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一、土壤板結,越種越板
土壤板結,就是土壤結構遭到破壞,耕作層變硬,透氣透水不良,嚴重影響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長。
(一)原因分析
1.有機肥投入嚴重不足。土壤有機質質量分數偏低、結構變差,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導致土壤板結。
2.長期過量偏施化肥。長期過量施用化肥,破壞了土壤結構,土壤有機質不能得到及時補充,引起土壤板結和龜裂。
3.鎮壓、翻耕、澆水等農耕措施導致上層土壤團粒結構被破壞。
(二)危害癥狀
1.根系能力下降。在土壤板結的情況下,會造成作物缺氧而導致根系活力下降,不能正常發育,呼吸減弱,影響養分吸收。
2. 導致缺素癥。由于作物根系能力下降,肥水吸收能力減弱,加之土壤板結后,養分有效性差,作物易缺素。
(三)解決對策
1.增施有機肥,提倡秸稈還田。有機肥不但能為作物生長提供養分,而且具有改善土壤物理性狀、增強通透性和保水性的作用,又可為微生物的活動提供食物和能量。秸稈根茬粉碎還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質量分數和養分,增加土壤團粒結構和孔隙度,調整土壤堅實度,降低容質量,協調水、肥、氣、熱狀況,提高土壤蓄水保墑性能。
2.科學施肥,合理施用化肥。使用大型拖拉機進行深松和聯合整地。土地長期運用旋耕法和壟作耕法后,在耕作層與心土層之間形成堅硬的、封閉式的犁底層。犁底層的存在是土地板結的主要原因,它阻礙了耕層和心土層之間水、肥、氣、熱梯度的連通性。深松整地可以打破犁底層,改善耕層構造,協調土壤中水、肥、氣、熱之間的關系,并為微生物大量活動創造條件。打破犁底層,作物根系可以擴大分布范圍,廣泛吸收營養,有利于作物生長。運用大型農機具進行聯合整地,滅茬、深松、旋耕、起壟、施肥、鎮壓等作業一次性完成,可以減少機車的進地次數,防止土地重復碾壓。此外,秋季聯合整地還能夠提高土壤蓄存雨水的能力,起到防止徑流和提墑的作用,是解決土壤板結的有效方法。
二、有機質質量分數低,越種越貧
土壤有機質是土壤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估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標。
(一)原因分析
當前作物復種次數增加,過量施用化肥,而有機肥施用嚴重不足或施用方法不合理。
(二)危害癥狀
土壤有機質損失嚴重,土壤團粒結構被破壞,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通透性及緩沖性降低,嚴重影響作物的產量和經濟效益。
(三)解決對策
1.糧肥輪作、間作,用地養地相結合。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復種指數越來越高,致使許多土壤有機質質量分數降低,肥力下降。實行糧肥輪作、間作,不僅可以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機質質量分數,而且可以改善土壤有機質的品質,活化已經老化的腐殖質。
2.施用綠肥。綠肥可為土壤提供豐富的有機質和氮素,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及土壤理化性狀。含有綠肥的主要作物有苜蓿、綠豆、田菁等。
三、土壤酸化,越種越酸
正常中性的土壤pH大概在7左右,而許多地區的土壤pH卻低于5。
(一)原因分析
1.降水或澆水量大而集中。
2.長期大量施用化肥。目前多數化肥屬酸性肥料。
(二)危害癥狀
1.土壤酸化以后,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種群數量就會增多,有益微生物種群數量會大幅減少,從而增加根部病害的發病率。
2.土壤中的微生物環境被破壞以后,土壤的團粒結構相應地被破壞。
3.土壤養分一般在中性或偏酸性的土壤中吸收率最高。當pH顯著升高或降低時,土壤養分的吸收率就會下降。
4.根結線蟲喜酸性土壤環境。當土壤變酸以后,根結線蟲的數量就會變多,從而引起根結線蟲病的發生。
(三)解決對策
1.取測土配方施肥。測土配方施肥是指對土壤養分結構檢測化驗后,科學配比用肥的種類和施用量,做到“缺啥補啥,精準供給不浪費”。這樣能夠保持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等在土壤中的養分結構平衡。
2.使用化學物品調節pH??梢愿鶕寥赖乃嵝猿潭龋褂眠m量生石灰、石膏、堿渣、氯化鈣、腐殖酸鈣、土壤改良劑等調節土壤pH,使過酸土壤的pH降下來。
3.改變施肥澆水的不良習慣。合理控制氮肥施用量,不偏施、不重施氮肥。在澆水管理上,有條件的滴灌、噴灌,沒條件的可以根據土壤干旱情況和作物生育期對水分的需求,進行合理澆水,并增加澆水次數進行沖酸,但要避免大水漫灌式的澆水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