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殿 蔣王清 劉禮輝
(1.江西省高速公路集團,江西 南昌 330025;2.珠海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廣東 珠海 519000)
2016年5月13日,交通運輸部下發了《關于開展綠色公路建設典型示范工程建設的通知》,廣吉高速公路被列為交通運輸部第一批綠色公路建設典型示范工程。2018年10月25日,中國公路學會組織在江西召開了第四屆全國綠色公路技術交流會,廣吉高速公路向全國同行展示了綠色公路的創建經驗,得到了與會代表的一致肯定。
廣昌至吉安高速公路是沈海高速公路第七條聯絡線莆田至炎陵(G1517)其中的一段,也是江西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四縱、六橫、八射、十七聯絡線”第三橫的中段,由廣吉主線和吉安支線兩部分組成,路線總長189公里,途經撫州、贛州和吉安3市。
廣吉高速公路在規劃設計過程中,堅持從各角度貫徹落實廣吉高速公路項目管理大綱中的“綠色公路”理念。一是以避讓基本農田、少占耕地,避讓濕地保護區等環境敏感點為基本原則,進行科學選線布線,調整設計方案,使項目永久性用地減少106.67萬平方米,其中耕地減少17.6萬平方米。二是以“零棄方”理念為基本原則,進行路線、線型及路基橫斷面設計,運用“零棄方”理念,積極根據地形開展對互通、服務區、收費站所、養護工區的微地形設計和人造景觀,以達到人與自然相處和諧且棄方可利用的目的,據統計,通過合理利用,項目共計減少棄方370萬立方米。三是最大化利用沿線自然資源進行景觀設計,適地種樹、綜合利用,防止水土流失,并使用橋面徑流系統保護水環境。四是以綠色技術為內核,深刻踐行綠色公路建設“五大專項行動”:從全壽命周期出發將鋼-混組合梁應用在高速公路中小跨徑橋;從大力推行廢舊材料再生循環利用出發,將項目近70公里路段設計為橡膠粉改性瀝青路面;從“以人為本,注重安全”出發,將吉安繞城段54公里路面設計為排水路面等。
廣吉高速公路項目組織參建各方及專家評審了施工組織設計,并對參建各方人員宣傳貫徹了綠色公路建設理念,營造了綠色公路建設的良好氛圍。
江西省自2012年啟動公路工程電子化招標以來,公平、公正、公開的形象深入人心,并逐步成為全國典范。廣吉高速公路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電子化招標系統,并首次納入了江西省交通運輸廳的信用評價分值:一是主體工程施工招標的報價得分要求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再以近三年的信用評價得分進行二次排名,選擇信用度高的承包商參與廣吉高速公路建設;二是在標段劃分時采用大標段制,以降低施工企業管理成本;三是將房建工程納入路面標段,同步招標,既解決了房建工程周期不足的問題,也充分兼顧了公平與選優。
廣吉高速公路在項目管理中以“人性化、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精細化”為要求,在綠色公路建設中全面推行現代工程管理理念。一是大力開展施工工藝、安全、大臨建設,以及小型構件集中標預制標準化;二是大力推行首件工程制、精品工程示范制,并積極開展樁基創優、混凝土外觀創優、路基創優、路面創優、伸縮縫創優等10項創優活動;三是制定一整套可操作性強的考核評定標準;四是以該項目管理創新為核心,匯點成面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綠色公路建設體系。
具體施工是綠色公路建設目標實現的關鍵,也是綠色公路建設的落腳點,廣吉高速公路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不僅要求工程建設體現“綠色”,且要求工程建設過程也同樣“綠色”。一是合理劃分標段、優化施工組織,總體考慮資源的優化配置,減少消耗能源和資源。二是永臨結合,視臨為永,節約土地資源,項目將服務區、收費站所、互通等暫時不用的永久用地提供給施工單位作為臨時用地,并鼓勵各路基單位盡量將梁場建在路基上,以減少臨時征地,據統計僅此項措施為項目節約用地73.33萬平方米。三是注重過程品質,首先在施工過程中引入工業化、工廠化模式,形成“首件工程示范制”,將全線填挖交界、T梁、涵洞、樁基等45項納入首件工程,嚴格要求首件方案評審→首件實施→首件實體驗收→總結并大面積推廣等步驟,確保了工程品質;其次是大力開展樁基創優、混凝土外觀創優、鋼筋保護層創優等專項行動,以評比、觀摩、風險金獎勵等多種形式進行激勵、獎勵、促進,最終實現了廣吉高速公路項目樁基Ⅰ類樁比例達92.7%、混凝土外觀優良率達83.4%,確保了混凝土實體的內優外美。四是積極與本地人文景觀相結合,在收費站門樓、收費站庭院、防眩板、沿線人造景觀設計等方面積極融入本地“紅色、古色、綠色”特點。五是大力推行建設管理信息化,采用基于“互聯網+”項目建設信息化監管系統,推廣應用智能壓漿系統、試驗數據實時上傳系統,擴大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在工程建設管理中的應用。六是應用BIM技術對贛江特大橋進行優化設計、施工指導,并運用到后期運營管理中。七是注重建設過程中的節能環保,實行瀝青拌和樓油改氣、機械設備加裝尾氣處理設備等節約能耗的措施。八是保護施工環境,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推行無紙化辦公,加大施工揚塵與噪聲污染監管,在拌和樓加裝噴霧除塵裝置等,打造無塵工地,以期達到施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相互和諧的效果。
1.圍繞五大任務開展創新
廣吉高速公路在規劃階段即結合項目特點,將綠色公路建設評價體系及適宜性技術研究、功能型橡膠瀝青路面典型結構與材料技術研究、大體積泡沫輕質土發泡機理及控溫技術研究、懸澆混凝土梁橋BIM技術研究、懸澆混凝土梁橋BIM技術研究、多雨地區高速公路雙層排水瀝青路面關鍵技術研究、高速公路綠色服務區建設技術體系及標準研究、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監管信息化技術規范研究、鋼-混組合結構在高速公路常規橋梁中的應用研究等,作為實施綠色公路建設的支撐項目進行科研立項,并將其中橡膠粉改性瀝青路面、排水性瀝青路面、鋼混組合梁橋、海綿服務區和臺背泡沫混凝土回填5項綠色新技術,納入相應標段的主體工程招標合同中,實現了課題研究的管理精細化和全建設過程參與。
2.鼓勵大眾發揚工匠精神
廣吉高速公路在建設過程中一直注重創新氛圍的培養,鼓勵參建人員運用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進行小改善、小發明、小創意。一是引導參建單位和人員微創新,并對微創新成果總結推廣。二是通過成果展示、活動評比、現場觀摩等多種方式鼓勵、激勵微創新活動。至項目結束,廣吉項目收集歸納出鋼筋保護層的保護措施、張拉的保護裝置、泥漿池護欄、蓋梁工作爬梯、安全教育體驗館、利用無人機配合管理與拆遷、激光攤鋪、智能噴淋養生、滴灌養生等120余項微創新成果,不僅解決了一批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的頑疾,而且成為了廣吉高速公路創新體系的有力補充。
廣吉高速公路在建設過程中注重綠色公路建設經驗的總結和升華。一是注重科研課題的管理和應用,在建設過程中通過及時召開課題調度會、交流會、評審會等推動課題項目的開展,通過線下交流、現場參與試驗的方式,加快科研成果在實踐中的應用,使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二是積極參與省級有關綠色公路建設方面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建設,積極推廣和定格廣吉先行總結的經驗,基于“綠色公路”和“品質工程”理念編制了江西省地方標準《綠色公路建設指南—高速公路?第一冊?勘察設計指南》《綠色公路建設指南-高速公路?第二冊?工程實施指南》《綠色公路建設指南-高速公路?第三冊?綠色公路評價標準》,編制了橡膠粉改性瀝青路面、排水路面、綠色服務區、泡沫輕質土、橋梁工程BIM技術應用指南、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監管信息化技術規范(路基、路面、橋梁工程)等新技術的行業或地方標準,編制了江西省省級工法《激光桁架攤鋪機砼橋面鋪裝工法》。三是積極踐行“開放、共享”理念,將綠色公路建設經驗與國內外同行分享交流,廣吉項目各參建人員先后在《公路交通科技》、《中國公路》、《交通建設與管理》、中國交通新聞網、中國新聞網、光明日報等行業權威期刊及國內權威媒體共發表專業論文、經驗交流類紀實共計50余篇;四是科研成果碩果累累,《廣吉高速公路贛江特大橋BIM技術應用》獲得了中國公路學會首屆交通BIM工程創新獎二等獎,《高穩定低排放橡膠瀝青路面功能化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了2019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一等獎,《江西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監管信息化技術規范研究》獲得了第三屆江西公路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此外,廣吉高速公路項目還于2018年10月25日成功承辦了中國公路學會“第四屆全國綠色公路技術交流會”,為綠色公路建設理念推廣起到了推動作用。
雖然對行業具有示范引領作用,但廣吉綠色公路的創建依舊存在值得深思和進一步優化的地方:一是綠色公路理念的深植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廣吉高速公路雖在前期做了工作,但由于理解先進理念對部分參建人員來說仍存在一定難度,導致執行過程存在不到位現象。二是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政策原因導致地材、人工價格上漲問題未得到及時解決,嚴重壓縮了施工企業利潤甚至造成虧損,打擊了各參建單位的積極性。三是工期壓縮一定程度上打亂了公路建設的節奏,使前期設計未能完全實施;四是綠色公路的全過程應該包含運營期,但由于建設期轉向運營期管理單位的改變和總體綠色公路理念氛圍覆蓋面尚不廣泛,項目在后期運營中綠色理念的貫徹仍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