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林 莊 雷
(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 上海 200234)
隨著印刷技術的進步,民國時期出版業繁榮,大量的文獻印刷出版,文獻目錄的編制也隨之興盛。民國時期編制的目錄不僅數量較多,類型也很豐富,從傳統的古籍目錄、推薦目錄,到圖書館的館藏目錄、出版機構的營業目錄以及各個學科的專題目錄,種類繁多。民國時期出版的目錄的數量,未有定論。較早的有黃少明在20世紀90年代《關于民國時期出版的書目》一文中提到,民國時期出版的書目總數在200種左右[1]。此后隨著學者對民國目錄的進一步關注和整理,越來越多的目錄被挖掘出來,據李萬健2012年《民國時期私家藏書目錄叢刊·序》所述,民國時期藏書家編撰的藏書目錄大約有300余種[2]。另有全根先、陳荔京《民國時期國家圖書館目錄學論著編年》一文所列,僅國家圖書館1911—1948年集體或個人編纂的目錄學論著就達339種(大部分為書目)[3]。鄭春汛《清末民初專科目錄編撰研究與現代啟示》一文中收集到的民國時期編撰的專科目錄達300余種[4]。《民國時期總書目·綜合性圖書》(以下簡稱《總書目》)收錄圖書目錄、文摘、索引數量計615種[5],是所有文獻中提到或收錄民國時期出版目錄最多的,但所列目錄未含上述專科目錄及大部分私藏書目錄。因此,合計各家所說,筆者粗略估計各種目錄總數應不低于1 500種。
雖然民國時期編制的目錄數量不能完全確定,但可以明確的是,目錄的編制在民國時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編制出版的目錄種類繁多。除目錄編制外,隨著20世紀20—30年代索引運動的興起,民國時期索引的編纂和研究也呈現一片繁榮。據平保興《民國時期索引發展之特點》一文對民國時期編纂的各類索引進行的統計,這一時期共編制索引280余種,其中以歷史索引數量最多[6]。
根據《總書目》及相關學者對民國時期編制目錄的分類,民國目錄著作包括公私藏書目錄、出版發行目錄、古籍目錄、專科目錄、推薦書目、譯書目錄、禁毀書目錄、個人著作目錄、報刊目錄以及文摘、索引等類型。
公私藏書目錄是民國時期編撰數量最多的目錄類型,僅《總書目》所收圖書館館藏目錄就有230余種,包括《上海市市立圖書館藏書分類目錄》《交通銀行總行圖書目錄》《國立北平師范大學圖書館圖書目錄》等公共圖書館、機構圖書館及學校圖書館圖書目錄。從私藏書目來看,民國時期藏書家編撰的藏書目錄大約有300余種,其中出版印行的不到一半,大部分書目以稿本、抄本的形式散藏于各地[7]。
民國時期出版業繁榮,出版機構眾多,各家機構為了介紹本版圖書,較為注重營業書目的編輯出版,出版發行目錄成為民國時期目錄編撰的主要類型之一,包括出版機構出版圖書的目錄,如商務印書館《圖書目錄》《圖書匯報》、中華書局《中華書局圖書目錄》、上海生活書店《(生活)全國總書目》等;也有機關、團體出版物目錄,如《故宮博物院出版物目錄》《國立中央研究院出版書目》等,以及古籍出版機構的出版書目,如文殿閣書莊《文殿閣舊書目》、稽古堂書店《稽古堂書目》等。這些出版發行目錄,其內容不僅包含圖書、雜志目錄,還有推薦書廣告、營業信息、同業批發章程、函購方法、各地代理經銷名單等,比較全面地體現了出版機構的實力和特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國時期出版業的整體情況。
學者治學必先治目,民國時期的學者也不例外。古籍目錄的編制,成為“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治學之本,孫毓修、楊立誠、袁同禮、王重民等編制的《四部叢刊書錄》《四庫目略》《永樂大典現存卷目表》《清代文集篇目分類索引》等一批古籍目錄,也成為民國時期目錄著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專科目錄的編制方面,民國時期出版約300余種,大部分集中在20世紀30年代,如陳伯英《國學書目舉要》、王重民《國學論文索引》、曹炳章《中國醫學大成總目提要》、孫楷第編《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日本東京圖書館所見中國小說書目》、丁福保《算學書目提要》、陳垣《敦煌劫余錄》、容媛《文獻考古學文獻目錄》等,涉及文學、國學、宗教、醫學、法學、算學等各個方面。
其他類型的目錄還有推薦目錄、禁書目錄、譯書目錄、存佚書目錄、個人著作目錄、報刊目錄等。較為有影響的有胡適《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范希增《書目答問補正》、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中國取締社會科學反動書刊一覽》、北平國民黨政府《查禁文藝書目》等[8]。另外還有《中譯德文書籍目錄》《東京觀書記》《四庫著錄山西先哲遺書輯目》等一批譯書、存佚書及個人著作目錄。文摘、索引類則包括《知識文摘》《主要中國雜志新聞記事索引》等。
雖然民國時期編撰出版的目錄為數不少,種類繁多,但在2000年以前,目錄的整理出版幾乎沒有受到關注。根據筆者相關統計,新編出版的民國時期大型目錄文獻匯編叢書共有21種(見表1),其中2000年以前出版的僅有1978年(臺北)成文出版社出版的《書目類編》一種。2000年后,隨著各出版機構對民國文獻整理與出版的重視,民國時期編撰出版的目錄著作開始受到文獻整理機構及學者的關注,這些機構與學者陸續收集整理并匯編出版了一批大型影印文獻。

表1 新版民國時期目錄文獻
公私藏書目錄是民國時期編制最多的目錄類型,也是2005年以來整理出版最多且最成體系的目錄類型,共出版匯編8種,包括《中國著名藏書家書目匯刊》《民國時期私家藏書目錄叢刊》《明清以來公藏書目匯刊》《民國時期公藏書目匯編》《天津地區圖書館編印舊藏書目匯刊》以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整理出版的三種“著名圖書館館藏稀見書目書志叢刊”。
民國時期編制的私藏目錄多散藏于各處,收集和整理非常不易。2005年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的《中國著名藏書家書目匯刊》是對民國時期私藏目錄最早的集中整理。該書分明清卷和近代卷,收錄自宋至近代藏書目錄158種,其中所收民國時期著名藏書家的抄本、稿本或校本等私藏目錄約50種,包括李盛鐸抄本《木犀軒收藏舊本書目》,羅振玉藏《羅氏藏書目錄》、顧廷龍等編《章氏四當齋藏書目》等;除一般藏書目外,還輯錄了繆荃孫輯《目錄詞小說譜錄目》、鄭振鐸藏并編《西諦所藏善本戲曲目錄》、胡文楷藏并編《昆山胡氏懷琴室藏閨秀書目》等一批詞曲、小說、閨秀作品的專科目錄,且皆為第一次刊印[9]。
此后,國家圖書館出版社進一步搜集整理40余種私藏目錄,2012年結集出版《民國時期私家藏書目錄叢刊》,所收目錄包括李盛鐸抄本《李氏鑒藏敦煌寫本目錄》、飲冰室抄本《飲冰室藏書目初編》、鄧實藏油印本《風雨樓鄧氏書目》等民國時期著名私人藏書家的藏書目錄,版本形式包括抄本、油印本、鉛印本、稿本、刻本、復寫本等。
除私藏目錄外,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對公藏目錄也進行了整理,2008年出版的《明清以來公藏書目匯刊》匯集了明清以來公藏書目近200種,尤以近代圖書館藏書目錄為多,包括民國時期出版的《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圖書目錄》《四川圖書館書目》等公共圖書館藏書目錄,《清華學校華文書籍目錄》《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新編中文書目》《南洋中學藏書目》等學校圖書館藏書目錄,以及《福州藏書樓書目初編》《學海書樓藏書總目錄》等書樓、書院藏書目錄;另外還包括少量民國時期內政各部、外交、教育等機構藏書,如《內政部圖書館圖書目錄》《外交部藏書目錄》《教育部圖書目錄》等。版本形式包括抄本、油印、鉛印、刻本、稿本、石印、朱印本。
2015年出版的《民國時期公藏書目匯編》在時期體系上接續2008版《明清以來公藏書目匯刊》,收錄100多種民國時期的公藏書目,均未與此前已出版書目重復。所收書目仍以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政府機構圖書館藏書目錄為主,其中僅國立北平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書目錄就有20余種;另外還收錄國外機構的漢籍藏書目錄、日本人在上海辦的東亞同文書院的藏書目錄,以及偽滿機關的藏書目錄等公藏機構的藏書目錄。該書特別注重收錄中小型書目和有特色的專門圖書館的藏書目錄,如《復旦附中圖書館圖書目錄》《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圖書目錄》《香港華商總會圖書館圖書目錄》等。
另外,2015年出版的《天津地區圖書館編印舊藏書目匯刊》匯集了民國以來天津圖書館、南開大學圖書館等天津地區幾家著名圖書館所編印的舊版書目40種,其中收入的民國時期編撰書目文獻主要有譚新嘉編《天津圖書館書目》、徐世昌撰《書髓樓藏書目》等6種公私藏書目錄。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年以來出版“著名圖書館館藏稀見書目書志叢刊”,目前已出版《國家圖書館藏稀見書目書志叢刊》《福建省圖書館藏稀見書目書志叢刊》《南京圖書館藏稀見書目書志叢刊》三種,也多為明清以來公私藏書目錄、題跋等。其中《南京圖書館藏稀見書目書志叢刊》體量最大,全書68冊,收錄142種南京圖書館藏書目、題跋,既包括《無錫丁氏珍藏善本書目》《吳江文獻保存會書目》等民國時期的稿抄本、鉛印、油印及復寫本50余種,也收入《中國音樂書舉要》《印譜知見傳本書目》等一些民國時期編撰的重要的專題書目;《國家圖書館藏稀見書目書志叢刊》收入館藏稀見書目70種,包括民國時期的《癸丑七節遷京書目》《清代及今人文集著者索引》等近10種;《福建省圖書館藏稀見書目書志叢刊》收錄福建省圖書館館藏珍稀目錄20余種,民國時期書目主要有《注韓居書目》《閩縣螺洲陳氏賜書樓書目》等私藏書目及金石目錄8種。
作為民國時期編制出版的主要目錄類型之一,2010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整理并影印出版了《民國時期出版書目匯編》《民國時期發行書目匯編》兩種大型出版發行目錄,集中了一批研究民國時期出版機構的重要史料。
《民國時期出版書目匯編》收集了民國時期84家出版機構的147種書目,所收既包括商務印書館的《圖書匯報》、中華書局《圖書目錄》、世界書局的《圖書目錄》《新書提要》等大書局的出版目錄,也囊括了《道德書局經書目錄》《哈佛燕京學社北平辦公處出版書籍目錄》等小型書局或出版團體的書目[10]。《民國時期發行書目匯編》收錄民國時期編印的各種圖書、期刊發行目錄21種。所收書目包括開明書店《全國出版物總目錄》、生活書店《全國出版物目錄匯編》、合眾書店《全國新書匯報》等全國性發行目錄,也有《景山書社中文圖書目錄》《上海書報郵售社分類書目》等書店或經銷商的發行目錄。
民國時期專題目錄文獻出版整理的成果共3種,包括綜合性專題目錄1種,宗教學、敦煌學方面的專題目錄各1種。
綜合性專題目錄主要有2014年鳳凰出版社出版的《近代專題文獻書目匯刊》,所收著作包括《中國文學精要書目》《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新編中文書目藝術類》《中國醫學大成總目提要》《中國農書目錄匯編》《中國近代史書目初編》《東西南沙群島資料目錄》《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四種》《近代我國民族學譯著目錄》《國立中央圖書館藏官書目錄》《清軍機處檔案目錄》等文學、藝術、醫學、農學、史學、民族學、方志輿圖、金石書畫、館藏目錄以及檔案目錄等諸多近代專題文獻目錄80余種。
民國時期敦煌學學者遍訪海內外敦煌遺書,進行了大量的編目整理工作,也留下了《莫高窟石室秘錄》《敦煌唐寫本提要》《敦煌劫余錄》《巴黎敦煌殘卷敘錄》等一批敦煌學目錄著作。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民國時期敦煌書目題跋輯刊》是對這一系列文獻的首次結集整理,收錄10余種民國時期有關敦煌學的目錄、題跋,記錄了民國時期敦煌學研究的成果。
宗教目錄文獻方面,目前暫時尚沒有專門針對民國時期的宗教學目錄著作的整理,2016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國家圖書館藏佛道教書目題跋叢刊》,收入國家圖書館館藏佛道書目54種,其中涵蓋民國時期的佛道書目文獻,基本囊括至今存世的佛道書目。
1978年出版的《書目類編》是最早對民國時期目錄著作進行整理的匯編本,全書114冊,輯印清代及民國時期中、日兩國目錄學著作近200種,其中半數以上為民國時期出版的目錄。所收以私藏書目為多,包括《世善堂藏書目錄》《菉竹堂書目》《尊經閣藏書目》等,也有部分公藏書目,如《北京圖書館善本書目》《上海圖書館善本書目》《四川省圖書館藏古籍目錄》等,另有《敦煌古籍敘錄》《道藏目錄詳注》《續藏經目錄》等古籍目錄,以及《醫藏書目》《歷代中國畫學著述錄目》等少量專科目錄。
新編出版的其他各類新編出版書目包括古籍書目、譯書書目各1種。2002年出版的《國家圖書館藏古籍題跋叢刊》收錄明清以來古籍書目67種,其中包括民國時期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編撰的敘錄、題記、跋文等20種,如羅振玉《大云書庫藏書題識》、王重民《日記訪書志補》、葉恭綽《矩園余墨序跋》等;2003年出版的《近代譯書目》收入近代有關譯書書目6種,包括石印本《譯書經眼錄》(顧燮光撰)、鉛印本《上海制造局譯印圖書目錄》、打印本《馮承鈞翻譯著譯目錄》3種民國時期出版的譯書目錄。
民國時期索引文獻的整理,主要有對《國學論文索引》《文學論文索引》《期刊索引》《日報索引》4種出版于民國時期的較有影響的索引工具文獻的新編整理,另有1種綜合性索引匯編《民國時期索引工具書匯編》的出版。
《國學論文索引》為中華圖書館協會于1929—1955年間陸續編印出版,收錄1905—1937年間發表于81種報刊的國學論文3 000余篇,共五編,其中前四編分別于1929—1936間出版,第五編1955年出版;《文學論文索引》及其續編、三編為20世紀30年代中華圖書館協會先后出版,收錄1905—1936年間發表的文學論文。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2012年先后對兩種索引文獻進行整理,出版《〈國學論文索引〉全編》及《〈文學論文索引〉全編》兩種匯編本。
在報刊索引的整理方面,主要有對民國時期出版的《期刊索引》《日報索引》兩種索引期刊的新編整理。兩刊均為中山文化教育館編輯,其中《期刊索引》創刊于1933年11月,終刊于1937年7月,每期收錄期刊約300種,論文約3 000多篇;《日報索引》創刊于1934年5月,終刊于1937年8月,收錄當時發行的《申報》《新聞報》《中央日報》等11種重要報紙上的文獻資料。兩刊是查檢20世紀30年代期刊文獻及報紙數據的重要索引工具,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對兩種索引期刊進行了整理,出版《(民國時期)期刊索引》《(民國時期)日報索引》。
2014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民國時期索引工具書匯編》收錄民國時期編印的綜合性和各科論文索引24種,包括《中文雜志索引》《最近雜志要目索引》(《人文》月刊附引)以及教育學、政治學、地學、農學、法學、水利、工程等方面的論文索引,是檢索民國時期學術資料的重要工具。
目前筆者所統計到的21種新版匯編叢書收錄了民國時期編撰及出版的原版目錄著作700余種、索引文獻30余種(見表1),已整理出版的目錄著作的數量,占到全部1 500種原版文獻的一半左右。在所有已整理出版的目錄著作中,以公私藏書目錄的整理為最多。公私藏書目錄也是民國時期目錄編制的主要類型,李萬健認為民國時期私藏目錄有300余種,《總書目》收錄的各級各類圖書館公藏目錄有230余種,加上《總書目》在收錄上所缺失的部分,民國時期編撰的公私藏書目錄經初步估算應該在600種以上。目前實際整理出版的已超過400種,幾乎已占到全部原版文獻的三分之二;其次為出版發行目錄的整理,《總書目》收錄數量為278種,已匯編出版160余種,該類型半數以上的原版著作得到重新整理。專科目錄及索引的整理則相對較少,目前經整理重新出版的均只有90種左右,不足原版文獻的30%。另外還有一些目錄類型,如禁書目錄、存佚書目錄、個人著作目錄等,尚未有系統整理,暫未見新版影印。
因此,下一步的整理不僅要進一步加強對公私藏書目錄和出版發行目錄的普查和挖掘,更要加大對專科目錄和索引的收集與整理力度,同時關注禁書目錄、存佚書目錄等一些目前尚未進行過整理的目錄的出版。
從新版匯編叢書的出版時間上看,對民國時期編撰的目錄著作的整理,較文學、藝術、宗教等其他類目的民國文獻要晚。2000年后目錄著作的整理與出版才開始逐漸受到關注,至2009年共出版叢書5種,而此后的2010到2017年,出版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8年間共出版大型叢書16種,占全部已出版目錄文獻數量的71.4%。從目前已新編出版的民國時期目錄文獻的數量上看,尚有一半的已知原版著作等待整理,更多的文獻等待挖掘。隨著國家對民國文獻保護和整理的重視以及文獻普查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目錄著作的收集和整理也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從文獻的整理與出版機構來看,除(臺北)成文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鳳凰出版社各出版1種目錄著作外,其余18種均為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占比高達85.7%。這與2000年以來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在整個民國文獻影印出版領域占絕對優勢的出版地位基本一致[11]。目錄著作的匯編整理,已經成為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民國文獻出版的主要特色之一。另外,從出版規模來看,超過一半的新版叢書規模大于20冊,數量大于50冊的4種,大于100冊的1種;從收錄原版文獻的數量來看,收錄數量超過20種的新版叢書有12種,超過50種的8種,超過100種的也有4種。無論是在出版體量還是收錄的原版文獻數量上,新版文獻都具有傾向于大型化匯編整理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