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偉
(南京謁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江蘇南京 211800)
在新時代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得到了完善。在具體的管理中,加強建筑安全管理,可以為施工的安全進行提供基礎。然而,由于施工人員自身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現階段在建筑工程中還是會出現安全事故,嚴重影響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還會對建筑工程的發展帶來經濟損失。基于此,本文在新時期下對加強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策略進行了研究,希望可以為建筑施工的順利進行提供條件。
如今,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建筑工程也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是,由于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實際的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中總會出現安全問題,這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嚴重情況下還會影響工程效益。因此,在新時期加強安全管理不僅是促進建筑工程進程的前提,更是保障施工人員生命安全的主要措施。完善和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能夠保證施工現場的安全性,避免施工人員受到傷害,預防出現延誤工程的情況[1]。
加強對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還可以大大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尤其是在我國建筑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受到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和施工周期等因素的影響,施工場地也越來越復雜,其危險性比較大。在此過程中,立體交叉作業多,作業強度比較高,如果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就會導致在施工現場中頻繁出現事故。如,高空墜落和火災等,會給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因此,相關的建筑工程企業,在完善管理機制的同時,要優化安全監督管理模式,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及時消除事故隱患,進一步促進我國建筑事業在社會持續發展。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部分人員不清楚實際的施工程序,再加上自身因素的影響,導致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大量安全隱患。還有的地方政府和建設單位,他們在對建筑工程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只追求片面的經濟效益,強調工期的進度,并沒有按照具體的施工要求,嚴格履行建設程序,在沒有批準的情況下就進行施工,盲目搶工期,這些不違規建設行為,導致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都出現安全隱患。
部分施工企業為了在實際的發展中獲得最大經濟利益,會出現違法分包和資質掛靠等情況,導致工地安全違章情況越來越嚴重,再加上業主盲目進行壓價,導致施工企業在的惡性競爭中低價中標,嚴重影響安全技術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有效落實,忽視了對安全管理和事故隱患整改工作的重視,造成安全事故頻繁出現[2]。
由于部分企業還缺少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在施工前沒有開展“安全第一”等宣傳活動,更沒有結合實際的施工特點,完善安全管理體系,這將導致施工人員會錯誤認為安全事故的發生是偶然事件,它們發生的概率小,在具體施工中總是存在僥幸心理,導致違章和違規等操作行為嚴重,如果不對其進行控制,還會對施工質量帶來影響。
新時期,建筑行業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部分企業為了在此背景下中標,會壓價,一旦中標,就沒有資金購置安全生產中的必需設備,為了保證建筑工程的順利實施,他們不得不購買不符合要求的安全設備和材料。有的企業甚至會不惜采用偽劣產品,在施工中偷工減料,不斷降低成本,這會增加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作業人員安全意識不強和綜合素質偏低也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問題,由于建筑工程中的一線作業人員大多數來自農村,他們受教育程度不高,專業性技術的掌握程度不夠,缺少對相關技術的學習和培訓,再加上自我保護的意識不強,接受能力比較差,這會嚴重影響安全管理的質量。有的施工人員由于其綜合素質不高,在作業過程中經常出現違規操作,這給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目前,建筑工程管理體系得到了完善,以前的安全管理體制已經不能滿足新市場經濟以及建筑業發展的要求,要對其進行完善。但是,部分施工企業為了提高施工效率,對安全管理工作并不重視,經常出現“以包代管”等現象,施工和監理單位對各自應負的安全管理責任等內容并不明確,管理部門與監理企業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還存在交叉重疊的問題。同時,由于管理單位對施工現場的檢查次數少,沒有及時對施工人員的行為進行指導,造成在實際的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中存在大量安全的隱患[3]。
雖然《安全生產法》等法規的頒布,提高了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質量,為其提供了法律基礎,但是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還是缺少與之相配套的安全管理機制和辦法,沒有對鄉鎮工程和農業開發區等建筑項目中的安全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嚴重影響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質量。
為了促進建筑工程施工進程,政府和施工單位要結合實際的施工情況,加強對安全監管的完善體系,在宏觀上對建筑安全工作內容進行監察。監督部門還要負責對建筑安全生產中具體內容的指導,對材料質量進行檢查工作。在此過程中,還要積極完善參建各方的安全管理機制,要在明確建設、設計和施工等工作的基礎上,清楚安全管理的職能職責,督促建筑工程管理部門要建立和制定建筑安全輿論監督制度[4],如圖1 所示。

圖1 全生產監管體系
主要對工程中的違章和違規行為進行管理,增強安全事故曝光的度,制定舉報獎勵等制度,加強施工人員對此項工作的重視。此外,還要完善安全生產重大事項的公示制度,有效解決安全管理中職責不清和重復管理等問題,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安全管理一直都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點內容,更是提高施工質量的基礎。但是,大多數建筑企業在安全管理中,還存在被動管理以及職責不明確等問題,導致安全事故頻繁發生。因此,在此背景下,各建筑工程企業要明確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加強對各個施工環節的高度重視,對其中經常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整合,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對其中的職責進行合理劃分,主要在問題的源頭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
在對具體的責任進行明確劃分的過程中,要對其安全生產進行全程的監督和管理,在此過程中建筑企業還要建立的相應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勘察和設計,在明確施工責任范圍的基礎上,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同時,還要將安全監督管理的檢查報告及時送給相關部門,主要是為了有針對性地采取安全措施,將施工中所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排除,保證安全管理方案的有效性,進而對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職責進行科學劃分[5]。
雖然在新時期,我國為了促進建筑事業在社會的穩定發展,頒布了一些關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規,但是其落實性并不強。為了在此背景下,完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要結合建筑工程管理的實際情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在對法規制度進行制定的過程中,除了要結合施工現場中經常出現的安全問題,還要按照參建各方的行為準則對其進行完善。
各級建設主管部門在此過程中要以為《安全生產法》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為依據,制定與其相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證違規處罰內容的合理性,不斷規范監督的程序,在明確各級監督部門基本職責的基礎上,加強企業對安全規章制度建立的重視,這樣才能做到有法可依,為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有效落實提供法律依據。此外,還要加強施工人員對安全監督管理制度的學習,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增強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6]。
綜上所述,新時期要想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機制,提高我國建筑工程的核心競爭力,要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構建安全監督管理機制,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安全意識,還要健全安全法規制度,積極開展安全管理培訓活動,消除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隱患,進一步促進我國建筑事業在社會中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