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源果汁是一個有故事的品牌,走到今天負債累累以致退市的地步,也是很多人所想不到的。作為一家創業28年的公司,匯源果汁與它的創始人朱新禮都曾經意氣揚揚、傲視市場。現在的困境主要歸結為兩點,一個是1月18日從聯交所退市;二個是2009年到2016年匯源連虧,負債高達115億元,現在朱新禮數次成為失信被執行人。
在資本市場的信譽度已經破產,手頭又有巨大的債務,曾經的果汁大王想要翻轉,想要逆襲,非常難了。
匯源果汁和朱新禮最高光的時刻是在2007年,在那一年,匯源登陸香港上市,首日股價大漲66%,創下了當時港交所最大的IPO。資本的魅力,讓朱新禮的財富達到了巔峰。
上市不到一年,匯源收到了可口可樂的收購邀約,其為匯源果汁開出179.2億港元的高溢價價碼。這是當時金額最大的一筆外資企業全資收購中國企業的交易案,如收購成功,朱新禮將套現74億港元。

朱新禮決意將匯源賣給可口可樂,這幾乎是敗筆的開始。一連串的舉動有了:為了提高資產評估價值,果斷裁撤大量營銷渠道,壓縮三分之二的銷售團隊;提高產能,暫緩新品推出;收購上游企業,打通果汁全產業鏈。
收縮銷售渠道是一個大膽的舉動,而且這個舉動帶來了后果。因收購案未能通過商務部反壟斷審查而取消,2009年3月18日,商務部發布公告,禁止可口可樂收購中國匯源。
匯源果汁從2009年開始虧損,企業想了和很多辦法進行突圍,包括在央視打廣告等等,不過這并沒起到非常大的效果,反而因為巨額投廣告拉大了窟窿。而越是差錢企業要保證產品質量,其實越困難,匯源果汁后來也受到了比較多的投訴,這對它來講很致命。
傳統行業要想守住江湖地位更是不容易,因為這樣的領域肯定競爭者會越來越多的。這件事即使再一次說明過分的運用杠桿不一定是首頁的最佳方式,有的時候適度的發展比跳躍式的發展更靠譜。
要退市了,雖然匯源果汁聞訊表示“公司董事會對上市復核委員會的決定表示失望且不同意有關決定”,但這就是生活,你只能接受無奈的結局,而且還將面對不斷走進的未來。
2020年2月12日,朱新禮和女兒辭任匯源果汁董事會,兩日后,匯源果汁發布公告顯示,聯交所發函取消了公司上市地位。
2021年1月5日,上市復核委員會宣布維持除牌的決定。1月18日,匯源果汁正式被取消上市地位,徹底告別資本市場。
總體來說,從公務員到企業家,朱新禮還是一個令人可以敬佩的創業者。未來匯源果汁品牌如何繼續發揮市場影響力,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