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地緣政治風險較高,給行業發展帶來較大不確定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擴散蔓延,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經濟復蘇不穩定、不平衡、循環不暢,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安全暢通面臨嚴峻挑戰。
同時,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行業市場主體經營依然困難,保障市場主體的壓力不容忽視。用地、用海、環保等約束性要求不斷強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級財政收支壓力加大,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后勁不足。落實碳排放達峰目標要求,需要更大力度深化運輸結構和交通能源結構調整,綠色交通發展任重道遠。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交通運輸保障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壓力加大,行業安全穩定形勢依然嚴峻。
交通運輸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綜合運輸一體化融合水平有待提高,基礎設施在城鄉區域間還存在結構性短板,客貨樞紐場站配套設施布局不完善,各種運輸方式銜接不暢,綜合交通運輸體制機制規制還不完善,運輸結構調整內生動力不足;物流運輸總體效率不高,高品質運輸服務供給不足,無障礙出行服務設施不足,民生領域仍存在一些短板;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仍然突出,行業信息數據共享開放不足;重點立法難以滿足現實需要,地方綜合執法改革重塑行業治理體系正處磨合期,運用互聯網手段治理行業的能力不足;行業安全穩定基礎還不穩固等。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要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交通運輸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紐帶和基礎支撐,要從暢通循環角度把握對交通運輸的新要求。
要求擴大循環總量。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要求擴大有效投資,加快建設綜合立體交通網,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擴大循環規模。
要求提高循環效率。暢通經濟循環,要求加快建設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大力提升運輸效率和銜接效率,加快發展快貨物流,促進一體化融合,縮短循環周期。
要求增強循環動能。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形成產業鏈供應鏈閉環,加快發展新基建、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發展新動能。
要求降低循環成本。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要求保障循環安全。加快建立安全可靠的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提高保障國家安全的能力。這是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在交通運輸領域的具體體現,要求交通運輸內提質效、外保安暢,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加快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當好先行。
總的來看,2021年交通運輸發展總體處于恢復性增長期,穩的態勢沒有改變,進的基礎趨于牢固,但變的因素明顯增多,危和機并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

交通運輸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之一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全面推進,中央有部署、地方有行動、行業有干勁、社會有共識、人民有期待,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戰略機遇。圖為湖北省秭歸縣芝茅公路。(攝影:王罡)
做好2021年和“十四五”時期工作,要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為統領,加快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當好先行。
推動交通發展由追求速度規模向更加注重質量效益轉變。這是發展方式的轉變,對應的是質量變革。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既包括交通運輸產品和服務高質量,也包括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的有機統一,是現階段多重約束條件下的最優解,核心是提高交通運輸產品和服務的性價比和競爭力,進而提高經濟循環的質量和效益。實質是要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由依靠生產要素增加的粗放式增長向依靠生產效率提升的集約式增長轉變。關鍵是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以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為價值導向,持續完善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以系統觀念推進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
推動由各種交通方式相對獨立發展向更加注重一體化融合發展轉變。這是發展路徑的轉變,對應的是效率變革。核心是要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提高流通效率,進而提高循環效率。關鍵是要填平各種運輸方式銜接不暢、協同不夠、融合不深、共享不足等低效率洼地,更加注重一體化融合發展,實現系統效率最優。必須緊緊抓住“十四五”這個窗口期,協同推進各種運輸方式硬聯通和軟聯通,著力推進基礎設施聯通、客貨樞紐暢聯、運輸服務聯程、戰略規劃協同、體制機制銜接、技術標準兼容、發展要素共享、信息數據融合,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組合效率和整體效益。
推動交通發展由依靠傳統要素驅動向更加注重創新驅動轉變。這是發展動力的轉變,對應的是動力變革。必須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戰略支撐,著力激發技術、管理,特別是數據這個關鍵要素的活力,提高行業全要素生產率。要把數字化作為創新驅動的主引擎,加快推動5G、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全面推進交通運輸數字化智能化改造。
著力優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有效服務擴大內需戰略實施。要圍繞優網絡找準補短板的主攻方向,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快速網要互聯互通,著力推進高速鐵路貫通聯網,高速公路貫通聯網、擴容改造。干線網要高效銜接,著力推進普速鐵路覆蓋連通,國省干線公路貫通銜接、提質升級,內河高等級航道暢通連通、拓展延伸。基礎網要廣泛覆蓋,著力推進農村公路縱深延展、提檔升級。要圍繞“穩源、開源、降本、提效”強化資金保障。穩源,就是著力穩定好現有資金渠道。開源,就是要探索用好多種投融資方式。降本,就是要降低投融資成本,降低交通債務風險和還貸壓力。提效,就是要提高投資的有效性和精準性,按照“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加快補系統性、效率性、服務性設施短板,優先支持在建工程后續融資,做深做實項目前期工作,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著力發展現代物流,有效支撐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圍繞內提質效、外保安暢,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著力抓銜接、抓融合、抓載體、抓機制、抓銜接,堅持軟硬并重,以“一體化”為導向抓好設施、裝備等硬聯通,以“一單制”為載體抓好規則、標準等軟聯通,把縮短銜接時間、減少中轉次數、降低銜接成本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大力促進國內外、城鄉、區域、干支、方式間有機銜接。
著力提升服務供給質量,奮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大力發展現代運輸服務業。更多依靠政府力量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更多依靠市場力量解決發展不充分的問題,推動出行等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推動貨運、快遞等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要大力開展服務質量提升行動。以服務標準化、品牌化、數字化、便利化為主方向,瞄準出租、公交、城市擁堵、老年人出行等民生痛點,持續提升服務質量。堅持包容審慎原則,鼓勵和規范交通運輸新業態發展,倡導“出行即服務”理念,發展全出行鏈新模式和無接觸交易服務。
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重點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為導向,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要放寬準入。著力放寬競爭性環節市場準入、放松競爭性業務價格管制,促進鐵路運輸業務市場主體多元化和適度競爭,推動郵政普遍業務與競爭性業務分業經營,通過引入競爭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要反對壟斷。堅決反對壟斷和不公平競爭行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重點防范一些互聯網平臺企業憑借數據、技術、資本優勢從供需兩端限制和排斥競爭,也要著力打破行政壟斷、地方保護、行業分割。要統一規則。優先保障與國內統一大市場相關的法規制度建設,加快建立全國各種運輸方式間統一的運輸規則、規制、標準,加強全鏈條標準體系建設,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

張家界天門洞99道彎最美公路,是一條致富路,拉動旅游業發展,要致富先修路,使公路沿線居民脫貧奔小康。(攝影:曹志敏)
著力促進高水平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更講策略、善用巧勁、把握節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要高水平辦好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會推遲到2021年舉辦。要全力以赴將大會辦成一屆高效、務實、精彩、卓越、令人難忘的盛會。要認真研究落實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中涉交通事項,做好協定生效各項準備工作,并以此為契機,研究建立與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相適應的國際運輸規則,推動交通運輸市場更高水平開放。要著力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升“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和運輸便利化水平,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堅強保障。
著力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要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統籌發展和安全作為工作的基本遵循。要全力保障國家安全。加快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樹立底線思維,加強頂層設計,全力加強交通運輸保障國家安全的體系和能力建設。要全力保障公共安全。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把春運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重點,把外防輸入作為重中之重,繼續落實“貨開客關”總要求,堅持“人”“物”同防,著力強化冷鏈運輸防控措施,全力阻斷疫情通過交通傳播。要全力保障行業安全穩定。統籌推進交通運輸各領域安全,聚焦可能引發巨災的重大風險點,加強應急預案和應急能力建設,著力排隱患、固三基、建體系,標本兼治,堅決抑制重特大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