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瑩
(江蘇省興化市板橋初級中學 225700)
生活化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將知識與生活有效地聯系在一起,通過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課堂教學.因為這樣的課堂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可以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可以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可以降低課堂教學的難度,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教師需要在開展物理教學的時候應用生活化教學.下列提供了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運用于實際教學中.
1.借助拍照作業使學生產生感性認知
相較于冷冰冰的知識,學生更喜歡能夠觸摸到的、能夠看到的知識.所以在開展課堂教學前,教師可以布置一個特殊的作業——拍照作業,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直觀地看到物理現象,進而形成感性認知.
例如在教學“交流電”的時候,教師就需要知道,這部分知識較為復雜,而且大多數學生害怕電,認為電特別的危險,所以教師可以布置拍照作業,讓學生把自己家里的電路的組成情況、元件情況拍下來發到班級群里.為了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教師可以提前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交流,讓家長輔助學生完成這一作業.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可以對家庭電路產生感性認知,會產生一定的求知欲.在班級群中,學生的拍照作業五花八門的,有的拍了家用電器,有的拍了插頭、插座,有的拍了電能表等,甚至有些學生還基于所學知識畫出了線路圖.由此可見,拍照作業這種形式不僅可以使學案設計的方式、內容變得更加新穎、豐富,還可以讓學生形成感性認知,讓學生通過作業完成獲得成就感,使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2.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發現問題
在預習的時候學生難免會產生一些問題,但受某些因素的影響,學生不愿意提出自己的問題.而教師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所以教師可以設計學案,讓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并提出生活化的問題.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的生活經驗變得豐富,還可以讓學生獲得感性認知,讓學生進行深入地思考.比如有的學生在預習交流電的時候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臥室里有兩個開關,但是為什么都可以控制同一盞燈?為什么插頭有的只有兩個腳,有的只有一個腳?為什么空氣開關會出現跳閘現象?
1.演示實驗
物理學科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實驗為基礎.所以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僅要對理論知識進行教授,還要將實驗重視起來.不過,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演示實驗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例如在教學《開關和電燈的正確連接》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某個已經改裝好的家庭電路演示板呈現在學生面前,并邀請學生上講臺上利用相關工具進行實驗.因為這樣的課堂教學足夠生動有趣,而且讓學生動手操作了,所以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探究完后,教師可以將ppt課件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嘗試分析接線方法.因為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效地結合在了一起,所以學生可以快速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由此可見,將演示實驗生活化可以將課堂教學的難度降低,可以讓學生切實的看到知識、掌握知識.
2.直觀教學
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呈現可以讓學生快速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可以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教師可以將直觀教學生活化.
例如在教學交流電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要知道,用電器連接的三線插頭接線情況是重難點內容,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知識,教師可以采用直觀教學生活化這種方法.具體來講,教師可以把自己家里已經報廢了的電熱壺插頭帶到教室,直接拆開插頭讓學生進行觀看,看看插頭內部的接線情況:兩端接用電器部分,中間接用電器外殼.之后,教師可以將一句俗語引入——左零右火上地,然后提出這樣的問題:這句話是怎么來的?因為這個問題觸及了學生的知識盲區,所以學生會產生一定的求知欲,會想要對知識進行探究.此時,教師就可以將試電筆分發下去,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檢驗教室里的三孔插座,并且嘗試拆開三孔插座的外殼,對接線情況進行直接觀察.這樣一來,原本對于學生而言是抽象難懂的知識立馬變得形象直觀了,學生不僅發現了物理學習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難,還真正地理解了知識、掌握了知識,為學生進行接下來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最后,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運用起來,把安全用電的相關知識(接地線的重要性)以動畫的形式進行播放.因為動畫視頻生動形象,而且刺激到了學生的感官,所以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安全用電教育中,更好的成長與發展.由此可見,教師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聯系在一起,開展直觀教學,可以讓學生的生活經驗更加豐富,可以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感性認知,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能力一直處于活躍狀態,可以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質量.
課后作業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很多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會把習題當做主要內容,導致學生覺得寫作業是很無聊的.因此,教師可以創新作業形式,引入生活化習題.
比如在教學完《家庭電路》后,教師要知道,這部分知識應用性很強,如果只是布置書面作業,可能無法檢測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且學生也會因為作業過于枯燥而喪失學習興趣,導致物理教學的效率、質量直線下降.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布置課后作業呢?教師可以將課后作業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將這樣的課后作業呈現在學生面前:1.觀察家庭電路組成或小區電路組成,嘗試說一說組成部分.家庭電路和小區電路有沒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如果有,請嘗試寫一份整改建議書.2.大多數人家里為什么現在用的都是led燈或者節能燈?3.你有沒有什么有關于家用電器使用情況的問題呢?這樣的作業較為有趣,而且讓學生動起來了,所以學生會覺得很感興趣,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接觸到了不少生活中的知識,所以知識面會變得很豐富.由此可見,將課后作業變得生活化可以一改課后作業的枯燥乏味,可以增強課后作業的趣味性,可以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質量,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成長與發展.不過在將課后作業變得生活化之前,教師需要對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要對生活中的知識進行有效的觀察,并通過不斷的思考、搜索資料找到最佳的課后作業的布置方法.如此,課后作業就能發揮出效用,學生就能發現物理學習的樂趣所在,就能通過完成物理作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各項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的開展是時代發展所驅,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有效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的唯一途徑,是讓學生更好的發展的有效方法.上述提供了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生活化教學之學案設計、生活化教學之課堂教學、生活化教學之課后作業,教師可以運用于實際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發現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才能降低課堂教學的難度,才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才能讓學生形成應用知識的意識,才能讓學生的應用知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才能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提高,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質量.但是,教師要知道,生活化教學的開展方法不止上述提到的幾種,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斷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