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開華

老年大學教師隊伍是老年大學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支撐,直接關系到教學活動的成敗、教學質量的高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在老年教育事業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形勢發展的要求。我國老年人口快速增長,老年大學學員人數快速增長,老年大學“一座難求”問題突出。國家“十三五”規劃明確要求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32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努力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些都標志著我國老年教育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與之相適應的就是要解決好教師隊伍的數量、結構和質量問題。
(二)穩定發展的要求。當前,我國老年教育機構基本沒有專職教師,而聘任的教師則難免有“過客”心理,人員流動性大;從事老年教育的教師待遇相對較低,對專業教師的吸引力小,他們通常不愿“低就”老年大學的教師職位。這一系列原因造成老年大學教師隊伍的不穩定。因而,保持教師隊伍穩定,推動老年教育持續健康發展,是老年大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內涵發展的要求。老年教育的發展趨勢是內涵式發展和現代化發展。教師是學校最重要的人力資源,是不斷提高老年大學教學質量、推動老年大學內涵式發展和現代化發展的主體力量,因而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建設一支適應內涵式發展的教師隊伍至關重要。
(四)協調發展的要求。協調發展是指老年大學的課程結構優化和教師結構優化問題。老年大學要充分發揮人力、財力、物力、信息的作用,利用現有各種有利條件,提高教師管理效率,優化教師隊伍結構,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以滿足學員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知識層次、不同學習要求的需求。
(一)老年大學教師的適應情況。一是老年大學教師絕大多數是認真負責的。老年大學教師對教學起著主導作用,教師報酬不高,但他們有愛心,講奉獻,為教學工作付出了辛勤勞動。二是老年大學教師中的社會能人是老年教育的特殊資源。老年大學依靠社會能人開設了一些特殊課程,有些課程種類是大專院校包容不了的。三是教師的教學工作加強了學員與社會的交流。老年大學教師來自教育、科研、文化、藝術等社會多個方面,他們有著不同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聯系,通過教學工作為學員老有所為提供很多方便。四是老年大學教師的教學活動,為學員提供展示學習成果的舞臺,增強了學員的自信。
(二)老年大學教師普遍以外聘為主。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就教師隊伍結構做過幾次調查,在調查的省一級的教師1802人中,外聘教師1761人,占比97.72%;此前對全國70所省、市、州老年大學的一項調查結果是,2776名教師全部是外聘的,沒有專職教師。一些地方的調查結果顯示,老年大學教師來自各類學校的占29.1%;來自事業單位的占22.2%;來自專業社團的占16.2%;來自企業的占12.4%;來自黨政機關的占10.6%;自謀職業的占6.7%;來自社區的占2.8%,這些調查顯示出當前老年大學教師隊伍的來源和構成。調查還顯示,老年大學教師連續任教時間比較短,任教2~3年的占到半數以上,連續任教5年以上的較少,說明外聘教師的穩定性比較差。
(三)老年大學教師絕大多數沒有接受過老年教育方面的專業培訓。目前,在各級老年大學任教的教師絕大多數沒有接受過老年教育方面的專業培訓。教師專業化發展缺乏制度保障。此外,老年大學還存在師資培訓理念較差,無系統的培訓計劃;培訓形式單一,培訓時間少;培訓措施和培訓效果不盡如人意等問題。
(四)教師隊伍管理制度相對缺失。參與中國老年大學協會調查的30所省級老年大學中,有的學校沒有制定教師管理的相關制度,有的學校沒有教師準入制度,有的學校沒有教師退出制度。而已建立的老年大學教師管理制度又存在如下問題:首先是準入制度不完善,教師聘用不規范;教師準入制度中,對聘用決策和測評機制的規定不明確。其次是退出制度尚不健全,沒有成熟的教師退出機制;考核評估方式與教師退出機制脫節;教師聘用評測的標準比較模糊,沒有完整的評測機制。
(一)理想教師的標準。中國老年大學協會自編“老年學員心目中的理想教師”問卷,對全國20個城市的21所老年大學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一是老年學員學習注重實用性,不太在意教師是否有高學歷。二是老年學員對教師外貌儀表的看法,選擇“無所謂身材相貌”的占48.7%,選擇“五官端正”的占48.2%。三是老年學員認為教師最重要的態度和精神是“敬業負責”,其次是“教學態度好”,可見老年學員十分看重教師的師德。四是老年學員對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求較高,他們更加習慣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希望有直觀的教學手段。五是老年學員希望老年大學教師具備較高的素質,他們最喜歡開朗熱情的教師。六是老年學員希望教師“與學員多交流”的占56.9%;希望教師“對學員一視同仁”的占51.5%。由此可見,學員心目中的理想教師,應該具有開朗熱情的人格魅力,尊重和熱愛老年學員,愿意與老年學員溝通交流,能與老年學員建立起和諧融洽、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
(二)嚴把教師選聘入口關。一是把握聘任教師的幾種方式。自薦:由應聘對象來校當面自薦,或用書面形式自薦;推薦:由各類熱心老年教育的人士推薦;招聘: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聯聘:由同地域同類學校聯合招聘,受聘教師跨校任課。二是把握聘任教師的一般程序。聘任教師一般經過以下程序:面談、考察、試教試用、簽約。三是建立健全老年大學教師準入、退出制度。建立健全“統一標準、統一考試、統一培訓、統一聘書”的教師準入制度,制定相關的老年教育教師資格的考試標準;對教師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以保證退出制度的公平公正,促進學校教師隊伍更有活力。四是增加在編教師,以在編教師為骨干力量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老年大學教師隊伍。
(三)建立健全教師上崗和在崗培訓制度。一是增強教師培訓意識。教師參加培訓進修,是全面提高政治和業務素質的重要途徑,老年大學要增強對教師的培訓意識。二是盡快建立適合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培訓制度。應建立新聘教師崗前培訓制度;教師統一培訓和教學經驗交流會制度;規范的教學觀摩和以老帶新制度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展教師培訓,加強專業教師人才培養。三是注重師德師風培訓。教育和引導老年大學教師牢記使命、愛崗敬業,增強教師為人師表、奉獻社會的觀念,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四是開展經常性互幫互學等交流活動。開展校級公開課、校級名師、優質課堂、優秀課件、優秀教案等評選活動,通過課堂觀摩、教案和課件推廣,充分發揮老教師、優秀教師的傳幫帶作用。
(四)重視教師教學和科研成果評價。一是堅持教研、教學檢查制度化。定期開展校、系、專業多層次的教研活動,在老年大學普遍開展評教評學或教學評估,建立完善教學監控體系。二是建立激勵機制。開展以學員參與為主的教師評價工作,開展老年教育系統優秀教師評選活動,引進競爭機制,激發教師活力。三是認真開展公開課、試講課和測評課活動。強化聽評課工作的規范化,做到事前有計劃,事中有督促,事后有反饋,多為教師創造改進教學的機會。四是建立學科帶頭人制度。在本地區樹立一批有較高知名度的教師作為重點學科帶頭人,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五是開展“精品教材”評選活動。以安徽省為例,省老年大學協會開展老年大學“精品教材”推薦評選活動,對入選的精品教材編撰者進行表彰獎勵,將精品教材推薦給基層老年大學使用。
(五)教師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一是加強與教師的溝通和交流,認真聽取教師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讓教師廣泛參與辦學。二是改善工作條件。學校的教學設備、圖書資料等要基本滿足教師教學需要,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給教師營造溫暖、寬松、愉快的工作環境。三是不斷提高教師待遇。想留住優秀的教師,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加大投入,不斷提高教師待遇,解決好教師授課報酬、培訓學習、教學研究、學術交流等經費問題,激發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四是構建和諧的教學環境。提倡尊師重教,主動關心教師,熱情做好服務,給予教師充分的尊重,增強教師對老年大學的歸屬感、榮譽感和神圣感。五是增強主動管理意識。老年大學的教師管理要努力實現由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轉變,由控制型管理向服務型管理轉變,由統一管理向差異化管理轉變,努力營造一個“拴心留人”的良好環境,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老年大學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