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莉航
良性卵巢腫瘤是臨床婦科中比較常見的病癥,發病早期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特異性表現,隨著其腫瘤的不斷增大就會導致患者存在下腹部包塊,同時存在陣發性腹痛和墜痛感,患者會合并靜脈曲張、腿腫等多種嚴重后果。臨床研究表明[1],雖然目前良性卵巢腫瘤不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但是卻并不排除發生癌變的可能,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對患者的生育功能產生影響。良性卵巢腫瘤患者臨床一般以手術方案治療,傳統的開腹手術會對患者產生較大的組織損傷,并破壞患者的相關卵巢功能,對于患者的恢復不利[2]。為了更好的評估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腫瘤的效果,本文特進行此次研究,詳情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12 月在本院治療的60 例良性卵巢腫瘤患者,均于入院后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通過抽簽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0 例。觀察組中已婚25 例,未婚5 例;年齡25~48 歲,平均年齡(34.08±8.28)歲;病程1~12 個月,平均病程(6.15±1.95)個月。對照組中已婚24 例,未婚6 例;年齡23~49 歲,平均年齡(33.62±8.24)歲;病程1~11 個月,平均病程(6.08±1.70)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的資料均經過倫理驗證符合標準,臨床資料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標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所有患者均為卵巢良性腫瘤,符合診斷標準[3];②患者有病理診斷依據;③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
1.2.2 排除標準 ①惡性腫瘤患者;②異位妊娠的患者;③嚴重臟器病癥患者;④體內有腫塊以及腸梗阻患者;⑤手術禁忌證的患者。
1.3 手術方法
1.3.1 對照組 實施常規開腹手術治療,手術前指導患者禁食12 h,禁飲4~6 h,術前一晚指導患者排便,可應用開塞露,做好常規的灌腸、蛻皮和消毒等各項工作。手術時協助患者以仰臥位接受治療,應用膜外麻醉方案麻醉,常規消毒鋪巾,選擇腹部切口,進入患者腹腔,對患者盆腔狀況進行探查,對患者的卵巢粘附進行分離,根據相關標準幫助患者剝離卵巢囊腫。之后應用可吸收縫合線對手術切口進行逐層的縫合。檢查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病變,如果存在其他病變可通過電刀凝結破壞或者消除病變組織,術后常規應用流質導尿管,并進行抗生素抗感染治療。
1.3.2 觀察組 實施腹腔鏡卵巢剝除術治療,通過氣管插管配合靜脈全身麻醉方案進行麻醉,選擇膀胱截石位,對患者進行常規手術消毒和鋪巾,穿刺插入5 mm 內鏡套管和器械,在雙側髂前上棘和臍連線外大約1/3 的部分進行小切口,在患者肚臍下緣取橫切口長度約1 cm,為患者建立CO2氣腹,并將氣腹壓力維持在12~14 mm Hg(1 mm Hg=0.133 kPa),放置內徑為10 mm的內鏡套管和腹腔鏡。如患者腹腔中存在較大的卵巢腫瘤,先用穿刺針穿刺,并連接50 ml 注射器進行囊液抽吸,應用沖洗吸引器、抓鉗等相關工具協助操作,經過患者腹壁穿刺套管取出以后裝入標本袋中。在內鏡下檢查盆腔中是否存在臟器損傷或出血,沖洗并吸凈腹腔血塊和沖洗液,采用透明質酸鈉防止患者組織出現粘連,同時檢查患者創面是否存在出血,持續性對患者的盆腔進行沖洗,防止存在粘連藥物,將穿刺器械撤出以后逐層對患者進行腹壁切口縫合,術后常規對患者進行抗生素抗感染治療。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卵巢功能。①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②卵巢功能主要包括FSH、E2、AMH。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的卵巢功能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的FSH、E2、AMH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患者的FSH、E2、AMH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卵巢功能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的卵巢功能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卵巢腫瘤是臨床婦科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近幾年女性的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增大,因為生活習慣等多種原因的影響會使卵巢腫瘤的發病幾率上升。卵巢有自身獨特的結構,而且卵巢功能多樣,如果診斷和治療不及時則可能會導致患者病情嚴重,卵巢良性腫瘤很可能會發展成為惡性腫瘤,進而威脅到女性的生命安全[4]。
臨床以往對卵巢良性腫瘤的治療以開腹手術為主,但是隨著開腹手術的不良預后問題越來越多,導致患者術后存在較多的創傷,出血量多,且術后恢復速度緩慢,甚至對卵巢功能產生嚴重影響,而導致患者整體生命質量不佳。近幾年隨著臨床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腹腔鏡技術開始成為卵巢良性腫瘤的主要手術方案。腹腔鏡手術時,其操作空間相對封閉,能有效減少患者內臟器官的暴露時間和空間,縮小了機體受感染幾率。此外臨床研究認為,腹腔鏡技術能夠防止傳統開腹手術中多種手術器械對患者機體和組織器官產生的損傷,能確保患者術后順利的康復[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77.23±4.34)min、術后排氣時間(13.52±1.23)h 和住院時間(4.83±0.51)d 均短于對照組的(85.36±5.21)min、(22.54±2.26)h、(9.16±0.84)d,術中出血量(65.24±3.74)ml 少于對照組的(100.63±6.75)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患者的FSH(8.44±1.23)mIU/ml、E2(95.82±2.32)pg/ml、AMH(1.43±0.21)ng/ml 均低于對照組的(10.62±1.35)mIU/ml、(116.48±2.33)pg/ml、(1.64±0.31)ng/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的可行性,具體進行分析可得:①腹腔鏡手術是臨床常應用的微創手術方案,可以提升患者的耐受性,促進患者術后的康復;②腹腔鏡手術雖然在封閉的空間中操作,但可以通過放大功能來提升手術視野,可以更加清晰的對患者的相關臟器組織進行分離,從而減少甚至是避免對患者的相關機體組織產生損傷;③腹腔鏡手術一般通過電凝方案進行處理,可以有效發揮止血效果,降低患者術后盆腔粘連幾率,提升整體手術安全性[6];④腹腔鏡手術可以保證卵巢組織的完整性,因此對保證患者卵巢功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有研究提示,并非所有病例都適合采取腹腔鏡手術治療,所以在治療時不可單方面的追求微創治療,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來選擇手術方式[7]。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治療良性卵巢腫瘤患者的效果明顯比傳統開腹手術更好,可以減輕患者的機體損傷,維持患者具有良好的卵巢功能,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