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認可機構監督管理辦法》, 對政府的監管方式、認可機構的違規行為、認可機構向市場監管總局書面報告的活動等作出詳細規定。《辦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對認可機構實施監督檢查:(一)對認可機構實施現場監督評審;(二)對認可評審活動實施監督;(三)對認可制度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四)建立認可機構信息報送制度;(五)調查和處理對認可機構、認可活動的申訴和投訴;(六)對認可機構工作質量開展第三方評估;(七)組織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實施認可監督管理。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將碳排放影響評價納入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和行政審批部門應積極推進“兩高”項目環評開展試點工作,銜接落實有關區域和行業碳達峰行動方案、清潔能源替代、清潔運輸、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等政策要求。在環評工作中,統籌開展污染物和碳排放的源項識別、源強核算、減污降碳措施可行性論證及方案比選,提出協同控制最優方案。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企業探索實施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和碳捕集、封存、綜合利用工程試點、示范。
6月9日,在第十四個“世界認可日”來臨之際,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監委)在京舉辦以“我為群眾辦實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在行動”為主題的世界認可日活動。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唐軍出席活動并講話,國際認可論壇(IAF)主席、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主任肖建華致辭。活動中,總局認證監管司、認可檢測司分別發布質量認證、認可及檢驗檢測領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情況;專題發布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綠色產品認證及標識體系建設成果;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發起《檢驗檢測促進產業升級創新聯盟倡議》;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共同發表《計量、標準、認可攜手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共同宣言》;認證認可標準化、檢驗檢測報告編號查詢和合格評定服務企業“走出去”等3個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
近日,ISO 修訂完成ISO 50003《能源管理體系——對提供能源管理體系審核和認證的機構的要求》,使該標準與所有ISO管理體系所采用的協調方法保持一致,并改進了包括澄清審核日計算,將要求應于多地點組織以及與EnMS審核有關的人員的技術能力。能源管理體系(EnMS)認證是實現組織環境績效的重要步驟,向利益相關方證明能源使用和效率的真正提高。ISO 50003只是ISO能源管理體系系列標準中的許多標準之一,旨在補充和支持ISO 50001《能源管理體系——使用指南和要求》,旨在通過提供確保審核和認證過程中的能力、一致性和公正性的要求來協助審核和認證機構。該項標準應與ISO/IEC 17021一起使用。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集中發布一批重要國家標準,涉及綠色環保、消費升級領域。在綠色環保領域,《中國森林認證 森林經營》國家標準規定了森林可持續經營認證應遵循的指標體系,增加了森林固碳能力、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相關認證內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效果評價技術要求》國家標準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效果評價工作提供了技術依據。在消費升級領域,《紡織品 基于消費者體驗的通用技術要求》國家標準針對消費者普遍詬病的服用和家用等終端紡織產品的衣領標簽刺癢感、里料外露、面料起毛球等問題,重新構建了規范產品質量的技術指標體系,增強國內市場對國產品牌的認可度;《原電池》系列國家標準更加注重兒童保護,部分技術指標水平高于國際相關標準,將推動我國原電池行業的發展。
6月8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靜安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世界認可日”主題活動,并為第四批“上海品牌”認證獲證企業進行頒證儀式。國際公認的檢驗、鑒定、測試及認證機構SGS作為首家執行“上海品牌”食品領域審核工作的認證機構出席,并為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頒發“上海品牌”認證證書。這也是首張“上海品牌”食品領域的產品認證證書。自2018年以來,已有近100家企業的150余項產品和服務通過了“上海品牌”認證。年度新增23家企業的29項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