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麗
為進一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切實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成員的合法權益, 信陽市浉河區從2018年8月開始,對全區2454個集體經濟組織全面開展了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2019年7月完成系統上報。在清產核資工作開展過程中,浉河區通過不斷完善各級監管機制體制和實施“四議兩公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取得了一些經驗和成效,但也存在大量問題,需要認真思考。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制定方案
2018年8月10日,浉河區成立了以區長任組長,分管農業、財政的副區長任副組長,農業局、財政局、區委農辦等相關局委及各鄉鎮、涉農辦事處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浉河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浉河區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實施方案》(浉政辦〔2018〕74號),對全區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工作步驟、完成任務的時間節點、保障措施等提出明確要求,作出細化量化安排。
(二)科學安排,認真部署
2018年8月18日,浉河區召開全區清產核資工作推進會,區領導對區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進行部署,提出要求。一要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感;二要以民為本,做好結合, 穩步推進;三要明確工作職責,嚴格把握時間節點和工作流程,扎實有序推進工作;四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經費,為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廣泛宣傳,深入培訓
2018年8月28日,浉河區、鄉、村三級清產核資工作人員400多人參加了為期1天的全區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集中統一業務培訓會,印發清產核資宣傳資料3萬多張,出動宣傳車100臺次,懸掛宣傳橫幅300多條,宣傳群眾5萬多人次,使清產核資的目的、意義、作用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獲得廣大農民朋友的理解與支持。
(四)嚴格督查,認真督導
為保證浉河區清產核資工作按照預定方案如期完成,浉河區清產核資辦公室安排6名科級干部分包全區13個鄉鎮(涉農辦事處)隨時進行檢查與指導。區督考辦每周定期不定期深入各鄉鎮開展實地督導,每周出1期督查通報,對先進單位進行表揚,對后進單位進行通報批評,每通報批評1次核扣該單位全年目標考核分3分,強力推進清產核資工作。浉河區清產核資系統填報工作于2019年2月底100%完成,居全市第一。
(五)及早組織,開展驗收
為確保全區清產核資工作質量,浉河區成立浉河區農村集體資產清查核資驗收領導小組,并主持召開清產核資驗收工作動員會,印發浉河區清產核資數據審核及驗收工作要求與浉河區清產核資驗收注意事項。按照村組自查、鄉鎮復查、區級核查的程序,最終形成清產核資自驗報告、工作總結與得分情況。低于60分的單位視為清產核資工作未通過驗收,對未通過驗收的單位要求限期整改。
二、工作建議
(一)明確管理和責任主體
鄉鎮“三資”管理辦公室設在區財政所,區財政局統一賬務處理、統一核算模式、統一進行業務培訓,對村級清產核資賬務進行數據調整,并完善固定資產賬目。區農業農村局對“三資”管理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各鄉鎮農經部門對本鄉鎮“三資”進行日常管理,村委負責人和村會計對本村“三資”負直接責任。
(二)全力解決賬務處理難題
明確調賬依據,各鄉鎮財政所依據清產核資數據,按照有關規定,在財政所原有“三資”賬的基礎上對清產核資中發現的賬款不符、賬實不符、賬證不符等問題及時進行賬務處理。如果沒有正規發票,要依據簽名齊全的《固定資產核增核減表》及村民代表估價確認會議記錄進行賬務處理。有正規發票的,依據發票進行入賬。對無法收回的債權及無法支付的債務等核銷。必須按照核銷程序填寫《債權債務核銷審批表》及村民代表會議記錄,由“三資”辦按照會計制度進行賬務處理。
(三)全面清理違法違規現象
一是針對長期非法侵占集體山地、林地、承包地、四荒地、水資源、礦產資源等行為,全區借助掃黑除惡專項治理東風,及時上報線索,由浉河區掃黑辦組織公檢法司等單位進行會商甄別后,交由相關職能部門,依法依規予以嚴處,確保集體資產不流失。二是區紀委巡查辦及集體資產管理部門依照各村清產核資檔案資料全面開展巡查,配合區產改辦對農村“三資”管理進行規范。重點巡查清產核資過程中發現的“三資”違規發包、長期不繳納承包費、承包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等問題。針對巡查出的問題責令各鄉鎮進行落實整改,由區農業農村局和區財政局聯合對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四)建立健全制度
按照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要求,及時建立集體資產登記制度、資產保管制度、資產使用制度、資產處置制度、年度資產清查制度和定期報告等制度,避免集體資產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