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琳
(江蘇省揚州市仙城中學 225200)
物理是高中教育時期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在社會持續發展與進步的背景下,物理早已全面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與作業的各個方面中,且持續發揮其重要作用.所以,物理課程理應是每個人都需學習的一門課程,針對普通高中學生而言尤為重要.不難看出,廣大高中物理教師眼下最該關注的問題就是如何有效促進高中生物理學習效果與效率的提升.因為物理學科具備理論和實踐并重的特性,所以提高物理實驗教學質量不僅能夯實學生基礎,還能培養其綜合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更好發展.
物理實驗教學存有一些普遍的問題,可以說是教學道路上的攔路虎.本文主要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展開研究,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按部就班,實驗程序單一
僅有的、非常少的實驗教學中同樣存在誤區.例如,許多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死板.多數教師覺得開展實驗必須要循規蹈矩,遵照課本內容逐一開展剖析、實驗.就如同學習語文時將一篇文章分解成一段一段從而分為一句一句來了解一樣,既枯燥乏味又不可以反映實驗的實際意義.開展實驗就應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去發覺、去探尋,在實施實驗的過程中持續創新、理解和分析,進一步獲取實驗結果的過程.教師一味地要求學生循規蹈矩,只能破壞實驗本身的趣味性,難以取得良好成效.
2.觀念滯后,忽視實驗教學
由于大多數教師感覺實驗教學無法取得直接的教學效果,導致很多學校和教師甚至是學生都開始忽略實驗課程.在升學壓力不斷加大的形勢下,實驗課程很容易被其他能拿高分的課程所取代,再加上實驗課程需要用到大量復雜的設施、儀器和環境,導致其在學校的發展受到制約.學校的不重視,導致越來越多的教師也相繼不重視實驗教學,高中物理教學的主體成為在課堂上不斷講授習題或概念性知識.
1.轉變教學觀念,提高物理實驗重視程度
通過大量調查研究能夠發現,在以往進行教學時,由于升學壓力大、物理課時有限等因素影響,導致教師對物理實驗教學存在自身獨特的見解,而大部分教師的初衷都在于借助物理實驗教學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并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新課改的熱點話題就是核心素養,盡管多數教師在某些方面較為了解核心素養,然而進行教學實踐時卻并未將其納入教學目標內,即核心素養培養并未得到真正落實.充分體現出多數教師對通過物理實驗教學培養高中生核心素養的認識依然滯留在表面.想要確保讓物理實驗真正給學生核心素養培育提供助力,就需要教師充分理解物理核心素養內涵,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形成以學生物理核心素養培育為重點教學目標的教育觀念.
2.注重實驗的教學導入,激發興趣
進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時,通過實驗演示,能給教師講授物理知識提供諸多便利,促使學生通過物理實驗掌握更多物理知識.在物理實驗觀察情況下,教師可要求學生通過分組探討的方式來擴展專業知識,使其在探討過程中對物理實驗狀況開展全方位的探討和剖析,以促進學生更好理解.與此同時,既能增強實驗教學有效性,還能切實發揮實驗教學的效用.
例如,進行有關“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時,教師可給學生拿出事先備好鐵球和乒乓球,并將二者同時置于講臺上,隨后要求兩名學生上臺分別對著鐵球和乒乓球吹一口氣,并觀察二者的變化,展開分析探討.進行實驗時,教師一邊進行口頭講授,一邊給學生提供指導,使其了解實驗中的注意事項與操作步驟,通過這種趣味性小實驗,來激發學生的物理實驗興趣,增強其課堂積極性,在學生展開自主探究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刻所學知識.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既能鍛煉學生觀察能力,還能使其懂得力是相互的,真正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識,取得良好成效.
3.積極開展探究實驗,培養意識
眼下大多數的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缺少提問意識,其一取決于長期性受傳統式教學方式的影響,習慣接納知識,而不是研究知識;另一方面取決于欠缺適當的情境引導.因此,在高中物理探究實驗中,教師需重視為學生構建一個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求知欲,在具體教學時,不盲目追求實驗成功,要善于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與不足,引導學生感受這個過程,從而掌握良好的思維方法.通常開展探究性實驗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避免對物理理論教學造成影響,教師可適當將實驗延伸到課余環節,要求學生在課外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結論,之后再與其他學生展開探討分析予以驗證.
例如,進行“探究平拋運動規律”的實驗教學時,現階段學生大體都已掌握力的合成與分解知識,也初步了解了勻速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相關的內容,這便給實驗教學的開展做了良好鋪墊.此時,教師的第一步就是給學生設立相應教學情境:2008年汶川地震時道路橋梁受損程度極其嚴重,輸送物資的車輛都進不去,只能通過飛機進行空投,想象一下如果你是當時的飛行員,你會怎么選擇投放空投的地點?在學生初步熟悉本節課內容后,引導其自主探究橡皮彈出后的運動軌跡、涂顏色的乒乓球在高空釋放后到白紙上出現的軌跡等,通過多次對實驗進行重復的方式,逐步將“化曲為直”的思想滲透給學生.最終,引導學生靈活應用數學學科知識,制出直角坐標系,對力進行分解,對多方向運動規律進行探究,并得出結論.
4.小組合作實驗,重視能力培養
就大多數學生而言,物理是一門難度系數較高、繁雜程度高的課程,僅憑學生自主探究,難以對其進行全方位掌握,甚至會讓學生因此產生恐懼感.基于此,在依靠物理學實驗塑造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適度的結合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激勵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展開思維碰撞,互相協助相互共享,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發散,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另外,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間一定會開展溝通交流,并且需要協作.因此,其本身的協作能力及其團隊精神也可以獲得合理激發.但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前,教師必須留意,一定要事先對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其習慣進行研究,以此為前提有效的對學生實施小組劃分,確保每個小組學生學習能力能夠達到一個互補狀態,并且彼此之間能夠實現有效的相互幫助.當小組劃分結束之后,教師需要輔助學生進行小組分工,明確各個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責任,以此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有鍛煉的機會,加強整體的教學效益.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學習時,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要求能力不足的后進生來協助其他學生記錄完整的實驗過程,并解決變化的電路;要求能力強的學生來自主設計整個實驗流程,并隨時為后進生提供幫助.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有利于后進生學習并掌握更多物理知識,至于那些能力強的學生也能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不斷深化自身的知識理解程度,夯實學習基礎,如此,確保每個學生都得有所收獲,并促進自身核心素養的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教師要充足把握住學生針對實踐型課堂教學、趣味性型課堂教學以及互動性課堂教學的渴望,將實驗教學有效落實到學生課內與課外的學習中,最大化激發學生物理興趣.除此以外,還需要教師重視研究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具體原則與要求,確保實驗教學的實踐更為高效、合理,從而促進高效課堂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