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彤
泌尿系感染一直呈多發趨勢,主要是尿路上皮細菌侵入所致的炎癥反應[1]。患者有尿頻、尿急、尿痛等表現,合并菌尿、膿尿情況明顯。雖然疾病無傳染性,但不同程度的影響日常生活,診治不及時,病原菌會沿尿道尿液上行侵入腎臟造成腎臟損傷,增加患者身體負擔,影響患者安全性[2,3]。所以,需予以積極治療。治療方面以抗菌藥物治療為主,用藥后短期效果顯著,但是易導致耐藥性細菌感染,影響治療效果。為了保障合理用藥,需做好檢驗工作。清潔中段尿尿培養是診斷金標準,但等待時間長、檢測成本高。隨著檢驗工作的開展,尿常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檢測能夠快速篩查陰性細菌標本,聯合初篩效果顯著。本文就此進行研究。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2020 年3 月~2021 年2 月本院泌尿系感染患者80 例。其中,男32 例、女48 例;年齡最小28 歲、最大68 歲,平均年齡(44.30±7.95)歲。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年齡>18 歲的患者;②病歷資料完整的患者;③具備配合能力,知情參與的患者;④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1.2.2 排除標準 ①妊娠、哺乳患者;②惡性腫瘤患者;③喪失配合能力患者;④經期患者。
1.3 檢測方法 80 例患者均進行尿常規單獨檢測(單一檢測),尿常規聯合有形成分分析檢測(聯合檢測)。檢測儀器包括迪瑞FUS200 全自動尿液分析儀,日本sysmex 公司UF1000i 全自動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儀、一次性尿培養杯、血平板、孵育溫箱等。使用一次性定量接種環取清潔中段尿,接種于血平板、中國藍平板,置于35℃孵育溫箱中孵育約20 h,計算每毫升生長菌落計數,以細菌鑒定儀鑒定細菌。接種后尿液標本以全自動尿液分析儀檢測尿白細胞酯酶(urinary leukocyte esterase positive,LEU)、亞硝酸鹽 (nitrite,NIT),全自動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儀檢測尿白細胞(urine white blood cells,WBC)。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聯合檢測及單一檢測的診斷結果;以尿培養結果為金標準,分析陽性病原菌檢測情況。尿培養陽性診斷標準:革蘭陰性桿菌菌落≥105CFU/ml;革蘭陽性球菌菌落≥104CFU/ml。尿培養>3 種細菌,有可疑污染、需復查。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測。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聯合檢測及單一檢測的診斷結果比較 聯合檢測的陽性率80.00%明顯高于單一檢測的5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聯合檢測中,NIT 陽性48 例(60.00%)、LEU 陽 性64 例(80.00%)、WBC 陽性72 例(90.00%)。

表1 聯合檢測及單一檢測的診斷結果比較[n(%),n=80]
2.2 陽性病原菌檢測情況分析 尿培養結果顯示:①革蘭陰性菌48 例(60.00%),其中大腸埃希菌26 例(54.17%),克雷伯菌屬6 例(12.50%),腸桿菌屬4 例(8.33%),變形菌屬4 例(8.33%),陰道加德納菌4 例(8.33%),動桿菌屬1 例(2.08%),銅綠假單胞菌1 例(2.08%),弗氏檸檬酸桿菌1例(2.08%),其他1例(2.08%);②革蘭陽性菌28 例(35.00%),其中鏈球菌屬10 例(35.71%),葡萄球菌屬6 例(21.43%),腸球菌屬6 例(21.43%),格氏乳球菌1例(3.57%),棒桿菌屬1例(3.57%),乳桿菌屬1 例(3.57%),短穩桿菌1 例(3.57%),放線菌屬1 例(3.57%),紐氏放線菌紐氏亞種1 例(3.57%);③真菌4 例(5.00%),其中念珠菌屬3 例(75.00%),酵母菌1 例(25.00%)。
泌尿系感染疾病一直呈多發趨勢,女性患者較多,其中性生活活躍期、絕經后女性患者更多,需積極診斷、治療,預防病原菌侵入腎臟、損傷腎臟[4,5]。臨床檢驗發現,泌尿系感染中的多數患者為單一細菌所致[6]。清潔中段尿尿培養是診斷金標準,但是檢測用時較長,影響患者早期診治[7]。隨著檢驗工作的開展,發現可疑患者早期篩選有重要價值,有助于疾病治療工作的早期、有效開展。尿常規檢測聯合尿液有形成分分析進行快速篩查,用時短、檢測效果準確。尿常規檢測是臨床常用的檢查項目之一,檢查方便、迅速[8]。泌尿道內含有尿液有形成分,結合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有助于篩查尿路感染。其中,WBC 可預測尿路病變部位,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可反映不同部位的病變狀況。尿液中WBC、細菌等成分定量分析,靈敏度、精確度高。但是,單獨檢測存在假陰性問題,影響信息的準確性以及臨床治療工作[9]。聯合檢測可以提高初篩效果,降低疾病漏診、誤診風險,是檢測尿路感染的優選手段[10]。相關研究指出,與單純尿常規檢測比較,尿常規聯合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檢測有助于了解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病變信息,用于尿路感染疾病初篩價值顯著,促進臨床診治工作的有效開展[11]。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檢測的陽性率80.00%明顯高于單一檢測的5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檢測中,NIT 陽性48 例(60.00%)、LEU陽性64 例(80.00%)、WBC 陽性72 例(90.00%)。尿培養結果顯示,革蘭陰性菌48 例(60.00%),革蘭陽性菌28 例(35.00%),真菌4 例(5.00%)。研究結果與程峰[12]研究接近,與尿常規檢測比較,尿常規+尿液有形成分析檢測診斷陽性率高;聯合檢測,亞硝酸鹽的特異度最高。
綜上所述,泌尿系感染患者診斷中應用尿常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檢測,可以迅速初篩,有助于臨床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