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錦
(甘肅省臨夏回民中學 731100)
思維導圖是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此種工具主要是以簡單的文字和圖形呈現出不同知識主體相互之間的層級和隸屬關系,在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下發展其能力.高中物理教學本身就是對學生思維要求較高的教學,在此課程教學中合理應用思維導圖,一方面可以通過發揮思維導圖的特點和作用,讓學生們準確把握知識;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展示思維導圖和物理知識之間的聯結點,調整教學策略,梳理知識結構,拓寬學生學習思路.在此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要在認識到思維導圖的重要作用后,積極應用思維導圖,以此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能力,提升教學效率.
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習時應用思維導圖.在此當中,就要求教師先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在對新課中出現的概念進行尋找和了解后,對新課的概念進行融合,以此構思出具體的思維導圖.其次就是教師們需要在了解思維導圖的作用后發揮其作用,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掌握新舊知識,在發掘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后,根據思維導圖鏈接關聯,以此對知識結構框架進行構建.當學生們掌握了構建思維導圖的方式方法后,教師就要在預習過程中將課堂主體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根據所學的思維導圖方式構建思維導圖.
比如,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相互作用-力》這一單元的知識時,就要先簡單的介紹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以此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簡單介紹力的知識,在學生們了解了與力相關的內容和特點后,指導其以此繪制相關的思維導圖.教師則要適當的指導點撥學生,讓學生們在思維導圖中,構建出齊全的知識概念,對各概念之間存在的層次關系進行清晰反映,讓學生明確學習重難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進行詳細描寫,如果可以,還可以直接對物體在各個運動狀態下所對應的公式進行準確分析,如力和加速度的關系、位移和速度之間聯系的橋梁等.如此學生們就可以理解重點知識,就可以掌握所學知識.
事實上,高中物理教師們需要在具體的新授課中應用思維導圖.教師們應以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和高考考綱的要求為依據,對教學設計進行制定,并直接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示具體的教學內容.在課堂引入部分,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對之前所學的課程知識進行復習,在復習之后提出具體的問題.當學生們陷入問題思考時,教師再對教學引入部分內容的思維導圖進行展示,在學生思維的引發中,對各個知識之間存在的關聯進行展示.讓學生在類比和歸納學習問題后進行大膽猜想,并根據思維導圖,應用具體的實驗器材進行演示實驗.
就以“電場強度”一課為例.由于在此課程之前,學生們已經通過初中的學習和教師的指導,對電荷之間存在的力、力之間存在的作用、靜電力的計算公式和使用條件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面對電場這一較為抽象的概念,教師們在教學時,需要應用思維導圖,需要在方式的創新中指導學生進行類比,以力為主線,以思維導圖為途徑,直接比較和聯系起教學過程中難以理解的“場”的概念和力.具體來說就是,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們在復習上一節課中所學習的庫侖定律內容、靜電力的公式和使用條件后,思考真空中的電荷若是沒有相互接觸,又是如何給對方提供力的作用的?教師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在提供必要的實驗器材后指導學生根據課程知識進行演示實驗,探究電荷之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影響因素.觀察實驗現象后,對比分析知識,理解力的作用,根據教材知識、思維導圖和具體實驗探究電場和電場線的概念、場的特點和性質、電場強度的計算公式、電場線的物理意義、帶電體周圍存在的物質對電荷有力的作用等.探究之后,再通過對問題的猜想、類比和歸納等,得出具體真實的知識結論.利用如此方式,幫助學生加強知識學習,豐富對思想方法的領悟,讓其在思維的發散中深化記憶,構建知識框架體系.
復習課與新授課不同,特別是對于高三的學生來說,復習課是幫助其溫故而知新的課程,能夠幫助學生在頭腦中記憶相關的知識點,在知識的梳理中明確自己學習的不足;在不足之處的彌補下聯系物理概念,深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在不同知識的融會貫通中,通過對碎片化知識的組裝,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再利用知識體系解決新的實際問題,升華對知識的學習.因而在這當中,也就需要教師們嘗試著在物理復習課中應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利用構建好的思維導圖回顧知識,對概念的定義、概念和概念之間的聯系等進行清晰明了的了解.首先教師可以以多媒體對思維導圖進行展示,讓學生先了解知識的整體脈絡,復習整體知識.之后教師再以思維導圖為結合點,分析和講解物理概念、定理和公式,在具體題型中應用復習知識,提高學生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如在“光”的知識講解后,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以思維導圖對該知識點進行復習.事實上,光學部分的知識是高中階段的學生所需要學習的重點知識,其在高考中屬于必考題.高中教師們在教學時,需要將重點放在光折射中折射定律的定量研究上,需要指導學生們通過具體實驗,對玻璃磚的折射率進行測定;要以機械波的相關知識為結合點,讓學生們明白光的干涉、衍射、色散和偏振現象,探討這些現象實驗的原理.教師更是需要以具體的實驗等為圍繞點,在對實驗現象進行綜合后,對相關的物理規律進行詳細講述,并結合生活實際來深化內容.如教師可以講解本影和半影、雙縫干涉、薄膜干涉等知識.學生們要利用思維導圖對光學部分的知識進行復習,可以對光現象的幾種分支進行展示;可以在強化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時,通過對概念之間區別和聯系的梳理來遷移知識,提高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習題課的教學是重要環節,學生們可以在習題課中鞏固所學知識,實際應用知識.物理概念及其相互之間是存在層次關系的,但許多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并不能透徹理解物理概念和公式,存在亂用公式等情況.這些情況造成了學生解題正確率的降低.對此,為了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教師們需要應用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中選用難度適中的習題,讓學生們可以在思維的激發中解決習題,提高學習積極性、創新能力和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教師們要作為輔助者適當的引導和幫助學生,在學生們小組討論繪制思維導圖后,根據思維導圖指導點撥學生,由于制作思維導圖需要學生們發散思維,跳躍思維,所以不僅可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變學生的被動為主動;還能夠在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中,通過習題課教學,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提升其學習效率,增強其學習自信心.
總而言之,在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科學合理的應用思維導圖,一方面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思路;另一方面可以在優化學生的記憶深化其對知識的了解下,實現對知識結構體系的構建,達到對其能力素養的綜合培養.根據此,高中物理教師要在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后,以學生學習中容易遇到的具體問題為前提,在預習課、新授課、復習課和習題課中科學合理的應用思維導圖.利用思維導圖聯結各個不同的知識點,展現知識,建立理性思維和邏輯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