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等娣
滑縣是河南省第一產糧大縣、中國小麥第一縣,總人口148.8萬人,農業人口125萬人,區域面積1814 km2,耕地面積13萬hm2,糧食總產量15億kg。近年,滑縣以綠色發展為核心促進經濟發展,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強化要素保障,履行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一、加大綠色農業基地建設力度,提升標準化生產水平
(一)瞄準“四優”,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推廣優質強筋小麥,推動高效種植業發展。2018—2019年度,滑縣優質強筋小麥種植面積1.73萬hm2,占全縣小麥種植面積的14.4%。2019—2020年度,滑縣優質強筋小麥種植面積達2萬hm2,實行專種、專收、專儲、專用,提高小麥產品質量。全縣大力培育、引進小麥加工龍頭企業,加快糧食加工企業技術改造,打造具有市場影響力的優質強筋小麥品牌,全面促進滑縣小麥產業升級。
2.推進瓜菜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瓜菜產業提檔升級。西瓜重點推廣早中熟品種、優質小果型品種。甜瓜增加花樣品種和填補春瓜與秋瓜空當,延長供應市場時間。突出市場導向,依靠科技支撐,強化政策支持。
3.推進滑縣花生生產發展,進一步提升花生產業質量效益和供給率。2019年,滑縣優質花生種植面積2.63萬hm2,較2018年增加0.052萬hm2;總產量12.837 5萬t,較2018年增加0.068 2萬t?;h重點示范推廣高油酸花生新品種豫花37,高油花生新品種豫花9326、豫花9719等。全縣重點扶持“滑縣瑞令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滑縣煥永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推廣高油酸花生種植,起到輻射帶動作用。
4.推進糧改飼試點工作,調整畜種結構,優化畜產品供給。一是引導養殖企業通過訂單收購、流轉土地自種等形式,擴大飼用玉米等飼料作物種植面積,推進糧改飼試點工作。二是大力發展肉牛、肉羊等草食家畜,實施肉牛奶牛標準化規模場建設項目和肉?;A母牛擴群增量項目。
(二)強化措施,推進規?;?、產業化經營
1.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扶持。扶持現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上規模、上檔次,重點發展加工及精深加工。龍頭企業想方設法上加工項目,擴大生產規模,切實做強、做優、做大。
2.大力推進高標準糧田建設?;h把高標準糧田建設作為確保糧食穩定增產的根本舉措?;h按照“全縣一盤棋、措施一體化、宜大不宜小”的原則,打破鄉鎮界限,在全縣規劃了10.33萬hm2高標準糧田。
3.大力促進瓜菜基地規模發展。一是促進瓜菜基地規模發展。2018年全縣新增瓜菜設施面積80 hm2,鞏固提升瓜菜產業,農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入。二是創新瓜菜企業經營模式。八里營鎮萬畝洋香瓜生產示范基地以滑縣南苑農貿有限公司為龍頭,統籌協調綠夢合作社、八里香合作社、茂盛合作社等多家合作社,帶動周邊14個行政村種植戶2000戶,基地面積達0.13萬hm2,產品遠銷廣東省、貴州省、湖北省,每667 m2年均收入2萬元以上。
二、積極推進綠色農產品品牌建設
品牌是質量、是標準、是效益。近年,滑縣以“三品一標”農產品認定為基礎,努力打造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農產品品牌,促進農業質量效益提升。目前,滑縣有效期內“三品一標”農產品總數26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16個、綠色食品7個、農產品地理標志3個。
(一)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
滑縣圍繞小麥、玉米、花生、紅薯、小雜糧、果蔬、食用菌等主導產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制定符合全縣實際的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并印制成技術小冊子發放到廣大農民手中,指導農民科學合理使用農藥、肥料,讓生產者有標可循。
(二)大力培育“三品一標”農產品
滑縣圍繞糧、油、菜、果等特色產業,制定獎補政策,大力支持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積極申報以綠色食品為主的“三品一標”農產品。全縣“三品一標”基地面積達到耕地面積的40%以上。
三、建立農產品溯源體系
目前,滑縣以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為抓手,正在積極籌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h已優先將“三品一標”企業納入監管平臺,逐步將縣域內的規?;r業生產主體、農資經營企業、收儲企業、食品加工企業納入監管平臺,從土壤、環境、農資供應、育苗、施肥、用藥等農事操作到田間檢測、產品包裝、儲藏、運輸、加工、銷售,實行全過程無縫管控,實現“可視、可談、可管”,讓農產品擁有二維碼“身份證”,形成農產品“政府—生產者—消費者”的可溯源數據鏈,為百姓餐桌加上一道“安全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