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莉莉
(甘肅省秦安縣第二中學 741600)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學生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所以教學應該在學生的認知過程中激發學生心靈深處那種強烈的探究欲望和創新精神.基礎教育階段人的創造性思維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漸漸湮沒,這就要看教育的作用.教育既可能為創新提供發展的契機,成為發展的動力,也可能阻礙甚至扼殺創新意識的形成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摧殘學生的創造力比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要容易得多.
眾所周知,我國采用的教育模式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即由教師向學生單向灌輸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然而研究表明這種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甚至扼殺了學生的探索意識與創新能力,尤其是對物理這門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學科來說影響程度最甚,使學生養成了不愿動腦與動手的習慣.而討論式教學法就是要改變這種單一的知識傳遞方式,使他們養成一種自主學習的習慣,在倡導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今天,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顯得尤為迫切.討論式教學法的出現為我們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以至于在一段時間內對這種教學模式推崇備至,但在實際教學實踐中這種教學法卻處于十分尷尬的地位.由于眾多的因素使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已經陷入困境,使得喊得很光鮮的教學方法就這樣走了形式,與預期要達到的教學效果相差甚遠.
1.傳統教育觀念的阻礙
在儒家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尊師重道觀念深入人心.以至于人們都認為標準的教育模式理應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講授,而學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下面靜靜的聆聽.長此以往,教師也認為自己應是課堂的主角,自己就是權威,學生只能服從于自己.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只是學會了被動地接受知識,對老師惟命是從,從而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意識與能力.學生與老師在獲取知識的世界里實際形成了一種不平等的師生關系,這違背了學生與老師之間平等交流的理念.而討論式教學法它組織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參與交流與討論,這與傳統的教學理念格格不入,但其對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增強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方面卻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有必要解放思想,沖出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改變這種落后的教育模式.
2.沒有制定科學化的教學規則
討論式教學法對于克服傳統教育模式弊端有很好作用.但實際教學中教師卻不愿意使用這種方法,實際情況就是教師為準備一堂討論式教學課而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在課堂上,同學們參與討論問題的積極性并不高,即使參與討論,學生所聊問題要么與教學內容無關,要么就是所聊問題過于膚淺,對于學生的認知幫助不大,教學進度延緩,這就背離了討論式教學法應達到的教學效果.所以對于討論式教學,更多的教師只會選擇在展示課上使用,用來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等到了平時教學則還是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其實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制定詳細科學的教學規則,這也是當前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必須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3.當前教育環境的壓力
物理教學的評價方式與其他學科一樣太過于單一,過分關注對結果的評價.縱觀數次教育改革,考試最終還是主要的評價方式,畢竟相對來說考試是最為公平、有效的評價方式.面對競爭激烈的升學壓力,繁雜的教學內容和有限的教學條件等原因影響下,使得采用討論式教學法的成本較高,遠不如采用傳統講授式方法來的干脆利索.再加上升學率是對老師考核的最重要標準,大多數老師怕承擔因采用這種新式教學方法的失敗后果,從而隨大流,采用其認為保險的傳統教學方式.物理應是一門對學生很有吸引力的科目,但漸漸地變得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失去興趣.由于教學過程中一味地使用講授式教學法,缺少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的溝通,因此教師無法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等方面做出評價.自然就會偏向學習結果,最終評價的只能是分數,因此學生的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漸漸的喪失,由此培養出來的學生與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必然是不匹配的.綜上所述,我們也就不難理解這種新式教學法在實踐中遇冷的原因了.因此討論式教學的推廣、普及還有賴于教育教學體制的進一步改革.
4.教師教學素養有待提高
在討論式教學法中,教師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這就對教師的教學能力與素養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課前需做大量的工作以保證討論式課堂順利進行.然而,現實中一些教師卻由于沒有備課或準備不充分,課程設計簡單粗糙,使討論課實際上變成了教師減輕負擔的一種方式,還有些教師缺乏討論式教學的經驗,使課堂處于一種散漫自由的狀態,其不懂得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有效的控制,導致學生把討論課當做聊天課,談論一些與教學內容無關的事情,討論式教學法根本就沒有達到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的目的.故而我們必須加大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
1.轉變教學思想觀念
時代飛速發展,傳統教育中的“老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理念早已落伍.現如今,教學要求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就自然而然的要求把從老師做主角的的模式轉變為以學生作為獲取知識的主角模式,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的探究學習.這其實就是把教師主角角色轉變為導演角色的過程.因此我們要迎合時代發展,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通過討論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思維意識,持續提升教學質量.最終,讓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能自主的感受和理解知識演變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制定科學的討論式課堂教學計劃
討論式教學法要求教師要以問題為中心來組織教學過程, 變傳統教學的灌輸過程為引導發現過程.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 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水平合理的設計一系列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問題,作為討論式課堂教學的內容,來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研究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揮其積極性、創造性,使學生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為了配合這種新課堂教學模式,首先應合理組建學習小組,方便學生討論;其次應合理安排討論過程,通常分為以下五個環節:“教師創設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成果展示、教師總結”.首先老師創設一個合適的問題,然后留一點讓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在最關鍵的討論過程中,老師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保證.最后是教師總結.展示完畢,教師要針對整個討論和展示的過程和結果進行點評與歸納,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這堂課將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3.建立多元化教育評價方式
在當前唯分數論的教育機制下,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過于單一,對結果的看重遠甚于對過程的評價,這對于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十分不利.因而我們應建立多元化教育評價機制,從重結果評價方式向重過程的評價方式轉變,以過程性評價為主,關注學生學習發展的過程,使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這樣才能客觀地反應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提高教育評價的有效性的合理性.
4.加強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
新的教學方法的成功實踐需要教師具有相應的教學能力,教師不僅要有專業的知識,更應有科學的教學技巧.因為教師教學方法決定學生的學習方法.所以教師在平時要加強學習,深刻領會新教材中提出的宗旨與目標,改變自己那些與新課標要求相異的教學方式,平時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討論式教學來改變僵化的課堂結構,促使教師的角色轉變.教師在討論過程中,對討論的情況應及時給予學生的正確的意見,并對學生的發言多給一些鼓勵,這樣將激發學生擁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因此通過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正確地幫助學生,那么教學效果將會達到預期.
綜上所述,傳統教學法的種種弊端倒逼我們必須改變教學策略.高中物理中很多知識本身就比較抽象,晦澀難懂,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要學好這門課程的結果可想而知.而討論式教學法有效的促進了教師的角色轉換,有效的激發學生興趣,使其主動、自發地投入到高中物理學習中,使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徹底的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筆者相信討論式教學必將成為當今改革創新教學方式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