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毓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南平第一醫院手術室,福建南平 353000
術室護理工作繁雜,且因手術患者通常為重癥患者或者危重癥患者,故而對護理要求較高[1]。高水平的護理操作可緩解患者病痛,優化患者治療體驗,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優化手術室安全水平[2]。降低差錯率、提升護理質量是手術室護理的執行要點,細節護理的實施目的為減少護理差錯[3],提升護理操作安全性,改善患者舒適度[4],進而促進手術室整體醫護水平提升[5],增強護患信任[6],加強患者能動性配合[7],其最終目的在于促進科室護理安全[8]。在細節護理執行中,針對個案進行深入全面分析,定位風險因素,完善執行細節,從而實現護理風險控制。該文方便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2月手術室患者48例,行常規護理;2020年3—6月手術室患者47例,行細節護理。分組研究,對比差異化護理模式下,手術室中護理安全性變化。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2月48例手術室患者,為A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22~67歲,平均(45.6±8.7)歲;婦科手術4例、泌尿科手術19例、眼科手術11例、骨科手術14例。2020年3—6月47例手術室患者,為B組,男26例,女21例;年齡23~66歲,平均(45.4±9.1)歲;婦科手術5例、泌尿科手術22例、眼科手術13例、骨科手術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已獲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患者知情同意[9];自主意識良好[10];22歲≤年齡≤68歲[11]。排除標準:精神異常[12];孕產婦[13];依從性差[14];預測生存期≤3個月[15]。
A組行常規護理,術前護患溝通,實施常規宣教,說明手術治療主要過程,進行術前飲食、作息管理,根據具體手術內容禁飲禁食。幫助患者進行術前檢查,熟悉手術室環境。控制手術室溫濕度,進行必要消毒、備皮等,做好術中保暖。術中監測患者體征變化,及時上報體征異常,輔助醫師開展手術。
B組實施手術室細節護理:①術前: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病情,簡述手術核心流程和預計耗時,說明每個流程的操作目的,并分析其安全性,結合成功先例,減輕患者壓力,維持其心態平衡,促使患者抱有正向、科學預期。強調術中患者的行為禁忌、配合方式等。與患者家屬交流,安撫其情緒,向其了解該手術治療患者的日常習慣、偏好和情緒的外在表現等。基于患者行為習慣等制訂護理策略。引導和輔助手術患者進行術前必要檢查。②術中:保證環境清潔、無菌,溫度良好、濕度適宜,根據患者禁忌提前調整手術室環境細節。引導患者抵達手術室,幫助其熟悉手術操作環境,通過患者言行、表情等微觀變化評估患者身心狀態,若可見情緒異常,實施心理疏導,可以音樂、交談等方式使患者處于身心放松狀態。部分患者對麻醉存在恐懼感,進行情緒調節,輔助麻醉師完成麻醉工作,將患者身體按手術要求固定在病床上,注重患者隱私,使患者體驗到情感支持和專業支持。手術實施中監測體溫波動,適時予以保溫處理,執行規范操作。局麻患者予以感受征詢。③術后:手術完成,清潔患者皮膚,進行術中器械清點,確保患者體內無器械遺漏。實施保暖措施,護送患者回歸病房,監測患者術后表現,預防并發癥。與患者溝通手術執行情況,并對其與家屬進行健康教育。
術前準備時間:統計術前準備用時,比較兩組護理效率[16]。
護理服務評價:管理組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患者根據主觀感受填寫問卷。管理組統計評分后根據評分分級評定優、良、中、差。①優:91~100分,表示患者極其滿意,護理服務優秀;②良:81~90分,表示患者比較滿意;③中:71~80分,表示患者主觀感受一般,護理服務無優秀表現但未見明顯差錯;④差:0~70分,表示患者不滿意,護理服務不合格。滿意度公式為:滿意度=(優+良)/總例數×100.00%,差評率=差/總例數×100.00%[17]。
心理狀態:①焦慮狀態分析。使用《焦慮自評量表》(簡稱SAS)評估術前術后焦慮狀態變化,評分越高,焦慮程度越嚴重。②抑郁狀態分析。使用《抑郁自評量表》(簡稱SDS)分析手術前后抑郁狀態變化,SDS評分、抑郁狀態正相關[18]。
疼痛程度:利用《視覺疼痛模擬評分》(簡稱VAS)評估患者手術前后疼痛程度,總分0~10分,評分、疼痛程度正相關[19]。
護理舒適度:使用《舒適狀況調查簡表》(簡稱GCQ)評價舒適度,量表分為4個方面,共計30條,從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和環境等方面分析患者體驗,每項1~4分,總評分30~120分,GCQ評分與舒適度正相關。分級評價標準為:①非常舒適:評分>90分;②基本舒適:評分61~90分;③不舒適:評分<61分,舒適度=(非常舒適+基本舒適)/總例數×100.00%[20]。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術前準備時間比較,A組用時(7.21±2.05)min,B組用時(3.23±1.27)min,A組用時多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346,P<0.05)。
兩組護理服務評價比較,B組滿意度97.87%(46/47)高于A組70.83%(34/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差評率2.13%(1/47)低于A組8.33%(4/48),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服務評價比較[n(%)]
干預前,兩組心理狀態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A組SAS、SDS評分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s),分]
?
干預前,兩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A組VAS評分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s),分]
?
A組舒適度(64.58%)低于B組(93.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舒適度比較
手術室收治患者以危急重癥患者居多,此類患者通常病情不穩定,無論是常規外科手術還是微創手術、介入術等,在實施過程中都存在一定風險,護理執行過程中應著重加強細節管理和風險控制,促進手術順利和護理安全。細節護理是在常規手術室護理基礎上形成的更具先進性和完善性的護理模式。
細節護理是針對手術室常見護理風險,基于個案實際情況,分析影響護理安全的消極因素,通過護理質控和細節干預等提高護理質量。相關研究顯示,通過細節護理可促進消毒隔離、器械藥品準備、設備管理以及專業技能等水平全面提升。分別調查該組護理服務評價,分為優、中、差3個等級調查患者滿意度,B組優評與中評總數(即護理滿意部分)高于A組,且優評在滿意評價中的占比高于A組(P<0.05)。
細節護理的執行目的是消除不利因素,促進手術安全、順利和高效率進行。該次研究中,采用手術室細節護理后,術前準備和術中干預質量顯著提升,護理執行效率更高,術中出血較少。相關文獻表明,通過細節護理可提高護理執行效率,針對性防控術中危險因素,減少術中出血量等,與該文結論一致[21]。
在手術室中,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主要是手術室感染、器械傷害、手術實施過程所需藥物器械未進行充足準備導致手術延遲,以及設備使用異常等。手術室安全管理一方面應促進患者安全,另一方面應促進醫護人員安全。應實施規范化、精細化管理,對手術室護理細節提出嚴格要求,避免因為人為失誤導致患者或醫護人員受到器械傷害或發生感染[22]。設備使用前應進行嚴格的性能檢查。手術相關設備具有眾多分類,在手術過程中進行體征監測,指導手術過程等,或者對患者進行通氣支持、麻醉支持等,一旦設備出現使用問題,極易影響手術過程和治療效果,嚴重時可能致殘、致死,危害患者生命健康,護理人員也將承擔法律責任[6]。
護理評價分析,B組滿意度97.87%(46/47)結果顯示該組護理獲得了患者更多認可,該組患者中,除1例(占比2.13%)患者給予護理服務差評以外,大部分患者給了滿意評價,其中65.96%(31/47)患者給予優評,31.91%(15/47)患者給予良評,該組滿意度97.87%遠超A組70.83%(P<0.05)。A組患者中,20.83%(10/48)患者給予護理服務中評,18.75%(9/48)患者給予護理服務優評,52.08%(25/48)患者給予護理服務良評。同類研究中,細節護理組滿意度為95%左右,常規護理組約為80%左右,和該研究數據相近[7]。
兩組中,B組優評65.96%(31/47)高于A組優評18.75%(9/48)(P<0.05),此差異提示B組不僅整體評價較高,且在滿意評價中優質評價占比也較高,B組優評(31例)占滿意評價(優評31例、良評15例)的67.39%;A組優評(9例)占滿意評價(優評9例、良評25例)的26.47%,B組67.39%高于A組26.47%(P<0.05)。滿意度提高顯示該組患者對護理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對護患配合和醫療服務開展具有積極意義。
此外,該次研究中,B組心理狀態表現較好,焦慮抑郁程度較輕(P<0.05),顯示心態比較平衡。與A組相比,B組止痛效果也較好(P<0.05),由VAS評分顯示B組鎮痛護理比較到位。護理舒適度調查表明,B組舒適度較高,A組舒適度較低(P<0.05)。
綜上所述,以細節護理執行手術室患者的干預工作,可促進手術快速、安全進行,縮短術前準備時間,促進圍術期有效鎮痛,幫助患者積極調整心理狀態,提高就醫過程護理舒適度,優化護理評價,使手術治療患者在手術室期間治療體驗良好,增強配合性,使手術室醫護工作可以順利、高效、安全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