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霞 高煥英 張雪
1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綜合科 252000;2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手術室 252000;3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內科 252000
醫院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機構,在改善人們健康,提高其生命質量中具有重要作用。醫院發展中護理人員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職業環境好壞常會影響護理人員對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1]。研究顯示較差的職業環境常會降低護理人員對工作的滿意度,產生職業倦怠,最終導致醫院人才的流失,對醫院的發展造成影響。而相關研究顯示,護理人員產生職業倦怠,職業環境為重要的因素之一,良好的職業環境不僅能夠提高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的滿足感,而且促進護理人員實現護理目標,獲得成就感,減少職業倦怠[2]。本次研究選取360 例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職業環境與職業倦怠間的相關性,現將具體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在本院工作的護理人員3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6名,女324名;年齡范圍為22~45歲,年齡(33.26±5.16)歲;76例本科,284例大專;工作年限范圍為3~25年,工作年限(10.12±3.06)年;職稱:243名護士、64名護師、53名主管護師。納入標準: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并在本院完成注冊;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且愿意接受調查的護理人員。排除標準:既往存在精神病史;正在進修或實習的護理人人員;對本次研究不配合的護理人員。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2.1.1 一般資料調查表 對護理人員一般資料進行調查并收集,該表由研究者自行設計,調查的內容包括護理人員年齡、性別、學歷、工作年限、職稱等。
1.2.1.2 中文版護士職業環境量表(PES) 評估護理人員現有職業環境特征。量表共包括護理領導者的能力及管理方式、高質量的服務基礎、醫護合作、護理人員參與醫院事務及充足的人力和物力5 個維度,共28 個條目[3],總分為100 分,其中非常同意4 分,非常不同意1 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人員職業環境越好。量表由Lake 編制,具有良好信效度,其Cronbath’α 系數為0.945,為了對比各維度得分,采用得分指標對量表進行分析,其中得分指標(%)=(維度實際得分/維度最高得分)×100%[4]。
1.2.1.3 馬斯勒倦怠量表 評估患者職業倦怠現狀,量表包括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及個人成就感3 個維度,共22個條目,采用7級評分法,每個條目分數0~6分。其中情緒衰竭9個條目,<16分:情緒衰竭程度輕,>27分:情緒衰竭程度高;去人格化5 個條目,<6 分:情感疏遠程度低,>13 分:情感疏遠程度高;個人成就感8 個條目,>39 分表示個人具有較高成就感,<31 分表示個人成就感較低。分數越好表示護理人員的職業倦怠程度越高,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其中Cronbath’α系數為0.742[5]。
1.2.2 收集資料方法 應用隨機抽樣法,由研究人員收集護理人員的資料,進行現場發放,現場回收,采用統一、標準的填寫方式,在問卷填寫完畢后,進行回收和核對[6]。本次調查共發放360 份問卷,有效問卷341 份,回收有效率為94.72%。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護理人員職業環境與職業倦怠間相關性應用Pearson 相關分析法進行分析,當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人員職業環境總分及各維度評分分析 詳見表1,護理人員職業環境總分為(79.12±11.56)分,處于較高水平。

表1 護理人員職業環境總分及各維度評分分析(n=341)
2.2 護理人員職業倦怠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分析 詳見表2,職業倦怠量表中總分為(71.97±11.64)分,個人成就感處于低水平,情感衰竭、去人格化處于較高水平。

表2 護理人員職業倦怠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分析(n=341)
2.3 護理人員職業環境與職業倦怠的相關性分析詳見表3,護理人員職業環境總分與職業倦怠、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均呈負相關(均P<0.05),與護理人員的個人成就感呈正相關(P<0.05)。
3.1 分析護理人員職業環境現狀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人員職業環境總分為(79.12±11.56)分,處于較高水平。分析原因: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機構也逐漸成熟和進步,國家為醫療發展提供重要支持,通過醫改的實施,醫院管理者加強對自身各方面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規范護理制度,增加醫院人力、物力,最終取得較好的成果[7]。同時,國家實施的價格杠桿方式,使醫院收費標準降低,并且提高治療費用的報銷比例,提高了護理人員對職業環境的滿意度[8]。但研究中顯示,在職業環境各維度得分中充足的人力和物力這一維度的得分指標最低,這說明國內醫護比例存在嚴重失調的現狀,護理人員的人數不足,其醫護比例相對于國外較差,因此,醫院管理者應加強管理,為護理人員創造一個良好、舒適的職業環境,減少人才的流失,促進醫院發展[9-10]。
3.2 分析護理人員職業倦怠現狀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人員的職業倦怠量表中個人成就感處于低水平,情感衰竭、去人格化處于較高水平。分析原因,可能與目前就醫的形式存在密切關系,由于患者數量增加,導致就醫緊張,顯著降低醫院的就醫環境,加上護理人員繁重的護理工作,缺乏職業安全感,降低對工作的積極性,長期護理工作極易引發護理人員的無力感和疲憊感,引發職業倦怠[11]。而個人成就感水平較低,主要由于護理人員在長期工作中晉升和深造的機會較少,個人價值得不到充分的體現,由此降低其個人成就感,因此,醫院管理者應定期組織護理培訓,在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水平的同時,樹立其良好的職業形象,從而提升其個人成就感,減少職業倦怠的發生[12]。
3.3 分析護理人員職業環境和職業倦怠的相關性本次研究結果護理人員職業環境總分與職業倦怠呈負相關(P<0.05),且職業環境總分與護理人員的個人成就感呈正相關(P<0.05),與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均呈負相關(均P<0.05)。這表示,良好、健康的職業環境,能夠有效降低護理人員的職業倦怠,同時提高護理人員對工作的責任性和積極性,保證護理工作的規范性和專業性,從而減少患者不良事件的發生,保證醫療安全[13]。同時有相關研究表明,健康的職業環境,可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促進疾病快速康復,提高護患的滿意度[14]。因此,醫院管理者應加強對護理人員職業環境的建設,創造一個健康、支持的工作環境,組建高效、團結的合作團隊,組織學習和培訓,緩解護理人員工作壓力的同時,提高其個人成就感,減少職業倦怠的發生[15]。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職業環境與職業倦怠呈負相關,因此,醫院管理者應提高對護理人員職業環境的重視,強化對環境的管理和改善,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認同感,從而緩解其職業倦怠的發生,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表3 護理人員職業環境與職業倦怠的相關性分析(n=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