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成偉
(山西省太原市中北大學 030051)
大學物理課程是理工類專業的基礎課程,旨在幫助大學生學習物理理論與規律,鍛煉大學生的科研能力與應用實踐能力.當前,部分高校的大學物理教學仍采用傳統的灌溉式教學模式,雖然詳細、具體地講解了書本的內容知識,但是未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思維能力.大學物理課程在開展實驗教學時會有許多實驗項目,但是學生多是按照流程進行儀器操作與測量,在自行探索方面有所不足,此種情況越來越無法滿足高校培養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教學需求.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探索研究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的改革,大學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
當前,高校物理教學的授課方式較為多元化,一些老師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一些老師將多媒體與板書、教具進行結合,還有許多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板書授課方式.物理教師的信息素養不同,其授課方式也會有所區別.對于接收新興事物能力較強的物理教師而言,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更為便捷,能夠借助現代化資源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補充,可對物理教學工作加以完善.一些高校的物理課程課時較少,導致教師難以確保有充足的時間講解例題,出現一些學生能夠聽懂課程內容但不會做練習題的情況,學生的應用能力有所不足.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同現實生活相對脫節,學生難以在實際生活中接觸到實例,造成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平穩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在物質生活滿足之后,人們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傳統的灌溉式教學采用一種老師教學生聽的學習方式,未將學生放于主體位置.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無法滿足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不適用于當前的人才培養工作中.實踐能力是指人們在社會中進行的實踐活動,實踐能力同創造性能力息息相關,培養實踐能力是培養創造力的基礎,發揮實踐能力才能展現創造力.高校在培養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同時,也是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操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溝通能力.大學物理作為理工科本科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具有極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會覺得難度系數太高,難以跟上教學的速度.因此,大學物理在開展教學改革時應當重視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積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1.改革教學方法
學生之間具有個體化差異,其學習能力與學習環境各不相同,大學物理教師在教學時應當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按照相應的教學內容實施授課.大學物理教師要注重物理實驗,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參與物理實驗,鼓勵支持學生開展實踐性操作.我國社會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高素質物理人才,高校應積極培養實戰型、應用型物理人才,在提升物理教學水平的同時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助力.
2.改革教學評價標準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成績是教學評價最為主要的衡量尺度,學生的考試成績好便代表其綜合能力強,此種評價方式并不合理,不符合實際情況.教師不應僅僅從考試成績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還應通過多方面評判學生的綜合能力.大學物理在進行教學改革時可改善教學評價標準,在評價體系中適當減少考試成績所占比例,加強實驗實操、日常學習等方面的比重,從而更大程度確保教學評價體系的合理性與綜合性.
1.重視實踐教學
物理學作為一門實驗科學,許多物理理論與物理規律需要通過實驗才能得出,學生自己操作參與實驗才能發現其中的問題,對其進行分析并加以解決.大學物理的內容較為枯燥難懂,教師若是采用單一的理論教學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些學生未能充分理解大學物理中的理論知識,容易出現思維僵化.大學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改革時,可有效拓展原有的教材內容,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努力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需要對實踐教學進行深入探索,積極為學生爭取實踐操作的機會,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大學物理是一門具有極強實踐性的課程,學生應明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重視學以致用.
2.豐富學生的實踐渠道
學生開展相應實踐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因此,高校應當積極建立和諧的實驗實操環境,拓展物理實驗的途徑.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將小組作為單位,由物理專業角度討論、編寫課程論文,如此既能幫助學生了解到所學專業同大學物理間的銜接點,又可讓學生在搜集、加工信息的過程中培養其創新思維.教師還可開放課外實驗教學,對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突出的同學進行深層次培養,在完成常規實驗教學后開設一些選修實驗課,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高校在構建實驗實操環境的同時,還要重視教學設備的更新與維護,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大學物理教師應當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可使用自學、討論、講授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方法.例如說,教師可運用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的TBL教學模式或是問題為導向的PBL教學法,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參與至教學過程中,有利于營造積極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要積極完善自身的教學流程,分析、跟蹤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教師還要探索傳統授課方式和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在信息時代,各高校都在加強信息化建設,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借助信息技術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資源和幫助.
4.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因為考試注重理論知識,部分學生在日常未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在考前臨時抱佛腳,若是將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教學評價標準,不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大學物理教師想要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將實踐操作納入總分系統,細化評分標準,加深對于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與此同時,教師還可選用過程性評價和多元化評價的方式,將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態度、平時成績等內容納入教學考核體系.在重視教師評價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有助于增強教學評價體系的全面性、綜合性及科學性.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讓大學物理教師更為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自身的教學節奏,實現因材施教.
高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養更多的高質量人才以順應社會經濟發展與市場需求,我國以往高校的大學物理教學多為應試教育狀態,過于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的綜合能力,且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較為落后,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大學物理教學進行改革勢在必行.大學物理教學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項系統工程.高校在進行大學物理教學改革時,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積極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實操環境,教師應當努力改進教學方法與評價體系,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認知發展需求,從而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