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嬌
在眼球經濟時代,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以愛奇藝、優酷視頻、騰訊視頻為代表的視頻平臺紛紛推出了各式各樣的節目,真人秀節目就是其中之一,主要憑借特殊的敘事模式吸引大眾的眼球。推理類真人秀節目是真人秀節目的重要組成。近年來,形式各異的推理類真人秀節目紛紛涌現,如《明星大偵探》《密室逃脫》等節目一經上線便引發熱議,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話題。在諸多節目中,《萌探探探案》亦脫穎而出,在微博、知乎、豆瓣等平臺上擁有很高的話題討論量,產生的傳播效果十分明顯。
《萌探探探案》是由愛奇藝平臺推出的國內首檔沉浸式推理類真人秀節目,主要面向年輕人群。作為一檔自帶話題與熱度的節目,《萌探探探案》一經推出便引發關注,獲得較高的收視率。該節目聚焦探案推理,通過與經典作品的結合打造出獨有的敘事模式。節目中,以嘉賓團為代表組成探案小隊,他們的任務是完成挑戰關卡得到線索,進而找到“真兇”。
《萌探探探案》在敘事上兼顧了推理類節目的邏輯性和真人秀節目的娛樂性,以嚴謹的推理流程和搞笑的推理方式打造了為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探案情境。節目中對線索的梳理和案情的回顧也為年輕人所接受和贊同。該節目充分體現了邏輯性和娛樂性的結合,契合了當代年輕人的興趣點,因此大獲成功。
“敘事者是表達出構成文本的語言符號的行為者。”①作為敘事表達的主體,敘事者扮演的是文本講述和內容傳達的角色。推理類真人秀節目具有“推理+娛樂”的特質,選擇敘事表達主體,推理還原故事情節,是十分重要的舉措。由于該節目的推理屬性強于其他類型的節目,再加上“劇本殺”元素的融入,因此需要多個敘事者參與其中,共同還原事件、完成推理。
《萌探探探案》中的主敘事者是以那英、楊紫、孫紅雷、沙溢、黃子韜、楊迪、宋亞軒為代表的七人嘉賓團,通過他們的推理探案過程來講述敘事文本、傳達敘事內容。該節目的主敘事者陣容均是由行業內有一定話題熱度或相當影響力的人構成,如在歌唱界頗有影響力的那英、路人緣極好的楊紫、喜劇感十分強的沙溢等,他們之間優勢互補,能將團隊凝聚在一起,使節目在輕松愉快和默契十足的氛圍中進行,突出了該節目的娛樂性和真實性。節目在主敘事者的選擇上既符合推理類真人秀節目的基本要求,又擁有廣泛的熱度和話題度,從而給節目帶來高點擊率。
次敘事者是節目中的特邀嘉賓和素人演員。特邀嘉賓是節目組根據每期主題邀請的與之相關的明星。如第七期《白蛇傳》主題中,節目邀請了經典電視劇《白蛇傳》中白娘子的扮演者趙雅芝,她以“驪山圣母”的身份參與推理探案,當七人嘉賓團遇到困難時,可通過特定的暗號向其尋求幫助。素人演員是節目流程的推動者,具有引導嘉賓探索、把控節目方向、調動現場氣氛等作用。例如嘉賓團密室探險時遇到的由素人演員扮演的“鬼怪”、路上遇到的行人等,這些人為嘉賓提供了線索,營造了某種特定氛圍,推動了情節的展開。特邀嘉賓和素人演員是對節目完整性的必要補充,他們或提供探案線索,或營造特定氛圍,讓觀眾更好地沉浸其中,更有參與感,并帶動觀眾和嘉賓團一起按照線索提示逐步解開謎團,具有完善敘事情節的重要作用。雖然特邀嘉賓和素人演員的鏡頭十分有限,但他們是敘事者,也是敘事要素的組成部分。通過這部分人員的表演,節目的推理性和懸疑性大大增強,觀眾也能從中得到新思考。
敘事視角,即敘事采用的角度。敘事故事不同,采用的敘事角度也有所不同,合理的敘事角度能夠增強故事的可理解性,提高故事的吸引力。法國的茲韋坦托多羅夫將敘事視角分為三類,即“全知型敘事視角、內視角和外視角”②。全知型敘事視角通常指的是“故事之外”人的視角,他們是故事的設計者和引領者。內視角是“故事中人”的視角,他們是故事的經歷者和體驗者。外視角是“故事中人”從不同角度對故事的詮釋,是故事的補充。《萌探探探案》中對茲韋坦托多羅夫提出的三種敘事視角都有涉及,嚴格地把握了敘事節奏,飽滿地呈現了故事情節,使故事更加生動具體。
《萌探探探案》作為國內首檔IP沉浸式推理類真人秀節目,導演、編劇、場景、后期等的全部工作人員構成了該節目的全知型敘事視角。這部分人制定每一期節目的主題、嘉賓探案方式和規則,確定了節目的細節安排和整體走向,并嚴格把控節目的各個環節。除了頒布任務的導演組和講述故事流程的主持人外,其他人員基本都身居幕后,雖然他們從未在節目中露面,但是對整個節目了如指掌。如在節目中嘉賓任務失敗,向導演組提出想要再次嘗試任務的請求時,導演組提出需要任務升級才能再次嘗試的節目規則,并且解釋如何完成新任務,從而構成了完整的敘事。
該節目中的內視角是嘉賓視角,通過嘉賓面對面推理的形式進行,以第一人稱的主人稱視角呈現嘉賓探案過程中的具體情節,表現嘉賓的內心活動。節目中對嘉賓的采訪和案情的回顧穿插在案件勘破之前,通過嘉賓的分析推理講述故事,增強了敘事的推理性和邏輯性,也賦予了敘事故事情感性的表達。在“兇手”公布后,對七人嘉賓團的采訪增強了敘事情節的真實性。
在推理類真人秀節目中,外視角主要通過對多個敘事者的多個鏡頭加以展現。在《萌探探探案》中,節目組借助前期專業攝影設備和后期特效處理打造出更具真實性的劇情體驗。近景攝影機時刻圍繞在主敘事者周圍,近距離記錄主敘事者的一舉一動;遠景攝影機則對主敘事者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記錄,使觀眾能夠對主敘事者的行為觀察得更透徹,更好地和主敘事者一同參與案件的偵破,節目的敘事效果也因此獲得提升。
敘事核心是敘事故事的關鍵,沒有核心的敘事故事不會是一個好的敘事故事,只有把握好敘事核心,才能成功講好故事。一般而言,敘事核心由敘事主題、敘事設計、敘事情感等要素構成。《萌探探探案》充分展現了推理類真人秀節目的推理性和娛樂性特征,敘事主題以“推理探案+還原經典”為主,敘事設計采用明線與暗線交織的模式,敘事情感上理性與感性共存。
《萌探探探案》是一檔推理類的真人秀節目,以推理探案為主要方向展開敘事。節目緊緊圍繞“推理探案+還原經典”雙主題展開,在敘事內容上層層設疑,強化故事的懸疑色彩。節目敘事上采用七位嘉賓的固定陣容,以某一經典作品為節目主題,還原經典節目的經典橋段。在這一過程中,嘉賓通過觀察其他嘉賓的表現確定懷疑對象,最后七位嘉賓聚集到一起進行案件回顧,投票選出最終的嫌疑人,節目組公布嫌疑人是否為“真兇”,最終產生獲勝方。敘事內容上始終緊貼主題,根據主題的差異,設計不同的推理探案環節。
在探案的過程中,每期節目都會給出不同的線索,通過“明線+暗線”的雙線索模式引導嘉賓完成推理探案。嘉賓可在完成挑戰關卡后獲得相應的線索從而掌握更多的有利信息。節目鼓勵嘉賓積極參與挑戰,旨在營造緊張激烈的氛圍,使觀眾更好地融入其中。搶奪線索的設計調動了嘉賓繼續探案的熱情,不僅讓嘉賓沉浸于劇情,還帶給觀眾良好的觀看體驗。在推理分析的環節,嘉賓圍坐在一起,分享自身通過相應挑戰獲得的“明線”以及由推理得出的“暗線”,進行信息梳理,共同討論線索的指向,打破了單人探案的局限性,諸多線索也使案情愈發明朗。
作為一檔推理節目,《萌探探探案》無疑具有相當程度的理性敘事情感的呈現,節目中穿插著對案件細節的回憶以及嘉賓推理過程的解說,體現了推理過程的嚴謹性。在節目中,嘉賓手持不同劇本,扮演不同角色,有不同任務,特別是“兇手”,為了不暴露身份而想盡辦法隱藏。在最后的指認“兇手”環節,嘉賓不會因為和誰私交甚好放棄指認,而是根據所獲線索和對周圍人言行舉止的觀察得出結論,極力做到客觀公正。當然,節目中也不乏感性因素的存在,如讓特邀嘉賓還原經典橋段等環節的設計,喚起了觀眾對經典的回憶,更容易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使節目具有人文氣息。
《萌探探探案》獨辟蹊徑,關注經典文化和劇情推理,既有流量明星的帶動,又有構思巧妙的劇情推動。該節目的熱播表明我國真人秀節目正在朝著制作精良、擺脫同質化的方向發展,這為我國推理類真人秀節目的發展提供了諸多參考。通過對該節目的敘事模式進行分析,不難發現節目在敘事者、敘事視角以及敘事核心方面都進行了大量創新,這也是我國真人秀節目應該借鑒的地方。
注釋:
①[荷]米克·巴爾.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M].譚君強 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3.
②黃昌林.電視敘事的角度問題[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