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苗苗
1.1.1 文獻資料法
查找國內外關于柔道技術探究的文章供借鑒。
1.1.2 追蹤調查法
追蹤省內優(yōu)質運動者,和他們進行溝通,對其訓練、對戰(zhàn)中應用掃腰動作的狀況加以統(tǒng)計。
1.1.3 統(tǒng)計分析法
對調查的信息,現(xiàn)場統(tǒng)計的信息進行分析、對比,分析其優(yōu)劣。
某省重競技活動管理中心女子柔道隊8名運動者(如表1所示)。

表1 運動者基本狀況
(1)掃腰動作(就右架對戰(zhàn)姿勢為例),用技者的左手抓著對方的袖口,右手抓著堆放的領口,再上步轉體,在朝左轉體的基礎上右手提高,左手朝上回拉把對方的重心打破在機體的右前方,用技者把左腳背步至對方的左腳前,讓自身的右后腰緊貼于對方的腹部,讓對方的身體脫離墊子,用技者以左腿支持身體且用作軸心,右腳掌朝外為背向,朝左大面積轉體且把右腿朝后擺起,朝左擺頭,再用力踢左腿,而且把對方朝下甩出。
(2)掃腰動作的力學原理
柔道比賽動作中,包含投技與寢技,均是遵守力學原理。其最典型的便是杠桿原理,施加的力很小,形成的功效好。一個完善的技術動作缺少準確的杠桿力的應用,就難以成功,而且無法產生輕巧漂亮的姿勢。在投技過程大外刈與掃腰的力隅同內股,均是投技過程典型的杠桿原理。掃腰動作屬于柔道大量投技中很省力的一個動作。施技者把對方拉向自己的機體,讓自己的背面、髖關節(jié)貼著對方的胸部、腹部,支點為二者髖關節(jié)的接觸位置,力點為施技人員雙手牽扯的合力,方向朝前下方,當對方的身體脫離墊子懸空后,施加了一個朝后上方掃的力,用技人員的右小腿踝關節(jié)與對方的右小腿接觸為作用點。兩個力同步作用于同個物體上,并且方向不同。這時產生了杠桿的另一個力隅。就力學角度探究,掃腰動作的應用是較為省力的,它的使用滿足力學原理要求。
(1)力量強
因為用技者的左右牽扯對方的右袖口,延伸了動力臂的長度,再加之右腿朝后上方施加弧線撩腿動作并且用力,讓兩種力產生合力,更提高了翻轉力量。
(2)動作迅速
因為掃腰技術應用的動力臂超過阻力臂,同時雙手牽扯的合力和掃腿的力同步發(fā)力,方向不同,因此動作迅速,成功率很高。
(3)變動,隱蔽性大
用技者的行動目的清楚,意向隱蔽,便于和其他動作搭配。掃腰技術的把為,能夠與外卷入、大外刈等技術相結合,可以和這些動作搭配,組成連絡技,還可以讓不同的連絡動作組成不同的戰(zhàn)術系統(tǒng),虛實統(tǒng)一,真假融合,使對方防不勝防,產生錯覺,當應用動作效果微乎其微時,還能夠連接寢技方面的袈裟固動作。
(4)易把握。掃腰動作是柔道技巧中基本功,針對抓、踢、背、投應用和組合,要求訓練員常常練習這些技術,這些技術針對把握掃腰動作十分關鍵,不管是初學者或者高水平運動員,均能夠學習與應用。
(1)掃腰動作屬于一項普遍應用,實用價值很高的動作技巧。追蹤觀察某省重競技活動管理中心女子柔道隊8名運動者(基本狀況如表1所示),在對戰(zhàn)練習中采用掃腰動作的情況發(fā)現(xiàn),掃腰動作不僅是柔道諸多技術方面投技的一項關鍵技術,還是在訓練與對戰(zhàn)中應用頻率最多且成功率很高的動作(如表2所示)。

表2 某年全國柔道冠軍賽掃腰動作統(tǒng)計表
由表2能夠發(fā)現(xiàn),在被調研的8名運動者8次實戰(zhàn)練習中,有4名運動者在一次對戰(zhàn)中采用掃腰動作5次,且成功數(shù)都在兩次之上。8名被調查對象,僅有1人采用了兩次未成功。8人共采用掃腰動作25次,成功15次,失敗10次,成功率是60%。其中,掃腰連絡動作應用16次,成功十三次,掃腰直接攻擊9次,成功2次(如表2所示)。
(2)主動攻擊的掃腰動作
對戰(zhàn)開始,2人開始搶手,用技者先抓著對手的右袖口、左直門或是后領襟,在移動時打破對手中心讓對方身體前倒,橫掃對手的腿部,左右盡量朝前上方伸,右手盡量朝上升,讓讓對方喪失中心而倒下。
(3)被動攻擊的要掃動作
對戰(zhàn)開始,2人剛開始搶手,對手猛地下降中心來抱住用技者的右腿,用技者就用左手抓著對方的右袖口,右手抓著對手的后領襟,依靠對手搶腿朝前攻的力量,轉身掃腿,橫掃對手的腿部,右手盡可能朝前上方伸,右手盡量朝上升高,使得對方喪失中心而倒下。
(4)掃腰和結合技術應用
結合技術是指兩個及其之上的技術動作搭配作用。觀察8名運動者的實戰(zhàn)練習,得知當雙方實力差不多時,若想采取單獨的技術取勝對手是很難的,掃腰動作也是如此,同樣需要和其它技術結合應用。應用其它技術動作用作掃腰的輔助技術,為掃腰的實行帶來條件,營造機會。
由表2能夠發(fā)現(xiàn),掃腰結合其它技術應用的成功率超過50%,如掃腰結合內股,兩人兩次應用都成功,成功率百分百,而在未與其他動作結合,單一采用這項動作時,頻率很多,但成功率僅有22%。這表示在應用掃腰動作時,需要同其它技術相融合,方可提升成功率。在融合其他技術應用掃腰動作時,輔助技術盡管是假動作,而且也給對方帶來威脅,對方才可以仔細防守輔助技術,取得以假亂真,混亂對方的目的(如表3所示)。

表3 掃腰和結合動作練習統(tǒng)計表
柔道的每種技術最關鍵的是,柔和的應對對手力量之余,有效的使用對手的力量,待其疲憊之時,才施技進攻或防守,偷盜的造成和施技,均是基于該理制服對手的動作。造成實質先安定自身的姿勢后,營造對手的狀態(tài),使其變成極易施技的姿勢。施技者,即對手力窮時,采取技術來制壓對手的動作。總之,巧妙的可以曹總變化多端的姿勢和新的狀態(tài)者,才能夠取勝。
縮小陷勢主要指施技的瞬間。陷勢運動員,態(tài)勢不穩(wěn)的含義,縮短者,應保證其勢于有限度,不讓出現(xiàn)空隙可乘之機。即施技欲摔倒對手時,由于氣勢洶洶磊落,但若未限度的話,無法形成巧妙的動作。就打火機來說,借助打火石敲出火花,是基于火石和鐵相互搭配才能出現(xiàn)火花,但怎樣施力在打火機上,方可讓火石和鐵有效摩擦,產生火花,這就關乎技巧了。一般情況下,讓鐵和火石摩擦的時間越短,火花才越強,才越容易出現(xiàn)火花。縮小陷勢的道理和打火機的使用原理一樣,是施技時比知的技術動作,還是關鍵的理念。
1.掃腰動作存在力量大、隱蔽性高、變化多等特征,在訓練與對戰(zhàn)中是個威脅高、得分多的動作。
2.掃腰動作借助了杠桿原理,手臂長,雙手牽扯和腿后掃力應用恰當,產生合力,具備科學性。
3.掃腰動作在應用時,需要和其他動作結合應用,方可創(chuàng)造應用的機會,提升施技的成功率。
掃腰動作需要用技者具有較好的力量與柔韌度、平衡性。所以要由一個匹配的長期訓練方案、循序漸進,注重基本功,柔韌度、力量的訓練,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為掃腰動作在對戰(zhàn)中發(fā)揮作用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