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剛
(江蘇省昆山市柏廬高級中學 215300)
高中物理的傳統化教學中,通常涉及到許多信息及細微方面的相關知識點記憶,但這些教學方法通常會使學生無法深刻的理解到事實當中概括的抽象原理與規律,并對學生對物理知識近一階段的學習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需幫助學生對部分知識進行深刻理解,以此使學生的下個階段學習奠定夯實的基礎,基于此,物理教師在具體教學時,需充分關注物理概念的教學及梳理.另外,物理學科的概念所構成的相關知識體系,還能促使學生形成屬于自己的學習物理知識的體系,并促學生解決相關物理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美國的學者Hess依據學習進階對物理教師的教學意義以及影響提出了相應的觀點:(1)學習進階能夠使教師更加關注學生對相關物理知識的理解,并對學習標準實施分解,對教學內容進行真正理解;(2)學習進階的研究可促進教師彼此的合作,該合作通常能夠使教師更加深刻的理解相關教學內容;(3)物理教師需充分認識到循序漸進的學習進階,教學不僅需實現最終目標,而且還需按照步驟實現子目標.
巴提薩(Battisa)研究表明,學習進階的本質是刻畫學生心理結構的各階段發展,學習進階不僅是對學生認知發展的問題進行解決,而且還需對學生認知發展中的關鍵點實施解決.僅通過路徑是不能當做學生認知發展的重要支撐,只有明確學生的進步關鍵點,才能促進學生的原先認知圖式的發展,并構建高效的認知結構.
高中物理的學習進階的教學通常為:(1)次級的進階變量,通常指物理學科的核心概念以及能力水平與心態.某個科學概念、能力水平以及心態,其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學生的頭腦當中完成構建,需經歷相應的中間狀態,因此,屬于“變量”,進階變量的明確通常需將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作為依據.(2)進階終點,主要指學生經過某個階段的學習,對某個概念與能力需要達成的心理結構情況與思維水平,也就是學習目標的明確需將新課標作為依據.(3)進階起點,主要指學生通過對某概念學習以及能力形成前的心理結構、思維水平.(4)階的層級,主要指學生自身的思維水平及心理結構,通常表現為概念建構的具體程度,腳踏點不僅是教師在教學中干預著力點,而且還是學生自身的思維關鍵點,通常是學生自身思維進階的重要支撐點.
學習進階主要指學生對同一主題學習的不同階段,尤其是對概念理解的階段,學生遵循的思維路徑以及連貫性學習,其不僅包含了學生學習預期的參考,而且還包含了通過科學論證之后所獲得的研究結論.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實現學習進階,通常需經過學習其他的有關概念獲得的成果.
1.構建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的聯系
對客觀事物具備的共同屬性與本質特征實施抽象化描述,對客觀規律實施高度總結構成了物理教學中的核心概念.高中生受生活經驗以及年齡的限制,其還位于成長階段,缺乏相應的人生閱歷以及生活實踐,在生理以及心理上還不夠成熟,這就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存有一定困難.因此,物理教師在具體教學時,需注重與學生自身的生活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在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之間構建高效聯系,注重學生所熟悉的素材選擇,幫助學生營造相應的教學情境,對學生易產生感性認識的條件進行設置,以促使學生能通過感性認識,深化理解相關抽象概念.例如,對于速度問題有關的知識開展教學時,物理教師需注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提供些車輛追逐相關的視頻畫面,并通過視頻畫面促進加速度概念的講解.同時,物理教師也能經過各種交通工具實際的加速度效果展示,引導學生對其加速形成感性認識,并對物理學科的核心概念進行深入了解.當學生對相關物理知識具有初步認識后,物理教師需深層次的講解和概念有關的抽象化問題,這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抽象概念,而且還能掌握有關計算能力,從而實現學習進階.
2.注重物理實驗的開展
就物理學發展的歷程講,物理學科的全部理論都需從實驗當中獲得結論,或者獲得相應的理論支持,基于此,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需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與掌握物理概念的具體發展歷程,對學生的學習以及概念的理解進行外延,并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以及實驗探究,積極的進行自我思考與感知,并形成相應的學習思路以及方法.而高中物理的概念形成中,通常需大量思索與實驗.物理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學實驗的開展,引導學生體會到物理學家的實際探索過程,對物理概念形成的過程實施體驗,親自探索物理知識,了解與掌握知識的發展,從而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相關物理概念.學生經過主動探索,通常能對核心概念產生感性認知,以確保抽象概念的進一步形成,并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方法與思路進行糾正.學生通過對物理學科的核心概念進行準確理解的基礎上,還能促進其學習能力的提高,并對外部事物進行更好的理解.例如,物理教師在對電磁的有關知識開展教學時,可引導學生運用安培定律進行物理實驗,對電流形成的磁效應實施研究,并在物理實驗當中,運用安培思考的實驗故事以及過程,并和學生自身的生活實踐產生密切聯系.基于此,物理實驗的教學中,可與物理概念的具體發展脈絡相結合,以促使學生深刻的感知到物理學科核心概念形成的過程,并促使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深化對物理相關知識的理解與認知.
3.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控制
新課標對高中時期的物理知識形成的過程與方法提出了相關要求.物理教師在對核心概念開展教學時,不能只是局限于學生對概念內涵的理解,還需引導學生能充分認識到物理概念的產生至發展,再到最終形成的全過程,并對相關概念實施適當延伸,以此使學生了解到物理知識的形成、發展以及完善的全過程.因此,物理課堂的教學當中,物理教師需將相關的物理概念的原始時期的理解講解給學生,引導學生了解到各個概念彼此的差異,對其科學發展的全過程實施分辨,確保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同時,物理教師需依據學生掌握的相關知識基礎進行導入,促進新知識與學生原先知識結構的有效銜接.例如,物理教師在對電磁感應定律進行導入前,需指導學生回顧安培定律的相關內容以及電磁感應的相關現象,并和新學習的電磁感應定律實施對比,這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的鞏固舊知識,而且還能對新知識形成有效理解.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的教學實踐明確表明,進階教學開展的教學效果是極其理想的,其不僅能符合大部分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進階思維過程,而且還能滿足高中階段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落實的教學目標,并使學生通過概念升級,促使學生實現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全方位進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