免費性的特點。2012年,《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暫行辦法》出臺,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開展督導評估有了制度遵循。同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從標準、經費、資源、課程和教師等方面確立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在均衡發展過程中,義務教育由法制引領、價值詮釋開始轉向社會關注和兼顧教育公平。這一時期,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點是均衡配置城鄉義務教育資源。至2020年,西南民族地區已基本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一是辦學經費得到有效保障,二是教育資源配置基本滿足教學需求,三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標準基本符合國家辦學標準,四是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課程基本開齊,五是義務教育教師配置更加趨于合理,六是義務教育雙語教學質量明顯提升,六是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整體素養有了顯著改善。

四、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發展的前瞻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通過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教育扶貧等發展戰略,把教育擺在了優先和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考察時同師生座談時指出“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9]“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全國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建設教育強國,加快教育現代化,是我國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應有之義,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必然要求?!盵10]強國必先強教,而教育強國建設的基礎在于基礎教育質量,基礎教育質量的關鍵在于義務教育發展質量。目前,全國已基本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但由于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基礎薄弱,受地域和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影響,其義務教育發展在城鄉、邊遠縣域之間差距明顯,少數民族群眾對優質義務教育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還不能很好得到滿足。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心是解決義務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民族地區城鄉差距大,僅僅立足資源配置的均衡發展視角,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這種僅僅立足于資源配置的均衡發展觀將越來越暴露出其明顯的局限和不足。為了更好促進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高位優質均衡和可持續發展,必須站位要高,在推動義務資源均衡配置的同時,要與教育強國建設戰略目標相結合,無論是在先導理念上還是政策導向上,都必須將高位優質均衡發展提上重要議事日程。所謂高位優質發展,除了站位要高,更多的是將義務教育的重心放在軟質量提升方面,如優化辦學環境、提升師資水平、提高生源質量、打造優質教育資源等。

五、結語

總體來看,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經過近代意識覺醒、現代政策演進和當代均衡發展實踐,其均衡發展的政策體系和保障機制都逐漸趨于完備,為推進義務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未來很長一個時期內,如何著力聚焦提升義務教育質量與教育強國建設戰略目標相結合,如何在推動義務教育高位優質發展與不斷滿足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群眾對優質義務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相適應,是西南民族地區義務教育發展需要長期進行的課題攻關,也是地方政府改善民生事業、增強民生福祉需要著力推動的長遠發展規劃。

猜你喜歡
發展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軟件工程教育與教學改革
軟件導刊(2022年3期)2022-03-25 04:44:48
“雙減”如劍,“體外教育”何去何從?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24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尤物视频一区|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欧美激情伊人|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毛片最新网址|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亚洲伊人天堂|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无码播放| 国产男人的天堂|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第1页|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h视频在线播放| 少妇精品网站|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不卡二区|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久久毛片网| 国产麻豆另类AV|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中文字幕自拍偷拍|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中文字幕日韩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精品第一区| 高清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99久久性生片|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国产对白刺激真实精品91| 欧美日韩第二页|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不卡|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a欧美在线| 青青国产视频|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99视频在线看| 无码'专区第一页|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国产二级毛片| 午夜不卡视频|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swag国产精品|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电影|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