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費升級,產品品質化精細化發展。80后、90后寶爸寶媽在消費中更多關注于產品的品質、安全、質量和口碑,他們為技術買單,為設計買單,個性化、品質化的產品不斷開拓著母嬰市場。同時,場景和功能的細分化,使得母嬰市場中細分品類需求旺盛,更專業細分的功能展現出強大的增長潛力(《智育未來 2020巨量引擎母嬰行業白皮書》)。因此,堅持科技賦能產品,提升產品品質,滿足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已經成為消費升級業態下母嬰品牌實現新增長的關鍵舉措。
(2)創新不足,國內品牌缺乏競爭力。我國母嬰行業由于起步較晚,技術體系相對滯后。尤其是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爆發后,消費者對國內母嬰品牌的信任感斷崖式下降,外資母嬰品牌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并長期占據主導地位。近些年來,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更是推動母嬰新零售開始逐漸往國際化、品質化、高端化發展。因此,國產品牌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殺出重圍,必須圍繞產品進行創新實踐,創造品牌核心競爭優勢。
(1)市場規模巨大,線上線下競爭激烈。我國母嬰消費市場規模巨大,截止2019年我國0—6歲嬰幼兒數量達到9839萬,母嬰家庭人群數量達2.78億,預計2020年母嬰市場規模可達3.25萬億元。
消費升級和新冠疫情的雙重影響,加速了母嬰人群的決策和購買行為從線下向線上轉移。母嬰實體店客流急劇下降,動銷困難,加之行業內竄貨亂價嚴重,近60%的母嬰店面臨倒閉,超過70%的母嬰店營收和利潤雙雙下滑(《母嬰行業觀察2020年中報告》)。
(2)增量市場到存量博弈,從商品到服務。中國母嬰經濟已從以往的增量市場進入了存量博弈的周期。因此,從短期看,線下母嬰渠道必須加快數字化轉型,積極布局數字化營銷,加速線上線下一體化。從長遠來看,數字化轉型有利于促進企業良性循環發展,幫助企業實現精準營銷、精細化服務,提升抗風險能力。
在展會中,參展商與觀眾在現場或線上進行互動交流,可以使參展商在最短的時間內直接了解到觀眾和市場的需求變化,實現BtoB和BtoC兩端的信息對接,幫助展商明確產品創新的出發點。
參展商之間通過展會平臺建立聯系,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相互交流學習技術層面的創新與應用,進一步確定企業正確的技術發展戰略,并有可能實現就某一產品的技術達成合作。
參展商通過參加產業峰會、平行峰會等展會活動洞悉行業的前沿發展態勢以及專家學者對于未來發展的方向預測,幫助參展商更好地規劃適合企業自身的技術發展路徑。
企業在展后對獲取到的新知識進行消化吸收,投入到具體產品研發等環節的技術應用中去,實現從知識獲取到技術創新的最終轉換。
德國科隆國際兒童用品展成立于1960年,是世界兒童用品市場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展會。2019年,展會展出面積為11萬平方米,來自55個國家的1288家公司參加了展會,其中89%來自海外;來自133個國家的2.4萬多名觀眾觀展,專業觀眾的比例高達77%,其中75%是批發商和零售商,近98%的專業觀眾具有決策權。
CBME孕嬰童展始于2001年,至今已成功舉辦19屆。作為全球孕嬰童行業規模最大的展會,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國際知名母嬰品牌。目前,海外展會已擴展至土耳其、印度、新加坡等國家。2019年,展出面積達293757平方米,共有3397家參展商、4575個品牌參展,獨立觀眾達108067位。
創新從外在到內核依次分成三個層面:創新成果、創新行為、創新思維。
(1)創新思維層面。趨勢論壇,交流創新趨勢。科隆展的趨勢論壇通過舉辦講座、小組討論和研討會,由高水平的演講嘉賓詳細闡述業界的趨勢主題,知名專家針對業內需求提供以實踐為導向的信息和策略,讓從業者更加深刻地理解產品背后的科學理念、邏輯、創新等,幫助品牌與市場流行趨勢接軌,適應消費升級。
CBME聯合眾多企業和機構的跨界精英舉辦CBME產業峰會,并在展會期間舉辦了近50場平行主題峰會,就創新營銷方式、創新零售及服務、核心產品力提升等熱門主題話題進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討。
(2)創新行為層面。設計大獎,評選創新產品。科隆展有創新大獎和最佳兒童設計獎兩大獎項。創新大獎在行業內有極高含金量,一旦參賽者獲獎,就可以獲得獎項專屬標識的使用權,且在未來的市場營銷推廣中也享有極高的業界評價。最佳兒童設計獎則除了榮譽之外,還能幫助有才華的設計師與業內贊助商建立合作,對年輕設計師來說,是展示設計才華的最佳機遇。
CBME孕嬰童展設立了優品大賞獎,分為顏值之星、創新設計、黑科技3大產品獎項,助力提升優秀產品的曝光度與認知度,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同時讓業內人士第一時間把握孕嬰童產業最新產品趨勢。
(3)創新成果層面。創新創業,展會政策扶持。科隆展特別設置了“年輕創新企業特別展區”,為初創公司和小型企業提供支持。但CBME在這方面并未作出具體實踐。
設計園區,分享創新作品。科隆國際兒童用品展特別開放了Design Park設計園區,精選全世界頂尖設計師的優秀作品,來展現他們對嬰童家具、配件和玩具等產品的設計理念,通過分享創意靈感激發觀眾的創新意識,為行業營造出濃郁的創新氛圍。
2020CBME孕嬰童展展會現場特別設立未來之選展區,展示優品大賞入圍及獲獎產品,助力行業產品創新,把握未來產品趨勢。
從功能特征視閾下展會對產業技術創新的作用來看,可以得出:在接觸觀眾、了解市場變化層面,CBME孕嬰童展雖然觀眾數量多但專業化程度低且交流效率低下。在了解同行,促進技術合作層面,兩個展會都創立了創新大賽,但德國科隆國際兒童用品展的激勵體制更為完善,獎項設置含金量更高,手段更多樣,對創新產品、初創企業的幫扶力度更大。在了解行業動態、規劃未來發展層面,兩個展會都開設了數量較多的論壇,但德國科隆國際兒童用品展的論壇小而精,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專業。
(1)激發創新思維,建立人才長效培養機制。孕嬰童展應聯合母嬰協會在吸納人才和人才培養上做出努力。例如,通過開展創新大賽、孵化創業基地、開設“CBME學院”等形式建構自主培養體系。從人才培養的角度看,孕嬰童展要充分利用好優品大賞等創新賽事平臺,留存優秀創作者,在產品設計研發、市場推廣等層面給予更專業的指導,推動人才反哺行業發展。
(2)鼓勵創新行為,完善自主創新激勵機制 。CBME孕嬰童展要學習國外展會在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方面的優勢之處,充分利用好優品大賞、創新展區等平臺優勢。一方面,進一步提升賽事的含金量,擴大平臺影響力,吸引更多創作者參與;另一方面,落實好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政策,充分發揮中間作用,幫助創作者對接需求方進行專利交易,提升創作者參與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3)保護創新成果,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CBME要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加強展會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與政府部門開展協調合作,對展會中展出的商標和專利,進行展前登記收錄,展中智慧管理,展后全程監測。同時,成立專業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做好現場監督、檢查和處理工作,切實保障參展商的產權利益。
(1)運用新技術,創造新模式。《第20屆CBME孕嬰童展參觀指南》顯示,2020年CBME國外展團僅有英國、韓國、日本等7個國家和地區。而CBME推出的“全球商貿云配對”小程序也存在匹配不精準、對接效率低下、信息展示單一不完整等多個問題。
后疫情時代,孕嬰童展會可以通過創建數字化虛擬場館,實現在線展示、智能商貿洽談、實時互動交易等核心功能,逐步打造云上會展數字化智能平臺,讓傳統的會展模式通過互聯網技術得到延伸和提升,構建出全球全網、全方位、立體化和多角度展示的新型服務模式。
(2)結合新形式,擴大新市場。數字技術將會展的應用邊界進一步擴展,直播、虛擬現實、VR等新技術,以新穎的展示形式和實時交互,使得會展的多樣化、多維度展示成為可能,充分提升了會展的體驗感。未來,作為集聚性平臺的孕嬰童展會應充分利用這些新形式,發揮多功能平臺作用,與交通、酒店、餐飲、旅游、購物等配套服務方開展跨界合作,拉動相關服務業共同發展。
(3)增強新體驗,滿足新需求。充分運用數字化功能,創造新體驗。針對CBME目前存在的觀眾觀展耗時耗力,商貿對接效率低下等問題,展會應積極建設智能運營系統,實現訂單服務、現場管理的智慧化。尤其是發揮移動端智慧服務平臺的線上優勢,通過智能展位搜索定位、云展臺、云資料等數字化功能,為參展商和觀眾提供個性化的場景服務,提升觀眾的服務體驗,切實提高參展方的效益。
構建展會私域流量體系,滿足新需求。隨著技術應用程度的不斷加深,展會的功能也日益多元化。孕嬰童展會可以充分利用會展活動數據庫,盤活和打通數據孤島,將歷年參展展商、參觀觀眾的數據搭建成私域流量,借助小程序、企業微信等社交平臺工具高效、精準地建立起一對一、一對多的社交關系,滿足參展各方的多種需求,如了解行業資訊、借鑒創新、品牌宣傳、實現交流對話等,利用數字化能力,創收增益。
在消費升級、疫情常態化的態勢下,我國母嬰行業仍面臨著產品創新力弱、數字化應用程度低等問題。展會更應靈活適應新變化,開放融合新事物,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在技術創新層面,建立人才長效培養機制,完善自主創新激勵機制,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技術應用層面,加快數字化展會建設,利用數字技術創造新模式,增強新體驗,擴大新市場,滿足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