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中,要能夠在立足企業自身發展實際的基礎上,通過對自身管理經營模式進行整合和優化,善于發現內部管理中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即使面臨金融危機,也能進行自我修復和調整。企業的經營發展與管理模式的選擇有著密切的聯系,而精細化管理的應用,可以無形中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推動企業更穩更快發展。
精細化管理不僅是一種管理模式,同時也是一種文化思想,精細化管理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處于初級階段,有些管理者的思想認識上還不夠充分,對這種管理模式較為排斥,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加快,國際貿易企業逐漸向國際進軍,而只有精細化管理,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國際競爭力,以此來提升國際地位?,F代化企業的發展中,對內部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精細化分工,是以傳統管理體制為前提基礎,并從深層次對思想和行為進行管理的一種先進的管理模式。在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將工作責任進行層層落實,對崗位職責進行明確劃分,提高員工對自身工作的核查能力,對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從而形成一種合力,以達到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力。
由于企業各自經營性質的不同,企業都有其獨特的管理模式,在企業國際貿易中也同樣如此。在企業國際貿易中精細化管理非常重要,這與國際貿易自身形式有一定的聯系?,F階段下,有的企業國際貿易管理是粗放型,這在無形中影響著企業管理效率,而進行精細化管理是與行業市場相符,同時也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所以企業國際貿易中進行精細化管理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企業在實際的經營管理中,精細化管理存在的問題頗多,以下我們從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目前企業國際貿易員工對精細化管理有初步的認識,但是了解還不夠深入和具體。在實際的經營管理中,也沒有實施精細化管理模式,而仍舊按照原有的管理模式進行,精細化管理只是一個說法,而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還有一定的距離。企業國際貿易中實施精細化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嘴上說說和紙上談兵,更需要的是員工對于精細化管理思想認識上的改變,現階段外貿企業的工作人員與實際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從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發展中較為落后,我國企業開始進行國際貿易是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后,但是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傳統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根深蒂固,保守的管理方法一直沒有革新,這種情況下,導致了我國貿易企業在國際地位上平凡無奇。比如,我國貿易企業在進出口貿易中,操作人員誤填、漏填、少填數據信息,而后續的核對人員在工作中走形式,敷衍了事,沒有查出,最后被對方客戶指出我國外貿企業管理工作不規范、不嚴格等問題。而這種情況的發生,通通都是粗放型管理方式所導致的,這種管理模式與現代化市場經濟的發展嚴重違背,所以必須要做出改變。
從上述可知,我國企業國際貿易采取的是粗放型管理模式,而在此管理模式下,管理制度及手段還不夠完善,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缺乏一定的操作性和執行性,實用性較差,所以相關制度和管理只是流于形式、走過場。企業國際貿易的組織結構不完整,存在部門之間重復,管理混亂的問題,從而使得管理工作效率偏低。目前我國企業對國際貿易不夠重視,所以工作人員在相關工作中散漫、不認真、態度不端正現象嚴重,有的工作雖做完了,但是在核對審查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和錯誤。在國際貿易進出口工作中,每一個工作環節都相當嚴格,對于用戶的下單咨詢、報價、貨品的確認等,這些細節問題決定了工作的質量和成效,如果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則會給企業帶來不利的影響,最終影響企業經濟效益。比如,企業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貨品交易,對方客戶取消合同,甚至是要求企業進行多倍賠償……這些都是企業國際貿易中粗放型管理方式所存在的高額風險,國際貿易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沒有完善健全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手段對國際貿易進行管理,企業的發展將會面臨危機,對我國企業國際貿易的長期發展而言也非常不利。企業國際貿易中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幫助企業化解危機,科學的、準確的、規范化的管理模式,將管理落實到國際貿易合作中的各個環節和流程,以提高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水平。
精細化管理是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有效方式,同時也是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方向,與時代發展保持同步的手段,而精細化管理同時也是企業國際貿易中必須要創新的模式,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管理中,要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充分結合精細化管理的內容,形成具有企業獨特優勢的管理方式,為企業在國際貿易中各個環節把關。而在實際的管理中,企業管理層必須要提高認識,不斷完善相關的制度體系,強化責任人意識等,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精細化管理在企業國際貿易管理中的應用。
企業開展精細化管理模式,管理人員的意識對其工作的開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企業粗放型管理模式根深蒂固,企業管理人員對于外貿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在對各環節和各流程的監督約束上力度不夠,出現問題也沒有及時進行解決。另外,有的企業管理層認為由于外貿工作自身的特性,不適合進行精細化管理,以上這些對外貿管理工作的態度和行為,急需進行改變。轉變對精細化管理的意識,以下從三方面著手:其一,企業可以推行“走出去”的學習方式,將企業相關管理者安排去優秀的外貿企業學習和交流,學習優秀企業的管理模式,并從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從這些差距中尋找解決對策,并進行轉變;其二,企業管理層要從幕后走到幕前,深入到實際具體的工作中,深入了解國際貿易交易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流程,以此展開對各環節的管理和指揮,從而實施精細化管理,對各環節進行嚴格把關,將崗位職責進行劃分,明確最終目標,將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人員,降低國際貿易交際過程中的問題發生概率,將精細化管理思想植入工作中;其三,對于相關管理者而言,要積極學習外貿知識和精細化管理知識,從而豐富自身的知識內容,不斷提升綜合水平,以便于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國際貿易管理工作。
完善的制度體系是保障精細化管理有效實施的根本條件,對工作流程加以監督,對企業工作人員加以約束,只有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有章可循,才能更加積極、大膽地投入到工作中。有的企業雖然制定了相關制度,但是制度過于籠統,不夠精細化,對于這種情況,可以從原有制度著手,逐條細化,對崗位職責和義務進行明確的劃分,對操作、執行等進行精準的控制,使工作人員按照規章制度可以放心大膽地開展工作。
要不斷對企業國際貿易中各環節、各流程的責任進行劃分和明確,在各環節中簽訂相關責任書,將責任明確到個人,落到實處,以此來確保精細化管理模式規范性、科學性地展開。對各項工作實行量化,并進行分解,明確崗位的相應職責,從而實現從整體到部門再到個人的職責劃分,并最終強化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實現精細化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另外,在工作人員責任落實的同時,第一責任人即主要管理者要起到帶頭表率作用,要自覺履行自身職責,并為員工做好示范,為管理工作的開展帶好頭。同時,建立層層責任制,強化責任追究,這樣才能嚴格規范國際貿易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流程,對于未按照流程操作的,一經發現必須要進行處罰,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國際貿易工作有序開展,提升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地位。
總而言之,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國際貿易的發展中,要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升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精細化管理不失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模式,它可以從根本上實現管理資源的優化配置,使企業的管理成本有所降低,確保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和科學化,最終推動企業國際貿易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