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顏
《酌見》是一檔企業家隨訪式對談節目,由騰訊新聞立春工作室和北京愛學慧思聯合出品。節目目前制作了一季,共8期,由俞敏洪擔任對酌人,與馮侖、王小川、李寧、王傳福、王中軍、劉永好、陳東升、張文中八位企業家在飯局中飲酒談人生?!蹲靡姟芬云洫毺氐墓澞慷ㄎ缓蛣撔侣窂剑龑鼙娺M行深度思考,同時也為訪談類節目的創作提供了借鑒。
節目在題材選取上比較新穎。一般的訪談類節目更加注重訪談對象的多元化,在主題的呈現上可能會不夠集中?!蹲靡姟穼⒁暯蔷劢沟街袊钠髽I家身上,探尋他們的成長經歷、創業經歷、人生感悟,展現了一種真實的群像紀實。節目從微觀的個人視角切入,在講述一個個企業家故事的同時,也講述了中國本土企業的歷史,同時為中國企業未來的發展做出展望。這樣的題材既能讓受眾看到平時無法知曉的企業家的另一面,也能通過這些民營企業的代表人物對中國企業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節目組邀請同為中國企業家的俞敏洪作為對酌人,一方面契合了“探訪企業家好友的公司”的節目定位,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對談在同一維度下更好地展開,讓訪談對象更加自然地表達他們的想法和觀點。正如俞敏洪在第一季節目最后一期的結尾中談到的:“我希望中國老百姓把中國的企業家當作是一個普通人來看,他們能夠面對鏡頭這么坦誠地聊自己,我還是有點意外的。你可以看到在采訪過程中間,其實或多或少大家會忘記鏡頭的存在。”當訪談對象忘記了鏡頭的存在,才能更加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在內容方面,節目探討的是一些嚴肅性的或是深度話題,向受眾輸出深度內容,以期引起受眾的深度思考。如第三期俞敏洪對話李寧,對談從李寧的運動員經歷開始,探討了學校的知識教育和體育運動的關系、運動員退役后面臨的人生轉變、企業如何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在實踐中如何與世界接軌以及年輕人非常感興趣的電競業的未來發展等話題。再如第九期俞敏洪對話陳東升,陳東升在對談中既有對自己人生經歷的剖析,也談到了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獨特見解。雖然每期節目不到60分鐘,但是卻探討了很多話題,每一個話題都給予了受眾繼續進行深度思考的可能性。此外,節目還設置了對酌人與訪談對象互問三個問題的環節。這個環節類似于記者采訪,由于提問者身份的不同,往往能問出一些更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如第五期俞敏洪對話王中軍,面對企業現在還未走出的經營困境,俞敏洪直白地向王中軍提問:“是否會有世態炎涼的感覺”。新穎的題材加上具有深度的對談,增加了這檔節目的專業性與深度。
在對內容深度把握的同時,節目在形式上也注重創新?!蹲靡姟穼⒐澞磕J皆O定為“好酒+好友”,契合其“一壺真知佐酒,二兩故事下菜”的Slogan。節目并不像傳統的訪談節目那樣將訪談場景設置在演播室里,而是把主要的訪談地點設定在飯局上,對酌人和訪談對象在美食和美酒中進行對談。人在吃飯的時候往往會處在一個相對放松的狀態下,將飯局作為訪談地點既能夠讓訪談對象放下戒備,表現得更加自然,也能減少與受眾的距離感。
此外,訪談場景的設置多元,節目拍攝不局限于飯局中的對談場景,還會依據訪談對象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地點進行拍攝,地點的選擇都是和每期的訪談對象密切相關的。相比于在視頻中插入圖片或者視頻資料的呈現方式,這種直接到現場進行隨訪的方式更具接近性。如第六期俞敏洪對話劉永好,兩個人去了成都新津參觀劉永好的第一個工廠。第八期俞敏洪對話張文中,俞敏洪到物美超市里觀察近些年物美發生的變化,還被邀請到總部參觀多點大數據系統。借助影像,受眾也跟隨俞敏洪的視角進行了實地探訪。
節目剪輯具有特色。節目基本以預告、片頭、正片的順序編排剪輯。每期節目的開頭都有一個本期內容的精華版預告,既有具體內容的呈現,又給后續內容留下了懸念。這樣的剪輯方式一來能夠增加受眾繼續觀看下去的興趣,二來可以使受眾對于本期內容有一個大致了解。節目片頭制作精良,畫面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呈現黑白色調,將鐘表元素和俞敏洪作為主要表現對象,表述時間對人們的意義;第二部分選用了部分正片中出現的視頻片段,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加工剪輯,以俞敏洪的視角講述他認為企業家在思考的話題。正片中增加了綜藝節目中經常出現的素材,使得節目更加具有生動性。如第一期俞敏洪對話馮侖,出現了手繪動畫、立體城市工地這種專業概念的科普框等元素。由于第一期按照時間、地點的線性順序來推進敘事,后期還在地點場景轉換時在視頻下方增加了時間軸。這些創新手法借鑒了綜藝節目的手段,增加了節目的可看性。
節目拍攝注重客觀、真實地展現內容,以客觀的記錄向受眾展示我國企業家們真實的工作環境與生活狀態。除了飯局中的對談場景,節目組也拍攝了很多飯局之外的畫面。如第一期俞敏洪對話馮侖,兩位到馮侖的老家西安拍攝,到他的母校西北大學、終南山鼓樓觀景區等地方故地重游,回顧馮侖的過往經歷和心路歷程。
在正片中,除了兩個人的對談外,還有俞敏洪表達自己看法的鏡頭。受眾作為觀者,不僅可以跟隨俞敏洪的視角進行深入觀察,同時還通過鏡頭了解俞敏洪的所思所想。如第八期俞敏洪對話張文中,張文中談到自己人生中的那段特殊經歷以及心態的變化。接下來的鏡頭是俞敏洪在另一個地點表述自己的想法:“我覺得他已經達到了一個心態,就是不怨、不恨、不追、不糾……”這種拍攝手法與紀錄片相似,既有觀察,又有講述。節目吸收了紀錄片拍攝的某些特質,使得節目的紀實風格突出,增強了節目內容的真實性。
節目用鏡頭記錄對談場景,直觀地將對話過程展現出來。因為節目的呈現以飯局中的對談為主要場景,所以節目組在鏡頭拍攝中運用了大量固定機位拍攝,這樣的拍攝方式使得畫面呈現更加客觀、冷靜。沒有過多的運動鏡頭,讓受眾近乎忘記了攝像機的存在而實實在在地沉浸到對談中去。此外,節目組還使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當訪談對象在進行對談時,能夠更加清晰地觀察到說話者的面部表情,大大拉近了受眾與訪談對象的距離,減少了隔閡感。而將訪談對象的反映(如動作、神情等)直接通過影像表現出來也有助于意義的表達。如第二期俞敏洪對話王小川,俞敏洪提到希望現在的孩子們比我們這一代人更加快樂、更加堅韌、更加努力、更加有成就感。這時畫面切到王小川時,給了一個聚焦他面部表情的特寫鏡頭。他雖然沒有立刻說話,但是觀察他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對俞敏洪的這番話是有不同見解的,接著兩個人就這個話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梢姡袝r影像的直觀呈現會比語言的表達更加明晰。
節目組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節目宣傳,根據不同平臺的傳播特點進行差異化傳播。由于節目的形態是以視頻內容呈現的,所以節目組開通了名為“酌見節目”的視頻號。截至2021年5月,已有50多個豎屏視頻,視頻長度基本都控制在2分鐘以內,并且視頻的制作有相同的模板,風格統一,標題也十分鮮明地體現出視頻內容。如“學歷是否影響企業管理?俞敏洪:農民也可以將企業做大”“劉永好、王傳福講述逆襲人生:兒時貧窮反而也是一種‘財富’”“如何在職場得到老板重視?王小川曾擠破頭進張朝陽登山隊”等。
節目組還在微博上開通了名為“騰訊新聞——酌見”的賬號,以“視頻+文字”的微博為主。此外還有圖片微博,內容主要是每期節目的海報以及節目中的經典語錄。基本每條微博的發布都加了話題,微博發布的視頻比微信視頻號上的視頻長度稍長,但依然為短視頻,且為橫屏視頻。除了節目組的宣傳外,作為對酌人的俞敏洪也在抖音、微博等平臺發布了有關節目的內容進行宣傳??梢?,節目在宣傳上能夠把握互聯網平臺的傳播特點,利用不同的傳播渠道進行差異化傳播,并且注重引流,增加節目的知名度。內容本身的優質性加上渠道的差異化傳播使得節目的傳播效果更顯著。
傳統的電視訪談節目需要受眾在節目播放時留出固定的時間觀看。網絡訪談節目讓受眾在選擇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的觀看上更加自由。節目的長度契合了新媒體時代受眾的觀看習慣,既有作為正片的長視頻,又有短視頻。受眾可以利用碎片時間觀看短視頻,當其發現短視頻引發了自己的興趣后會觀看更多的短視頻或者直接去觀看節目正片。在騰訊視頻上既可以觀看節目正片,時長約45-60分鐘不等,也有節目精選片段,時長多在一兩分鐘左右。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以及時間自由選擇想要觀看的不同長度的視頻。
綜上,《酌見》作為國內首檔企業家隨訪式對談節目,通過企業家與企業家之間的對談展示中國一代企業家的人生經歷、背負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以及不同觀點的交鋒碰撞,既有傳統訪談節目的優點,又有網絡訪談節目的創新性,集名人傳的故事性特點、紀錄片的真實性特點、綜藝節目的生動性特點于一體,憑借新穎的題材和獨特的形式獲得好評,是網絡訪談類節目的一次成功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