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王欣

沈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渾南區分中心,積極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窗口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回頭看”成果,以服務為民為宗旨,以爭先創優為目標,以崗位履職為載體,抓隊伍強素質、抓作風樹形象、抓制度促規范,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服務質量和服務層次大幅攀升,企業和群眾滿意度不斷增強,得到渾南區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贊許,被譽為渾南區政務服務大廳窗口的“排頭兵”,連續兩年受到省自然資源廳通報表揚。
渾南區分中心全面貫徹落實“國辦8號文件”精神,把“一窗受理”“信息共享”作為基本標準和服務目標,將分散在各個樓層的查檔、受理、稅收、繳費、頒證等多項業務進行歸并整合,取消受理前的權籍調查等一切前置條件,群眾到一個窗口就能將網簽、稅務、登記等業務,真正一次性全部辦結,實現“一窗受理”中人員、信息的雙向“大集成”。同時,還緊緊抓住沈陽市“一網通辦百日攻堅行動”的契機,通過政務服務大廳的全面統籌,將公安、民政、工商、公證等12個部門的相應信息一并納入、“一網打盡”,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實現了部門信息的綜合“大集成”。在不動產登記大廳,辦理二手房業務由原來的半天變為1小時,辦理商品房由原來的2小時變為20分鐘,還推行了手機交費、自助打證等業務,效率大幅提升,服務快捷高效,群眾贊不絕口。
渾南區分中心把人文關懷作為追求高境界、高品質和全方位、全時域服務的重要內容,不僅為大小企業和普通群眾提供滿意服務,還為高齡老人和特殊群體提供暖心服務。只要有特殊群體人員一進大廳,引導員或協辦服務人員就迎上前去,主動打招呼、熱情問寒暖、貼心送熱茶,詢問接洽需要辦理的業務,全程伴隨保障。對一些特殊情況有特殊需求的人員,“窗口”前移,貼身服務,由協辦人員全程代辦,避免出現殘疾、病號、孕婦等特殊人員在窗口長時間就等候的不正常現象。登記大廳不僅無微不至地關懷群眾,還周全細致地關懷一線窗口人員,傳送“竭誠服務、愛崗敬業”正能量,處處體現人性化。通過好差評、業務競賽等激勵機制,每月對窗口優秀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利用午間休息間隙組織窗口人員在會議里看電影、做游戲等;還經常組織后臺人員包餃子、烙餡餅,為一線窗口人員午餐提供特別的加餐;政務服務大廳還建立了幼托基地,為單位職工和辦事群眾免費開展專業化的幼托服務,受到廣泛歡迎和一致好評。


2020年7月,渾南區分中心搬到渾南區政務服務大廳一樓。早在搬家之前,他們就多方協調,超前籌劃,積極會同區政務服務中心,按照國家和省廳有關不動產登記行業規范和要求,規劃安排登記大廳布局,得到區政務服務中心領導的重視、幫助和扶持,實現了登記大廳服務引導區、資料預覽區、表單填寫區、等候休息區、業務辦理區等功能齊全、設施完備、區劃分明。還按省廳下發的《便民服務指標評價體系》要求,對標對表逐環節、逐點位、逐條款狠抓落實,對有關業務流程、規定、公告、提示、告知、承諾、標識、標牌等,能上墻的全部上墻,不能上墻的做成統一規格的字牌,擺設在大廳或通道明顯部位,供群眾閱覽或監督,突出體現了不動產登記行業特色、標準和要求,成為整個政務服務大廳的一個亮點,一定程度上拉動了大廳整體保障、管理能力的提高和服務標準、層次的提升。
渾南區分中心注重加強行業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用制度來約束,靠制度來規范,切實形成“把制度當作習慣,讓制度成為自覺”良好氛圍。他們與上崗人員簽訂了“講服務、守紀律”承諾書,把黨員骨干和優秀員工派到了窗口,把黨小組建到了窗口;建立領導值班服務制度,每天輪流由2名主任,再安排2名引導員、協辦員,身挎“有事找我、為您服務”綬帶,在大廳巡回檢查和服務,大廳桌子椅子歪了有人正、座牌公示牌斜了有人扶,公共設施和衛生臟了有人管,始終保持整齊劃一的狀態;他們還在大廳外設置了溫馨提示有聲廣播,全天候反復播放,提醒群眾大廳內無任何形式的有償服務,防止中介人員進大廳攬活。針對不動產登記區域工作量大、人流量大、管理難度大等情況,在渾南區政務服務中心重視和支持下,派出專職引導服務人員,加大大廳監管和服務力度。在大廳門口設置了自動測溫、超聲波消毒等疫情防控智能設備,群眾不需要排隊,一走一過就進行了測溫和消毒;他們還為辦事群眾免費提供口罩,對不戴口罩或戴口罩不規范等情況,巡查人員會實時提醒、及時糾正,始終保持大廳管理規范、秩序井然、運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