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江西省贛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江西贛州 341000
肺炎支原體感染和流行與季節、年齡等因素有密切的關系,發病的高峰一般在秋冬季,肺炎支原體是兒童呼吸系統感染的常見病原體類型,也是引起兒童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肺炎支原體有2~3 周的潛伏期,早期病癥不明顯,但隨著肺炎支原體感染的不斷加劇,隨時可能進入發病急性期[1],情況更嚴重的時候可能還會出現胸腔積液、壞死性肺炎等病證,時刻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純耗挲g小,抵抗力弱,一旦患病對身體影響極大,肺炎支原體感染通過早期診斷與及時治療,對于保護患兒的身體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選取江西省贛州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比較紅霉素與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江西省贛州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2.7~7.5歲,平均(5.1±2.4)歲。試驗組中,男13例,女17例;年齡2.8~7.8歲,平均(5.3±2.5)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所有患兒經過冷凝集試驗、血清學檢驗均符合臨床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標準[2];②所有患兒入院后均存在咳嗽、發熱的癥狀;③患兒家屬知曉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先天性臟器功能疾病者;②存在嚴重精神疾病者;③過敏體質者;④患有惡性腫瘤者。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所有患兒入院后均接受常規止咳、退熱、化痰等基礎治療。對照組患兒給予注射用乳糖酸紅霉素(美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1678;規格:0.25 g/支)進行治療,20~30 mg/(kg·d),分2~3次給藥,治療后5 d 藥量減半,連續治療15 d[3]。試驗組患兒給予注射用阿奇霉素(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197;規格:0.125 g/支)進行治療,治療前5 d 將本品按1 mg∶1 mL 的濃度加入至5%葡萄糖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治療后5 d 使用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懸劑(Pharmada & Upjohn Company LLC;國藥準字J20140073;規格:0.5 g/袋)進行治療,1次/d,10 mg/(kg·次)[4],連續治療15 d。
比較兩組患兒的退熱時間、住院時間、治療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總發生率。①退熱時間、住院時間:由同一醫護人員對所有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進行動態體溫監測,以動態體溫控制的方法在各個時間段測量患兒的體溫,觀察患兒的發熱情況,記錄退燒的具體時間和具體住院時間。②治療總有效率: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恢復情況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指標。顯效:小兒肺炎基本治愈、體溫恢復正常;有效:肺炎癥狀有所緩解、體溫基本得到控制、各項檢查指標有所好轉;無效:肺炎病情沒有改善或者病情加重??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5]。③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低溫、食欲缺乏,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發生不良反應患兒例數/總例數×100%[6]。
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兒的退熱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兒退熱時間、住院時間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兒退熱時間、住院時間的比較(±s)
組別例數 退熱時間(h) 住院時間(d)對照組試驗組t值P值30 30 4.4±0.2 2.3±0.2 40.666 0.001 6.6±0.8 4.7±1.1 7.651 0.001
試驗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n(%)]
試驗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兒不良良反應總發生率的比較[n(%)]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是一種臨床較為常見的兒科疾病,隨著現代醫療科技的發展,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已經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是由于兒童的身體器官發育不全[7],免疫系統尚不完善,抵抗力較弱,春秋換季時仍然有較高感染肺炎支原體肺炎的風險,給患兒及其家屬帶來了嚴重影響。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主要癥狀包括呼吸困難、發熱、咳嗽等,甚至會導致心力衰竭、窒息、死亡等嚴重情況發生[8]。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由于其病情嚴重,治療難度大、周期長,再加上患兒配合治療的依從度較低、抵觸情緒強烈等問題,在治療過程中更需要做到科學對癥治療,才能保障患兒的身體恢復,促進患兒的健康成長[9]。
由于支原體屬于細胞內部的微生物,沒有細胞壁[10],因此常規抑制微生物細胞合成的抗生素藥物作用不明顯,如紅霉素等[11]。對于該疾病的治療應當將重點放在如何影響微生物的蛋白合成[12]。阿奇霉素作為大環內酯類的抗生素藥物,在臨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隨著臨床應用范圍的擴大,該藥物引發的胃腸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等不良反應也日益增多[13],引起社會各界廣泛的重視。經過大量的臨床研究發現[14],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能夠在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同時盡可能降低藥物的副作用,是目前為止臨床研發的較好的新型治療手段[15-16]。
本研究探討臨床應用紅霉素與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具體效果及其價值,結果顯示,試驗組患兒的退熱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阿奇霉素相較于紅霉素能夠使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更快地退燒退熱、恢復正常,從而縮短了療程及住院時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醫院的住院壓力。試驗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阿奇霉素相較于紅霉素在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應用上有著更好的治療效果。試驗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阿奇霉素不僅有著較好的臨床療效,而且相較于紅霉素還能夠有效減少不良發應的發生,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由以上數據可知,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在使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后,可促進患兒的身體恢復。
綜上所述,在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治療中,阿奇霉素的療效更加顯著,合理應用阿奇霉素能夠提高用藥的安全性,盡可能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對于促進患兒身體恢復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