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賢 本刊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考察上海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近年來,在上海銀保監局指導下,上海保險業積極踐行這一理念,主動擔當、持續創新,積極助力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保障保駕護航。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雙碳”目標是國家重要戰略,而城市是“雙碳”目標實現的最大應用場景,上海市提出確保在2025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比全國時間表提前5年。上海保險業積極創新,勇于嘗試,用創新保障助推“雙碳”目標的實現。
作為踐行“綠色低碳”的一項重要行動,上海保險業已于2021年12月1日上線車險電子投保功能,率先實現個人車險業務全流程線上化操作。據不完全統計,自2019年5月上海車險電子保單上線以來,已減少紙張消耗約1.76億張(以A4紙計),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000噸,減少保單配送的交通出行約1100萬次。電子投保功能上線后,預計每年將再減少紙張消耗4000多萬張;車險業務統一流程線上化后,預計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1500噸。
上海保險業積極創新業務模式助力綠色發展。中國太保財險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達成“碳配額+質押+保險”合作,并成功落地全國首筆碳排放配額質押貸款保證保險業務,極大地提高了碳資產的流動性。太保財險上海分公司也積極為光伏和風電等新興清潔能源健康發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風險保障以及專業化的風險預防管理服務,持續深耕綠色保險業務,不斷完善綠色保險保障體系。
同時,上海保險業全面關注各產業領域的綠色新技術,通過“保險+服務”的模式,助力綠色新技術創新成果轉化落地,并提升新技術的市場競爭力,向市場化、產業化發展,形成規模效益,推動綠色新技術引領低碳發展新格局。在今年舉辦的“節能降碳,綠色發展”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太保財險上海分公司與上海市氫能產業發展專業委員會等單位簽署保險合作協議,未來公司將加速對氫相關企業在“氣、車、站、運”產業鏈各環節面臨的風險和保險保障需求加強供給側創新研發,構建綠色新產業集群和空間集聚,為實現上海氫能“百座站、千億產值、萬輛車”的目標保駕護航。
保險中介機構也積極提供綠色金融服務,促進新能源行業發展。在光伏行業,電氣保險經紀開發光伏組件效能保證保險,為產品提供長達25 年的保障;在風電行業,韋萊保險經紀首創長期低風指數保險產品,保障風電投資企業因風速過低造成的風力發電收入損失,為風電項目投資收益提供有效的風險管控手段。
社會管理更智能,人民生活更便捷。人民城市賦“智”于城,為公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社會服務和更為科學、智能的城市管理。上海保險業不斷提升參與交通治理能力,進一步加強與公安部門的協作,提供便民利民服務舉措,提升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效率和服務水平。
由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負責運營的上海道路交通事故“快處易賠”管理信息系統自2016 年6 月1 日正式上線以來,累計處理事故154.23萬件,自2021年7月起,日均處理案件量保持在2000 起左右。截至目前,“快處易賠”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已突破152萬,為事故當事人提供快速、高效的事故自主處理方式,為特大型城市交通的排堵保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保財險上海市分公司自2018年6月28日正式啟動“警保聯動”以來,先后與黃浦、楊浦、浦東、松江、嘉定等地交警支隊建立警保聯動獨家合作關系,形成網格化事故處理機制。國定假日、法定假日于高速道口常態化設點,每逢節假日出行高峰,在G1503 高東收費站設立“溫暖驛站”,為出行市民提供便捷服務。截至目前,已在上海9個郊遠行政區建設完成40個可設立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勸導站的點位及1個交通安全管理站。
在服務自動駕駛、智能化方面,圍繞智己汽車、R 汽車、“5G+L4”洋山智能重卡、Robotaxi(L4 級)等智能駕駛重點項目,上汽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深入研究智能駕駛、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特征,結合保險產品設計開發的理論和實踐,為客戶提供保險整體服務方案。
在智慧居家建設方面,人保財險上海市分公司升級城市家庭財產保障,將保險融入“社區云平臺”建設中,以與物業合作為突破,創新發展服務型家財險;依托網格化城市管理模型,發揮科技賦能保險的作用,引入“保險+科技+服務”,在產品中加入居家服務、健康管理、智能設備監控等新產品形式,協助街道、物業建設城市的數字社區、智慧社區、平安社區。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保險業的努力方向。“惠民保”這一保險形態的推出,既是保險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醫療保障需求的有效手段,更是充分發揮商業健康保險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全民健康保障的重要舉措,其“低門檻、高保障、廣覆蓋”等特點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得更為全面的健康保障。上海市民專屬的惠民保產品“滬惠保”采用“共保體模式”,滬上9 家保險公司共同承保,通過建立風險分攤機制,保障產品的可持續運營,保護參保人的權益。自2021年4月27日正式推出后,共計逾739 萬人投保。截至12月中旬,“滬惠保”生效5個月來,累計賠付金額已超3億元。
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全體被保險人的可保利益是保險行業的初心和使命。反欺詐工作有效凈化了保險市場,保障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對于保險欺詐行為逐漸呈現的專業化、團伙化、跨區域化趨勢,上海保險業持續開展保險反欺詐工作,切實保障被保險人權益,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通過數據聚焦、提前研判、精準報案、跟蹤指導四步工作,聯合司法力量,開展保險詐騙打擊工作。對每筆風險案件進行縱向及橫向深挖,橫向延伸挖掘關聯欺詐團伙,縱向回補前端承保理賠漏洞。2021年,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積極參與非法客運治理工作,針對行業內非法營運的網約車平臺和網約車開展專項懲戒行動。截至11 月3 日,打擊無證經營的非法網約車駕駛員678人,挽損600余萬元,從側面協助交通委治理了網約車市場,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為社會穩定有序作出貢獻。
與此同時,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牽頭蘇浙皖行業協會共同建立長三角地區車險欺詐案件線索協查工作機制,構建跨區域車險反欺詐聯防、聯控、聯合打擊模式,對特定車險欺詐案件線索,在長三角區域開展案件線索聯合排查、串并,通過跨省聯動共同應對車險欺詐犯罪新動態、新手段、新趨勢,共同提高車險反欺詐能力。
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在與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的合作框架下,通過科技賦能,以保險風險數據為基礎,以案件偵辦經驗為切入口,總結類罪特征、提煉分析維度,結合“智慧公安”大數據平臺,共建“保險詐騙風險研判系統”。2021 年,成功偵破了本市首例個人履約信用保證險系列保險詐騙案,搗毀4 個長期盤踞在上海、安徽、江蘇、山東等地的職業騙保團伙,全鏈條抓獲包括貸款中介、金融機構員工、二手車商等在內的犯罪嫌疑人30余名,涉案金額5200余萬元。此外,針對近期以“代理全額退保”為主要形式的惡意代理投訴案例快速增長的態勢,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組織行業對代理退保“黑產”進行排查,配合公安機關破獲“退保黑產”案件,涉案金額6000萬元,涉案人員近百人。另外還破獲一起利用“代理退保”非法集資案件,涉案人員6 人,涉案金額3000 余萬元。有效打擊了黑色產業犯罪團伙,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凈化了行業營商環境。
幸福的城市不僅令人安心,科技賦能的便捷也無處不在。“保險+科技”不斷擴展應用場景,不斷改善民眾體驗。比如,中國人壽上海市分公司攜手上海市嘉定區中心醫院成功搭建“多場景商保醫療費用直結平臺”,利用科技賦能實現“一站式理賠”;配合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完成自助機開通直賠功能的開發上線。截至目前,該公司與7 家上海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簽署商保直付協議,完成了5 家醫院直付平臺搭建,努力做到讓“數據多跑路,客戶少走路”。
上海作為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截至目前,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超過35%。上海保險業聚焦提升老年群體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安全性,進一步優化傳統金融服務方式。多家保險機構紛紛開辟了專屬綠色通道,或發展服務老年人的特色網點,安排專人接待,為不擅長使用智能設備的老年客戶提供線下咨詢、業務辦理、現金收取等服務,扎實推進金融服務“適老化”,進一步完善老年客戶基礎服務,打造有溫度的保險服務體驗。
2021 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上海保險業將持續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堅持為群眾辦實事,在服務國家戰略、支持實體經濟、助力社會治理、護航美好生活等領域不斷探索,加快創新,助力上海美麗家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