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朝陽,陳 亮
促進青少年健康水平一直以來是學校工作的核心方面,學校健康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威脅著全國2.7億學生的身心健康。如何減少此類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對學生造成的影響是學校健康工作者需要攻克的重要課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VR等高新技術不斷融入日常生活,人們管理健康的方式發生重大變化。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學校健康管理工作需要變換視角、轉變思路,利用新式信息技術,提升師生健康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水平,打造智慧健康校園。本文期望就目前學校健康管理工作研究發展現狀,提出相關概念模型及應用策略,為學校健康管理工作提出新的發展思路和模式。
智慧校園建設至今,其以教育多元化、學習個性化等為顯著特征。但是,其對學生健康管理的關注不夠充分。根據我國學校健康管理現狀,以智慧校園的拓展部分智慧健康校園為分析對象。
本文通過中國知網、政府網站、學校圖書館等資源,查閱有關學校健康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獻、政府文件等資料,試圖了解學校健康管理發展現狀,分析其中的問題與不足,探尋在新時代背景下,以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式技術在學校健康管理應用中的意義及發展策略。
通過CiteSpaceV軟件對知網收集的數據,采用專業檢索方式,其專業檢索語法表達式為SU=(‘學校健康管理’+‘校園健康管理’+‘學生健康管理’),檢索時間跨度是2020年之前,共檢索出301條有效記錄,數據采集時間為2020年2月20日。經過剔除新聞、會議通知等非學術性文獻,篩選出有效文獻291篇,作為本研究所使用的分析數據,借此繪制知識圖譜,描述學校健康管理研究發展狀況與學校健康管理工作重點。
學生健康狀況是評定學校健康管理工作的核心指標,也是學校衛生水平的重要體現。數據顯示,早在1982年我國學者曹峻就在《談談對學校衛生實際工作內容和任務的認識》一文中提到 “健康管理” 一詞,指出學生只有在充分接受衛生教育的基礎上,健康管理才能收到最大的成效。這表明學校健康管理工作重在健康教育、疾病預防,在很早之前就有學生健康管理意識。
圖一顯示,我國學校健康管理研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與21世紀初發展緩慢,于2006年之后發展迅猛。我國學校健康管理工作以促進學生體質、心理健康水平為研究重點,重視學校健康人才培養、健康組織和管理模式。其中,大學生所代表的高校健康管理工作是國內學校健康管理的重要研究內容。

圖一 學校健康管理關鍵詞時區共現圖
目前我國學校健康管理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工作開展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學校健康管理服務體系不健全、健康管理工作粗放、學校與家庭配合不夠、社會各類人員對健康管理認知不夠,專業人員匱乏,都是目前我國學校健康管理存在的問題。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認識愈發清楚、健康管理觀念有所改變。從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到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 “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中央對學生健康的重視從有目的性增強到樹立健康第一,表明了學校健康管理工作的指導思路發生了重要改變。從校園衛生診所到學校智慧健康管理平臺出現,學校健康管理工作從傳統管理模式到新式信息技術應用,這一有益嘗試顯著地推動了我國學校健康管理工作進程。
智慧健康校園作為智慧校園建設中的重要拓展部分,是指以提高師生健康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水平,加強學校健康管理工作為目的,基于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可穿戴設備等新式技術的智慧健康校園平臺,打造的集健康教育、體能促進、疾病防治、環衛監測等多功能一體化的校園健康管理體系。
3.2.1 智慧健康校園應用特征
智慧校園是數字校園的進階形態,具有環境全面感知、網絡無縫互通、海量數據支撐、開放學習環境、師生個性服務的鮮明特征。智慧健康校園繼承了智慧校園主要特征的同時,也有其本身的鮮明特征。
(1)網絡實時互聯。智慧健康校園基于信息網絡技術,通過移動通信設備,將健康應用與服務融入學校管理的各個環節,實現校園信息實時傳遞、師生互聯協作。
(2)環境全面感知。全面智能的校園感知環境通過各類傳感器、讀寫設備、攝像工具等感知層向網絡層、應用層提供原始數據,這是智慧健康校園工作內容的基礎。
(3)智能動態決策。基于相關行業標準、學生健康指標、疾病防治數據等內容不斷更新進化的健康評估算法,時刻監測學生健康狀況、校園環境衛生,針對超出健康區間的目標,及時預警并采取相應措施。
(4)師生健康服務。智慧健康校園通過各種針對性的健康教育、疾病防治、體質鍛煉等服務達到提高師生健康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水平的目的。這也是解決學校健康管理工作諸多問題的有效手段。
(5)多元生態融合。校園是一個復雜的開放性環境,教學、科研、宿管、生活、健康等管理工作交織成網,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的身心健康既是取得良好學習成績的基礎,也是培養其健全人格的前提,彼此之間相互影響。
3.2.2 智慧健康校園應用意義
目前智慧校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學服務、科研管理、日常生活等方面,對學校健康管理建設重視不夠,沒有系統性的理念和規劃。而智慧健康校園在保證學校環境安全的基礎上,細致規劃師生健康服務,彌補了智慧校園在學校健康管理方面的不足。
(1)加強衛生教育,提高師生健康管理素養。當前我國部分學校師生對健康理念雖有了解認知,卻沒有清晰的健康管理思路。通過利用虛擬現實、大數據等技術,開展健康教育課程,普及基本健康知識,合理安排師生日常教學活動,規范學校健康管理工作。
(2)阻斷傳染途徑,預防學校內外疾病傳播。從2003年非典到2019年新冠肺炎,從校外垃圾食品攤販到校內學生食物中毒,歷年來,由于校內外諸多威脅健康的因素造成學生染病上身、食物中毒的案例比比皆是。而在現有的觀念改變和技術培訓條件下,利用新式技術對食品來源、傳染病病癥等數據進行收集,做到及時匯報、上傳,可有效阻止危害學生健康事件的發生。
(3)偵查危險信號,提高學校疫情處理速度。智慧健康校園平臺通過信息傳輸工具、傳感器等設備收集學生們的實況信息,及時反饋給教師、醫護等人員。同時依據平臺實時更新的健康評估算法,及時發現學生健康狀況,一旦出現危險波動,發出預警信號,迅速處理,以防學生健康問題擴大化。
(4)培養運動習慣,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水平。健康水平的提高離不開運動,運動習慣的養成是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智慧健康校園在經過對學生身體狀況的監測,如體檢、體測、實時測評等,以年級、班級、個體為單位制定運動計劃,監督其執行并記錄運動前后的身體數據,借此來提高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水平。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學校健康管理工作如何與新式技術融合,怎樣規范應用是關鍵問題。而智慧健康校園平臺搭建是科學、合理、規范地建設智慧健康校園的核心環節。就目前智慧健康平臺應用現狀來看,出現了諸多問題。
學校對智慧健康校園認識不足、校企聯盟跨域合作缺乏、數據隱私保護風險大、相關制度規范不健全、綜合型健康管理專業人才匱乏等都是阻礙其進一步發展完善的絆腳石,也進一步暴露出智慧健康校園相關概念不明確、理論指導不足,智慧健康平臺應用不規范、作用指向單一等嚴重問題。
3.3.1 智慧健康校園平臺模型構建
智慧健康校園平臺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式信息技術,通過智能監測工具、傳感器裝備實時采集校園環衛以及學生健康數據信息,依據相關行業標準、學生健康評估算法,動態分析數據信息,及時風險預警,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的智能化數據平臺。
智慧健康校園平臺建設以數據信息采集、分析、處理、反饋四個部分為主要內容,并形成良性循環,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實時感知,上傳師生活動狀態、學校衛生狀況,及時分析處理數據,為學校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咨詢與建議,輔助決策。智慧健康校園平臺總體構建模型如圖二。

圖二 智慧健康校園平臺架構圖
3.3.2 學生健康數據來源
在智慧健康校園平臺監控下,學生健康數據信息應主要包括校園環衛信息、基本健康信息、體質信息,如圖三所示。

圖三 學生健康信息來源圖
3.3.3 學生健康評估模型
根據學生健康數據對比相關行業標準、常見疾病大數據、空氣質量指標等數據內容,通過符合學生特征的健康評估算法,及時掌握學生健康狀況,針對性的觀察預防健康風險。
3.3.4 學生健康預警模型
智慧健康校園平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健康風險預防。通過移動物聯的傳感器、可穿戴設備采集校園環衛數據、學生健康信息,對比PM2.5、甲醛指標、營養標準等影響健康的指標以及體溫、血壓、心率等基本健康指標信息,針對超出健康指標范圍數據,及時發出健康預警信號,采取預防措施。

圖四 學生健康評估模型圖

圖五 學生健康預警模型圖
3.3.5 智慧校園平臺修正
隨著智慧健康校園平臺的普及應用,學生健康數據成指數級增長,同時學生健康、環境衛生等標準都因時而變,原有的健康評估算法,預警模型都需要及時得到更新,才能更好的提高學校健康管理水平,維護學生身心健康。
3.4.1 健全學校健康管理體系,提供數據技術應用環境
各級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協調各方,共同商討學校健康管理體系建設。新式信息技術應用于學校健康管理中,過程復雜,難度頗大,需要主管人員、技術人員、教師、學生等的配合才能搭建一個達到智慧健康校園標準的技術環境應用平臺。
3.4.2 統一智慧健康校園標準,完善健康管理技術細節
身高、體重、睡眠習慣、運動規律、營養結構等學生健康信息內容,結構復雜,關聯密切。哪些是重點關注,哪些是需要特別注意的,都要根據青少年成長規律,衛生人員、教師的經驗而定。只有規范學生健康標準,量化技術細節,才能是學校健康管理工作良性發展。
3.4.3 改變校園公共衛生理念,增強師生健康管理意識
學校是健康促進的最理想場所,健康教育效果最好,時機最佳。智慧健康校園通過健康教育,疾控指南來不斷提升師生的健康素養,改善學生健康狀況。不斷普及健康知識,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自覺抵制不健康食品,增強師生健康管理意識。
3.4.4 培養學校健康技術人才,增強校企健康管理合作
學校健康人才梯隊的培養是學校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石。加快對現有人員培訓相關理念和技術,不斷引進健康、技術人才是解決人才梯隊問題的關鍵方法。學校應不斷更新知識結構,與高新技術企業達成智慧健康校園建設聯盟,攜手共同打造學校健康管理平臺。
目前我國學校健康管理工作還處于初級階段,工作重點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培養衛生健康人才、加強健康組織管理,高校健康管理工作是學校健康管理的重要方面。對于學校健康管理工作存在一些問題和轉變,應針對性的采取改進措施,汲取新鮮健康管理經驗。
智慧健康校園作為學校健康管理新范式,具有網絡實時互聯、環境全面感知、智能動態決策、師生健康服務、多元生態融合五大基本特征。作為智慧校園建設中的拓展部分,彌補了智慧校園對學生健康發展重視不足的缺陷。然而,我國智慧健康校園發展目前處于摸索階段,建設理念不統一、相關標準規范不完善。根據應用現狀,學校健康管理工作要向加深健康管理認識、培養復合型人才、提高學校體育地位、制定智慧健康校園建設標準等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