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國英
(山東省日照第一中學 276800)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同時指明探究式教學是落實生本教育理念,實現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眾所周知,學生是學習化學的主體,探究學習可以充分地展現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尤其,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在自主性的作用下掌握化學內容,還可以鍛煉探究學習能力.基于探究學習的要求和價值,在實施高中化學教學的時候,筆者應用多樣的策略創設探究式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下面,筆者將對應用到的策略進行具體闡述.
學習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起著影響.情境教學法是創設適宜教學環境的主要方法之一.所謂的情境教學法是指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利用與化學教學內容有關的資料,創設出的具體的化學場景.化學場景具有針對性、情感性,便于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情感,有針對性地探究化學內容.所以,在實施化學探究式教學的時候,筆者會先應用情境教學法,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們產生探究興趣,自主地探究化學內容,推動探究式課堂的發展.
以“鐵的多樣性”為例,在課堂導入環節,筆者先直接介紹了單質鐵和鐵的合成物.接著,筆者利用課件展現了新疆隕鐵、黃鐵礦硫化亞鐵、可用于紅色顏料的磁鐵礦三氧化二鐵、帶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鐵.圍繞展現的內容,筆者提出問題:我們要如何使用化學分子式來推測出這些鐵元素所顯現出來的價態呢?在情境問題的作用下,學生們產生了濃厚的探究興趣,自主地遷移化學經驗,對鐵元素的價態進行探究,由此進入積極的探究狀態中,為有效地進行課堂探究做好準備.
眾所周知,探究是以問題為起點的.提出問題是探究式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驅動學生進行探究的關鍵.教師是否能圍繞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探究效果.在化學探究式課堂上,教師可以提問的角度有兩個.一個是利用適宜的方式引導學生遷移學習經驗,自主地提出問題;另一個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化學教學需要,提出探究性的問題.受到化學學習水平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很難自主地提出問題.對此,筆者會發揮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提出問題,驅動學生們探究,并在探究過程中,順其自然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推動探究活動的進一步染入,通過解決問題,理解化學內容,鍛煉探究能力.
以“化學反應的方向”為例,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筆者先向學生們提出如此問題:在地球環境中,高山流水和低水高流的現象是否會自動發生呢?如果要實現低水高流需要哪些條件或辦法呢?在進行低水高流的時候,如果外界停止做功,此過程是否還會繼續.如此問題是學生們極為感興趣的.在問題的作用下,大部分學生主動思考.在學生們思考的過程中,筆者進行引導:閱讀教材中的自發和非自發內容.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們主動地將化學概念和化學問題建構聯系,借助化學概念解決化學問題,同時實現對化學概念的初步認知.結合學生們的自主探究情況,筆者繼續提出問題:高山流水是自動進行的自然過程,在此過程中,高處的水是一定會流向低處嗎?流動的速率如何呢?受到問題的作用,學生們繼續探究自發過程和非自發過程.由此可以看出,在課堂上有效地提出問題,不僅可以驅動學生們自主地進行探究,還可以使他們通過探究、解決問題,實現對新知內容的初步認知,有利于深入地理解所學.
合作探究是探究學習的具體體現.化學知識的抽象性和邏輯性,超出部分學生的能力范圍,使得他們在進行自主探究的時候,遇到諸多的問題,影響了探究效果.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不同學生的化學學習水平是不同的.化學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教師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指導學生展現個性差異,實現合作學習.對此,在組織化學課堂教學的時候,筆者會根據問題難度,或學生的自主探究情況,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們合作探究,使他們通過展現個性差異,碰撞思維地集思廣益,解決問題,實現對化學內容的理解.
以“氧化還原反應”為例,物質的氧化性或還原性,是這節課的重點內容之一.在課堂上,筆者圍繞這個重點內容,創設了實驗探究活動,提出了如此探究任務:過氧化氫中氫元素的化合價是+1價,氧化素的化合價是-1價.那么,過氧化氫是否具有氧化性或還原性呢?設計實驗,操作實驗進行驗證.在提出任務之后,大部分學生自主地進行思考.為了提高任務的完成效率,筆者鼓勵他們在自主思考之后,走進合作學習小組中,與小組成員共享各自的思考結果,展現自己的想法,從而通過碰撞思維,獲得統一認知,設計出適宜的實驗方案.之然后,筆者則鼓勵學生們根據本組的實驗方案,選擇實驗器材,如試管、膠頭滴管、淀粉溶液等,合作操作實驗.在操作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們要細心觀察實驗現象,將實驗內容、實驗現象以及實驗結論記錄在表格中,為后續進行化學探究做好準備.教學實踐證明,通過進行合作探究,學生們集思廣益地獲取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推動了課堂教學活動的進一步實施.同時學生們也在此過程中,積累了探究化學的經驗,開拓了思維,便于提高化學探究水平.
交流展示是化學探究式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依托學生們的探究所得進行課堂總結的主要環節,也是學生們加深對化學知識理解的重要環節.在學生們進行自主、合作探究之后,無論學生們的探究情況如何,教師都要給予尊重,創設交流展示活動,并根據學生們展示的內容,總結課堂內容,使學生們加深理解.
仍以“氧化還原反應”為例,在課堂上,學生們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進行了實驗探究.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獲得了實驗現象,總結了實驗結論.立足學生們的實驗探究情況,筆者創設交流展示活動,鼓勵小組毛遂自薦,介紹本組的實驗操作過程,以及實驗過程中獲得的現象,由此總結出實驗結論.其他小組在傾聽的過程中,指出實驗不足,提出建議,或呈現本組的實驗過程以及現象和結論.如此活動,實現了集體間的互動,便于學生們集體地碰撞思維,深入地探究化學內容.學生們通過集體交流,實現了對新知內容的進一步理解.筆者則根據學生們得到的實驗現象和結論,進行點撥,使他們有效地總結所學,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教學評價是激勵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探究式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下,教學評一致是教師改進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向之一.通過體驗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學生們想要知道自身的探究情況如何,想要獲得進一步發展.對此,教師要立足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及時地實施教學評價,使他們既能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又能及時彌補不足提高發展效果.
筆者在組織探究式教學的時候,會根據學生們的探究學習情況,應用不同的評價方式.比如,在課堂上,學生們要進行自主探究.針對學生們的自主探究的情況,筆者會引導他們展現,并進行點評.在點評的過程中,筆者以賞識為主,在給予肯定的同時,提出不足,使他們彌補不足.在學生們進行合作探究的時候,筆者則鼓勵小組成員互相監督,做好記錄,互相評價.由此通過多樣的評價,使學生們彌補不足,增強對所學的理解水平,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在實施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應用多樣的策略,如調動學習興趣,驅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使學生們通過展現自主性,理解化學內容,鍛煉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