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瑤,王佳媛,杜維娜,任瑋瑋
(遼寧省大連市婦幼保健院生殖健康保健中心,遼寧 大連 116033)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種以稀發排卵或無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島素抵抗、多囊卵巢為特征的內分泌紊亂癥候群,臨床上表現為月經稀發或閉經、高雄激素的臨床或生化表現、不孕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關于該疾病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多考慮PCOS臨床表現的復雜性和生化特征的多樣性是遺傳及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及代謝綜合征等病理生理特點越來越受到關注[1]。目前,臨床上針對PCOS患者多在綜合治療基礎上采取炔雌醇環丙孕酮治療,其雖能有效增加PCOS 患者的排卵率,改善雄激素水平,但有重度肥胖、糖耐量受損的患者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可能加重糖耐量損害程度。因此,臨床上在治療PCOS 患者時應對胰島素抵抗進行糾正或改善[2]。二甲雙胍可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然而臨床上對于其與炔雌醇環丙孕酮聯合治療PCOS的療效尚存爭議。基于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68例PCOS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探討炔雌醇環丙孕酮結合二甲雙胍及綜合治療對PCOS患者糖脂代謝及內分泌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68例PCOS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4例。對照組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8.54±2.16)歲;體 質量50~64 kg,平 均體質量(57.26±2.77)kg;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5±1.32)年。觀察組年齡24~35 歲,平均年齡(29.03±2.08)歲;體質量52~64 kg,平均體質量(58.31±2.38)kg;病程1~5年,平均病程(3.19±1.27)年。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20~40歲。②均符合鹿特丹會議所制定的診斷標準:a.稀發排卵或無排卵;b.符合高雄激素或高雄激素血癥的臨床表現;c.存在卵巢多囊樣改變:B 超提示,卵巢一側或兩側分布12 個以上的大小約為2~9 mm 的小卵泡,和/或卵巢體積超過10 mL;以上3項符合其中2項。③3個月內未接觸過任何激素類藥物。排除標準:①存在智力障礙或精神障礙及臟器功能嚴重異常者;②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③合并高泌乳素血癥或甲狀腺、腎上腺等分泌相關性疾病,如高泌乳素血癥、庫欣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常、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與皮質醇增多癥等。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綜合治療結合炔雌醇環丙孕酮治療,綜合治療:①飲食干預:嚴格控制患者飲食,禁食高熱量、辛辣油膩等食物,多食瓜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注意飲食營養均衡。②運動干預:向患者普及良好的運動方式對疾病的益處,并鼓勵患者主動進行運動訓練,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③行為干預:向患者普及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酒、久坐不動等對PCOS的負性影響,鼓勵患者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通過視頻、圖片等多種形式的知識宣教來提高患者對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視度,提高患者改變不良習慣的信心。藥物治療:于月經周期開始第3天時給予炔雌醇環丙孕酮(Bayer Weimar GmbH und Co. KG,國藥準字J20140114,規格:2 mg醋酸環丙孕酮+0.035 mg炔雌醇)口服治療,每次1片,每天1次,連續服用21 d停藥,待撤退性出血第2~4天進入下一療程。
1.3.2 觀察組 觀察組給予綜合治療+炔雌醇環丙孕酮結合二甲雙胍治療,其中二甲雙胍(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370,規格:0.5 g),起始劑量為0.5 g,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逐漸增加劑量,每天2次,隨餐服用;每周增加0.5 g,逐漸加至每天2 g,分次服用。綜合治療與炔雌醇環丙孕酮的方式方法同對照組。兩組均于治療3 個月后評估相關指標。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糖脂代謝指標: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貝克曼庫爾特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型號:AU5800)測定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島素(FINS)指標。②比較兩組治療前及治療3 個月后內分泌功能:應用電化學發光法測定雌二醇(E2)、促黃體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睪酮(T)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糖脂代謝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TC、TG、FBG、FINS 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TC、TG、FBG、FINS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糖脂代謝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糖脂代謝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組別對照組(n=84)觀察組(n=84)t值P值對照組(n=84)觀察組(n=84)t值P值治療后TC(mmol/L)4.56±0.51 4.55±0.53 0.125 0.901 3.78±0.47a 3.35±0.48a 5.867 0.000 TG(mmol/L)1.67±0.62 1.64±0.63 0.311 0.756 1.18±0.36a 0.94±0.31a 4.630 0.000 FBG(mmol/L)5.38±1.19 5.34±1.24 0.213 0.831 4.87±0.82a 4.34±0.76a 4.345 0.000 FINS(mU/L)14.63±3.18 14.59±3.42 0.079 0.938 12.42±3.19a 8.55±2.77a 8.395 0.000
2.2 兩組治療前后內分泌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E2、T、LH、FSH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E2、T、LH、FSH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內分泌功能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內分泌功能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FSH(U/L)6.77±1.41 6.85±1.37 0.373 0.710 5.76±1.34a 4.82±1.27a 4.666 0.000治療后組別對照組(n=84)觀察組(n=84)t值P值對照組(n=84)觀察組(n=84)t值P值E2(pg/mL)53.67±17.52 54.11±17.34 0.164 0.870 35.62±12.28a 26.57±12.34a 4.765 0.000 T(ng/mL)0.68±0.25 0.72±0.23 1.079 0.282 0.46±0.18a 0.39±0.15a 2.738 0.007 LH(U/L)15.92±4.29 16.13±4.22 0.320 0.750 8.41±2.95a 6.15±1.20a 6.504 0.000
PCOS是育齡期女性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生殖內分泌紊亂及代謝異常疾病,目前尚難根治,患者常伴有閉經、多毛、不孕、肥胖等癥狀,嚴重危害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PCOS 的病因尚未明確,多認為其發病可能與一些基因在特定環境因素作用下導致疾病發生有關。PCOS患者的不孕主要與卵泡發育及排卵功能障礙相關,而該現象發生多與胰島素抵抗、LH 水平及雄激素水平相關。其中胰島素抵抗會誘發高胰島素血癥,而高胰島素血癥會引發高雄激素血癥,高雄激素血癥對卵泡成熟具有抑制作用;且高雄激素血癥會導致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異常,進而形成惡性循環[3-4]。
目前,臨床上在治療該病癥時多采取控制患者體質量,降低雄激素水平,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綜合治療是從飲食、運動、行為3方面進行干預,通過改善患者的飲食習慣,調節機體內的糖脂代謝水平,而良好的運動及生活習慣,可有效減輕患者的體質量,進而達到控制血糖、血脂水平的目的[5]。醋酸環丙孕酮具有較強的孕激素活性,能負反饋抑制LH 分泌,從而使卵巢分泌的雄激素減少;炔雌醇對血漿中性激素結合球蛋白的合成具有促進作用,從而降低激素的生物效應,改善內分泌紊亂狀態,建立規律的月經周期,并改善子宮內膜狀態,提高受孕率[6-7]。二甲雙胍是一種雙胍類口服降血糖藥,可有效提高機體內的胰島素受體含量,促進腸道及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吸收及利用速率,進而有效改善患者機體內的血糖代謝水平,對肝糖原異生具有降低作用;同時,二甲雙胍可有效提高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進而有效降低PCOS 患者胰島素抵抗,對內分泌紊亂的惡性循環具有抑制及阻斷效果,達到調節患者糖脂代謝水平及內分泌功能的作用[8]。因此,炔雌醇環丙孕酮結合二甲雙胍及綜合治療可進一步增強臨床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TC、TG、FGB 及FINS 指標均低于對照組,且血清E2、T、LH、FSH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應用炔雌醇環丙孕酮結合二甲雙胍及綜合治療PCOS 患者的效果較好,可有效調節患者的糖脂代謝水平,改善內分泌功能,促進病情好轉。
綜上所述,PCOS 患者采用炔雌醇環丙孕酮結合二甲雙胍綜合治療效果確切,可有效調節糖脂代謝水平,改善內分泌功能,利于病情轉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