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昆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開成職業中專學校 362141)
隨著新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也在加快發展,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的進步發展對于中職院校教學工作的開展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要想更好的提升中職院校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就需要對其進行嚴格的分析和探究,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科學合理的制定相適應的方案,中職院校的教學應該更加注重“工匠精神”對學生的滲透,嚴格培養滿足現代工業發展的“匠人”.職業性的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教育的目的是為企業輸送技能型人才,要求學生要掌握技能同時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可以承擔技能崗位的責任.
從當前中職教育工作的開展來看,大多數中職院校的學生文化素質基礎比較差.因為大多學生在初中學習的過程中對物理課程學習的興趣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導致很多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興趣不高,進而影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不高.這會影響中職物理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特別是在物理課程上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相比之下難度會更大.因為文化基礎比較差,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學習興趣不是特別的高,嚴重的影響了中職物理課程的授課質量和效率,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制定教學計劃,使得中職物理課程教學的工作的開展能夠更加的高效,滿足中職教學活動開展的需求.
很多中職院校當中的教學環境不是特別的好,實訓設備短缺,不能滿足學生對物理現象的探究需求.中職院校整體的學習氛圍不是特別的好,認為在中職院校就是為了混日子而已,導致院校的整體學風不是特別的好,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敷衍了事,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使得中職院校的教學工作的開展非常的困難,更別提是在中職院校物理課程上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要想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就應該整體對學習環境進行整頓改善,保證學生能夠處于良好的學習環境當中,逐步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之后,愿意在物理課堂學習中全身心的投入,愿意去探索、去學習,進而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工作質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的得到提升.
由于受到中職物理課程規劃的制約,物理教師不可能在有限的學期時間里單獨地分出幾節課時間來和學生詳細介紹講解“工匠精神”,只能依靠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教育.教師主要可以通過物理知識點、練習題的詳細講解,以及在物理實驗課上制定嚴格的實驗要求和標準規范來培養學生的“匠人”精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介紹由古今中外出色物理學家的小故事,展現科學家們的“工匠精神”,從而讓學生可以體會到原來“工匠精神”和物理學科是有如此緊密的聯系的.從物理課本的描述中也可以看出,正因為物理實踐者們一次又一次地去嚴謹地實驗,一次次失敗但又不放棄,直到得出正確的實驗結果,才有了今天物理的高度進步.
在介紹每個物理全新的概念時,教師在課前都會給學生介紹一下發展的歷程,以及相關參與的物理學家是怎么樣為了追求物理真理,而不斷去實驗,不斷思考的事跡,讓學生知道這背后的不簡單.例如:學習歐姆定律的時候,歐姆在很艱難的條件下經過大量實驗找出了電流,電阻和電壓三者的關系;學習電流單位安倍時,可以講講安培做研究時的專注;學習電磁感應現象時,可以說說法拉第通過十多年不懈努力的努力終于找出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以及規律,得出電磁感應定律,促進了電能的開發和利用.通過這些物理人物故事的介紹,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會懷著敬畏態度,嚴謹對待每個物理知識點的學習.
物理學研究事物運動,從而探究世界的本源,極其注重精密性以及準確性.這也就意味著物理教師需要用嚴謹并且科學的態度對待物理教學,在教學內容中融入認真、踏實、嚴謹的教學理念,通過講學的方式表現出來.具體來說,教師要做的要比學生多,一直要走在學生前頭,學生每做一道題,教師需要找尋其他有關聯性的習題,并且在總結學生不同的解法以后,要思考更加高效和簡便的解題思路和步驟,對于教學內容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思考、改正,始終懷著“工匠精神”去對待物理教學,學生在感受到教師的精神風貌以后,會受其影響,養成“工匠精神”.例如,在一次的物理習題課上,教師出了一道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問題:火車緊急剎車,用時是7秒,假設火車做的是勻減速直線運動,最后一秒的位移是2米,求火車在剎車過程中的位移以及開始剎車的速度是多少.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不同的解法,可以用逆向思維方法,也可以用簡單直觀的圖像法來解決,告訴學生解決物理問題很多時候有不止一種方法,已經做過了一遍的習題,可以重新思考和鉆研題目,很有可能從中找出新的解題思路方法.教師在物理學習的優勢是時間和經驗,教師有更好的條件專注于物理學的研究中,即使是同樣的物理問題,教師也有更多時間去思考探究,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解題展示,將嚴謹踏實的工匠精神傳遞給學生身上.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不應該只注重于知識的掌握,更要向教師看齊,學習教師身上獨有的精神態度.
不少中職學生都認為物理是比較難學難懂的一門學科,有些學生更會因此放棄學習物理.而“工匠精神”展現的是一種不畏困難和挫折,能從無數次的失敗中總結經驗,排除困難的精神.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學生遇到物理難題時,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鼓勵,堅定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讓學生在遇到困難,挫折時可以永不放棄,不懈努力地去克服.
例如,在物理學科的教材中,涉及到了許多的概念、定律,例如歐姆定律、二力平衡條件、光的折射定律等,學生受知識的限制,一下子沒法接受這些新的物理知識,這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去探索、去思考,不要一味地迷信教材所寫的內容,要去認真做實驗,在發現自己做的實驗結果和書本中顯示的物理結論不一樣時,學生可以去思考自己的實驗過程及實驗的約束條件,不斷地去調整,以完善整個物理實驗,也可以請教老師,在老師的指點之下,自己再去進行實驗探究,最后可以驗證到書中所寫的物理定律,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的物理學知識的基礎上,可以養成嚴謹,實事求是的“工匠精神”.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中職物理教學當中創造性地融入“工匠精神”,其意義不僅僅是在于提高學生們的物理成績,更重要的是經過專業性的物理教學,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為社會經濟發展而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的社會有用人才,為中國制造業更堅定地走向世界,實現大國到強國的歷史轉變而奉獻力量.這不僅需要學生自身的思想覺悟,更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需要努力培養學生這種“工匠精神”,用更加務實、嚴謹、認真的“工匠精神”態度去優化物理教學,為中國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