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楊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北京 100081)
親屬稱謂是指以本人為中心,對血親及姻親等親屬成員的稱謂。親屬稱謂詞是基本詞匯中的一部分,在各語言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反應出一個民族的婚姻、家庭等心理特點,而且還能體現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內涵。本文以越南老街省巴剎縣哈尼語為研究對象,對其親屬稱謂的義素、義位、語義組合等特點進行歸納,并總結出越南哈尼族文化相關的文化內涵。
“語義是由不同意義單位組成的系統,義位是語義最基本的單位,義素是構成語義的最小單位。”義素分析法,則是從音位學中借鑒而來的一種將語義分割出對立義素,并以此描述義素間關系的方法。簡單舉例來說,da33“爸爸(敘稱)”,有“人,男性,長輩,血親”等義素,而ma33“媽媽(敘稱)”,則有“人,女性,長輩,血親”等義素,“男性”和“女性”便是二者的對立義素。
根據克魯伯歸納出的區分親屬稱謂的標準,可以將越南哈尼語親屬詞的義素特征分為以下幾種:一是親屬性別(+男,-女,+-男或女);二是世代(+長輩,=平輩,-晚輩,++長兩輩,--晚兩輩,以此類推);三是親疏關系(+血親,-姻親);四是長幼(+長,-幼,+-長幼均可);五是稱呼者性別(+男,-女);六是系族(+宗親,-外親)。
越南哈尼語直系血親基本通過“性別”和“輩分”兩個義素特征就可以區分,這里加入“親疏關系”是為了區別姻親親屬。

表1 越南哈尼語直系血親義素分析表
分析可得:一是越南哈尼族在稱呼比自己晚兩輩以上的親屬時,不需要區分性別和內外親;二是在稱呼比自己長三輩的親屬時,不區分性別和內外親;三是越南哈尼族在稱呼長兩輩的親屬時既區分內外親,又區分性別。
越南哈尼語旁系血親的義素分析要比直系血親更為復雜,需要多個義素成分加以區別,這里加入“親疏關系”是為了區別姻親親屬。

表2 越南哈尼語旁系血親義素分析表
分析可得:一是越南哈尼族在稱呼同輩兄、姐、妹時,不區分系族,即胞兄、表兄、堂兄均為胞姐、堂姐、表姐均為二是越南哈尼族在稱呼弟妹時,也不區分系族,但要區分稱呼者的性別,即男性稱呼胞弟、表弟、堂弟均為?33v33da33或胞妹、表妹、堂妹均為;女性稱呼胞弟、表弟、堂弟均為?33??33,胞妹、表妹、堂妹均為?33m?33;三是越南哈尼族稱呼晚輩侄/外甥女不區分系族,均為za31mji31;四是越南哈尼族稱呼晚輩侄子/外甥區分系族,宗親為,外親為;五是越南哈尼族稱呼父母的兄弟姐妹時,除了舅舅和姑姑,都是區分長幼的。
越南哈尼語直系姻親,只需基本通過“親屬性別”“稱呼者性別”“輩分”三個義素特征就可以區分。

表3 越南哈尼語直系姻親義素分析表
分析可得,在直系姻親中,越南哈尼族女性在嫁入男方家后,對公婆的稱呼和對自己父母的稱呼一致。

表4 越南哈尼語旁系姻親義素分析表
分析可得:一是越南哈尼族對旁系親屬的稱呼,都不區分稱呼者性別;二是只有對姑父的稱呼不區分長幼,都稱為a31sh?31;
義位是指一種語言中,能夠獨立運用的基本單位,即詞義的基本構成。在越南哈尼語親屬稱謂中,有的只有一個義位,有的卻有多個義位,因而不同的義位組合,就形成了復雜的義位網絡。現將越南哈尼語親屬稱謂的義位網絡特點歸納如下:
越南哈尼語親屬稱謂詞,有一部分具有多種親屬關系義位,存在有宗親和外親同稱、血親和姻親同稱的現象。

表5 越南哈尼語親屬關系義位對照表
越南哈尼族親屬稱謂的義位組合在性別上需從稱呼者性別和被稱呼者性別兩個角度來分析。
一是被稱呼者性別包括單性別和雙性別兩種。單性別是指該親屬稱謂詞只有男性義位或女性義位;雙性別是指既有男性義位又有女性義位。雙性別只出現在長三輩和晚兩輩以上的親屬稱謂中。

表6 越南哈尼語性別義位對照表(被稱呼)
二是稱呼者性別,是指在稱呼同一親屬時,不同性別的人對該親屬的稱呼不一樣的情況,這類親屬稱謂的義位組合在越南哈尼語中常見的有:

表7 越南哈尼語性別義位對照表(稱呼)
越南哈尼語親屬稱謂的語義組合能力較弱,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類:

親屬稱謂名詞組合,是指已經成詞的兩個親屬稱謂詞之間還可以組合在一起,從而指代兩詞本意的總括之意。這種形式的詞之間,有的是泛指,有的是相加組合。如:

在越南哈尼語,親屬稱謂詞可以與人稱代詞組合。構成“人稱代詞+親屬稱謂詞”形式,從而表示對親屬稱謂詞的領屬關系,意為某人的親屬。越南哈尼語的這一組合方式中人稱代詞要從55調變為33調。如:?a33da33“我爸”;no33ma33“你媽”;?33k?33“他哥哥”等。
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從民族語言可以透視一個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某些特征往往強烈地反映在民族語言中。親屬稱謂詞作為語言詞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與民族的婚姻觀、價值觀等密切相關。
從越南哈尼語親屬稱謂詞的義素中,可以看出無論直系親屬還是旁系親屬,從長三輩至晚三輩,基本上每一輩都有與之對應的稱謂,親屬稱謂詞長的輩分體系保留較為完整,說明越南哈尼族對輩分的重視。還根據長幼的差異,區分出同一親疏關系的區別稱呼,如:a31??31da33“伯父”——“叔父”;a31??31ma33“姨(比母親大)”——a31m?33“小姨(比母親小)”等。說明長幼區別在越南哈尼族中深入人心。
在對越南哈尼語親屬稱謂詞進行義素分析后,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親屬稱謂詞,有或多或少的漢語借詞。如:“姐姐”、“哥哥”,這與越南哈尼族歷史遷徙和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袁仕侖的《越南的哈尼族》[1]和楊六金、許敏的《越南哈尼族源流探究》[2]兩篇文章中,對越南哈尼族族源進行了探討,可以得出有很大一部分越南哈尼族是從云南南部遷徙的觀點。結合其親屬稱謂詞中的漢語借詞和其對輩分、長幼及男女的區別看,越南哈尼族宗族意識形態受到了漢族宗法觀念的影響。
將越南哈尼語直系血親稱謂詞與其他親屬稱謂詞對比可以發現,直系血親親屬稱謂均獨立于其他稱謂詞,這種對家庭核心成員的區分,可以看出直系血親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而且分析后可以得出,以父親da33為詞根語素派生出“伯父”“叔父”等,以母親ma33為詞根語素派生出“伯母”“姨”“伯母”等相關親屬稱謂詞,說明直系血親在越南哈尼族親屬關系中,占據絕對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