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全景
2020年國慶長假期間,位于貴州平塘至羅甸高速公路的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開業伊始,就迅速火遍了朋友圈。因其與世界級橋梁——平塘特大橋相鄰,更是吸引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攝制組到此取景。作為交通運輸部“橋旅融合”示范項目,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獨具創意的星際時空主題設計理念、豐富多樣的文旅業態,成為廣大游客紛至沓來的“網紅打卡地”。據統計,國慶長假期間,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累計入場車輛21465輛,累計人流量10萬余人。
貴州省平塘縣出租車司機羅文元,對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簡稱“天空之橋服務區”)建設早有耳聞,沒想到開業當天就有外地游客乘坐他的車到服務區打卡,“現場一看,大橋真是太震撼了!”羅文元連連感嘆。
天空之橋服務區的火熱,源于人們口口相傳的一座世界級橋梁——平塘特大橋。
平塘特大橋全長2135米,是一座三塔雙索面疊合梁斜拉橋,主塔高332米,是世界最高的鋼筋混凝土橋塔。其三座主塔外形均采用“貴州小蠻腰”+“鉆石型空間結構”理念設計,塔身玲瓏有致,宛如三顆璀璨的鉆石,矗立在喀斯特地貌的青山綠水間,因此平塘特大橋也被喻為“天空之橋”。

《我和我的家鄉》攝制組在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取景
建橋伊始,貴州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就考慮如何將景觀設計融入到橋塔結構中。“這是項目的重點,也是最大的難點。”貴州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泉介紹,他們將“交通+旅游”“交通+文化”作為天空之橋服務區規劃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并確定以融入全域旅游半徑為主線,以觀賞大橋風光為重點,以旅游業態設計打造為亮點的融合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們不僅克服了處風環境條件復雜、山區超高三塔斜拉橋剛度較弱等難題,還在距離大橋1.3公里的地方,修建了總建筑面積11998平方米的天空之橋服務區,主要由綜合樓、懸崖酒店服務樓、房車露營地、兒童樂園、停車場等幾大部分構成,整體以“天空之橋——星際空間站”為規劃主題,以“天、宇宙、時空”為核心理念設計建造。
作為平塘特大橋的最佳觀景點,天空之橋服務區特意建造了木質結構觀景臺,煙雨蒙蒙中,大橋如嬌羞的鄰家女孩,溫柔婉約;碧空萬里時,大橋如壯可射日的后羿,直插云霄;繁星點點下,大橋又似牛郎織女相會的銀河紐帶,如夢如幻,時時有景、時時不同。
除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獨具創意的設計理念,天空之橋服務區還引入了“智慧服務區”“海綿城市”等設計理念,采用中水回用、綠色建筑等設計技術,使高峽橋梁建設與山地旅游發展理念有機結合。
天空之橋服務區因平塘特大橋而得名,卻不只有一座橋這么簡單。2020年6月,貴州省推進交通強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貴州省推進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將天空之橋服務區列為“橋旅融合”示范項目,要求“通過1年到2年時間,推動平塘特大橋‘橋旅融合’服務區項目建成,同時打造一批精品旅游路線,旅游交通經濟帶初顯成效。”這一定位,凸顯了天空之橋服務區在貴州高速服務區建設管理中的里程碑意義。

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緊鄰平塘特大橋
“為了突出服務區橋旅融合的示范效應,無論從硬件設施還是軟件配套上,我們都進行了精心的醞釀和打磨。”對天空之橋服務區未來的發展,袁泉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將服務區的區位優勢和當地的旅游、文化資源有機融合,并打造成為集休閑、娛樂、科普、山地運動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貴州首個旅游目的地型服務區。”
在硬件設施上,天空之橋服務區建有近400個車位的停車場,并配備了駕駛員休息室、加油站、餐廳、大型超市,順應“廁所革命”的時代發展要求,按照旅游公廁、智慧公廁建設標準,營造了第三衛生間、母嬰室、化妝間等溫馨舒適的人性化空間。此外,綜合樓內還建有可以容納200余人的會務中心,為各種會議及培訓提供服務;綜合樓后面,是童趣十足的兒童夢幻樂園,UFO造型的滑梯、多彩的蹦床、跳動的噴泉、白色的仿真沙灘,足以讓孩子們歡喜不已。兒童樂園旁邊是寬敞整潔的房車露營基地,可以同時停靠50輛房車。
在廣場等公共地帶,天空之橋服務區還栽滿了桃花、梨花、梅花,并點綴了各種以飛機、宇宙飛船等航空元素為主題的雕塑,宛若四季有花、一路一景的公園。沿廣場向前,就是依山而建的服務樓,樓內的星云懸崖酒店,有客房40余間,螺旋造型的中庭,陶土肌理的外墻,與當地牙舟陶文化一脈相承。酒店房間采用落地窗設計,可以與平塘特大橋壯麗景觀親密相擁,夜晚透過酒店的玻璃窗,即可欣賞星光璀璨的大橋燈光秀,墜入繁星環繞“碧天如練,光搖北斗闌干”的意境中……

夜幕下的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綜合大樓

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懸崖酒店服務樓效果圖
如果說留下人的是硬件設施,那么讓心駐足的,則是天空之橋服務區貼心的軟件服務。按照“智慧服務區”理念,天空之橋服務區建設了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司乘之家、商場購物電子支付系統等,實現了Wi-Fi信號全覆蓋,保證了游客旅行中的舒適度和便捷性。在自選超市和餐飲區,貴州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推出了自有品牌“嘉遇良程”,并統一設計和制定了品牌形象、服務標準、服務流程等。超市里還設置了貴州扶貧農產品專柜,匯集了諸如刺梨產品、蠟染制品、辣椒產品等上百種貴州特色扶貧農產品,既豐富了消費扶貧專柜貨源,又滿足了游客一站式購物的需求,為脫貧攻堅增添了新活力。
在特色餐飲區,天空之橋服務區還引入了布依族傳統美食“八大碗”、平塘特色剪粉、牛肉粉等各種貴州美食,飯后再飲一口有“貴州春茶第一壺”之稱的映山牌茶,足以洗去旅途疲憊。
在天空之橋服務區的運營上,貴州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始終堅持貫徹“一區一品牌、一區一特色”的創建思路,以突出服務區橋旅融合示范為目標,以游客需求為導向,打破地域觀念,借助交通硬環境,強化旅游軟開發,不斷拓展“服務區+”效應。
首先,天空之橋服務區距舉世矚目的FAST天眼景區僅1小時車程,更與當地著名的平塘天坑、掌布天書相連,形成獨有的四大“天字奇觀”,為此,天空之橋服務區與景區攜手,開通了旅游直通車,為游客提供一站式購票的優惠服務。
其次,通過與具有承辦國際體育賽事經驗的貴州善美合旅游發展公司合作,將山地旅游發展理念與天空之橋服務區二期開發建設有機融合,結合周邊地形特征,共同打造山地體旅品牌、特色酒店和房車營地等項目,并拓展攀巖、山地自行車道、徒步棧道、汽車露營地、水上樂園、垂釣等綜合娛樂服務設施,不僅打破了服務區“游客快餐消費、短時停留”的傳統經營理念,還滿足了游客多種需求,形成了“游客慕名而來,來了留得住,住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服務區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同時,突出天空之橋服務區旅游目的地特色,將周邊風景秀麗的甲茶、掌布等自然景區與觀橋打卡相結合,探索出了春可踏青賞花、夏可避暑納涼、秋觀層林盡染、冬看素裹銀裝的鄉村旅游模式,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助力貴州交旅融合產業高質量發展。

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的兒童樂園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