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會元
多年來,長葛市夏玉米生產一直采用的都是貼茬直播方式,播種機90%以上都采用勺輪式單粒排種器。在種植方式上,目前大田玉米種植采用的是等行距單粒播種和寬窄行單粒播種,玉米種植密度每667 m2保持在4000株左右。原農業部2007年提出夏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做到“一增四改”,“增”就是每667 m2要增加種植密度500~1000株。為探討不同的排種器對播種質量的影響及不同種植模式對提高玉米產量的效果,2017年玉米夏播期間,在豫糧集團承包流轉的耕地上,進行大面積試驗示范,現將結果與分析報告如下:
一、試驗設計及要求
(一)試驗設計
試驗區設在豫糧集團承包流轉的耕地上,交通便利、地勢平坦,有灌排條件,土壤為黏壤土,前茬作物為小麥,麥秸集中回收,麥茬用秸稈還田機打碎還田。
試驗區采用大區對比的方法,不設重復,大區內設5個小區,1個小區為1個處理方法,共有6個處理。處理1:寬窄行,單粒播種,雙施肥,勺型排種器;處理2:寬窄行,單粒播種,單施肥,指夾型排種器;處理3:等行,雙粒播種,雙施肥,勺型排種器;處理4:寬窄行,單粒播種,單施肥,零速型排種器;處理5:等行,雙粒播種,單施肥,勺型排種器;處理6:寬窄行,單粒播種,單施肥,勺型排種器。
(二)種植模式
1.單粒播種。寬窄行,窄行為40 cm,寬行為80 cm,平均行距60 cm,株距25 cm。
2.雙粒播種。等行,行距80 cm,株距30 cm。
(三)種植密度
1.單粒播種,每667 m2播種4500株。
2.雙粒播種,每667 m2播種5500株。
(四)播種機裝配
1.寬窄行,單粒播種,雙施肥。1.35 m,勺型單粒,雙行,種肥同播,混播機,行距80 cm。
2.寬窄行,單粒播種,單施肥。1.35 m,指夾型單粒,雙行,種肥同播機,行距80 cm。
3.等行,雙粒播種,雙施肥。1.35 m,勺型雙粒,雙行,種肥同播,混播機,行距80 cm。
4.寬窄行,單粒播種,單施肥。1.35 m,零速型單粒,雙行,種肥同播機,行距80 cm。
5.等行,雙粒播種,單施肥。1.35 m,勺型雙粒,雙行,種肥同播機,行距80 cm。
6.寬窄行,單粒播種,單施肥。1.35 m,勺型單粒,雙行,種肥同播機,行距80 cm。
(五)玉米品種及播種期
玉米品種選用矮稈、大穗、紅軸的玉迪216。播種期為2017年6月8—11日。
(六)調查記載方法
1.測點選定。每個處理,在處理區內隨機選定3~5個小區,每小區調查10 m雙行或20 m單行。
2.行距測定。測11行(10個行距)取平均值。
3.穗粒數。每個測點,隨機連續取10穗,調查每穗的穗行數和行粒數。
4.倒伏嚴重度分級標準。0級,未倒伏;1級,輕度倒伏;2級,中度倒伏;3級,重度倒伏。
5.病蟲害嚴重度分級標準。0級,未危害;1級,輕度危害;2級,中度偏輕危害;3級,中度危害;4級,中度偏重危害;5級,重度危害。
6.田間管理。6月28日化學除草1次,每667 m2用24%莠去津+煙嘧磺隆120 g,噴液量25 kg。小喇叭口期,雨后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
二、試驗結果與分析
(一)每667 m2產量調查結果與分析
每667 m2產量調查結果與分析情況見表1。
由表1可知,勺型雙粒播種和零速型單粒播種,提高了種植密度,實收有效穗也大幅度提高,對提高每667 m2產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分別比對照增產45.2%和44.7%,指夾型單粒播種、單施肥次之,較差的是勺型單粒播種、雙施肥和勺型單粒播種、單施肥。等行距80 cm,雙粒播種比傳統的寬窄行平均60 cm行距均有顯著的增產作用,每667 m2產量增長23%~27%。等行距80 cm,雙粒播種,空棵率相對傳統寬窄行60 cm增長3%~5%。在2017年秋季天氣有暴風雨的情況下,均未出現倒伏現象,相對大田玉米生產出現大面積倒伏情況,有顯著效果。
(二)增加種植密度對產量影響的調查結果及分析
增加種植密度對產量影響的調查結果及分析見表2。
由表2可知,不同的種植密度對產量有較大的影響,隨著密度的增加,產量有明顯的提高,通過相關分析,發現兩者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γ值達到0.817,γ0.05<γ0.817<γ0.01達到顯著水平,進一步提高夏玉米的每667 m2產量。采用合理的種植方式,增加種植密度,是一項簡單易行的有效措施,符合原農業部提出的黃淮海夏玉米種植“一增四改”的高產栽培技術要求。
三、結論
選用長葛市金豐谷農用播種機有限公司生產的勺型雙粒雙行雙施肥、種肥同播、混播機播種玉米,省工省時,一次性播種可以達到合理密植、三維平衡施肥等多項栽培技術要求;指夾型單粒播種、單施肥,每行株數變異系數較小,比較穩定,拖拉機行駛速度較快,基本不降低播種質量。
等行距80 cm,雙粒播種,雙施肥,是進一步提高玉米產量比較合理的種植模式,可以在大田示范推廣。
根據不同玉米的特性,適當增加種植密度,達到合理密植,是一項簡便易行的夏玉米高產栽培技術,選用玉迪216這樣的矮稈、中大穗、紅軸玉米新品種,每667 m2增加1000株的密度是比較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