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秋韻



2021年初,泰國被英國著名設計雜志《Wallpaper》評論稱:“創意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泰國4.0戰略的主要動力之一,這個國家正用創新驅動經濟的發展。”
在經歷了以農業為支柱的經濟發展1.0、重工業的2.0以及輕工業的3.0后,泰國在2016年制定了高附加值經濟模式的4.0計劃,努力將經濟從依賴于制造他人設計的現有產品轉變為由創新、研發主導的產品。自此,“工業設計與創新”不僅使泰國設計行業在國際舞臺中受到越來越多的矚目,也成為其謀求深度發展的重要抓手。
工業設計,泰國謀求發展的“加速器”
若從經濟上看,泰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但這無礙于泰國的設計行業將謙和樂觀的傳統價值觀融入到包容創新的現代精神里。無論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還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都讓泰國逐漸意識到只有知識創新型經濟才是解鎖發展的那把“金鑰匙”。
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的泰國汽車工業發展至今,已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讓泰國成為了東盟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并享有“亞州底特律”之美稱。
千禧年之后,隨著泰國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旅游業的崛起,過去這個農產品出口國正隨著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逐步向新興工業化國家邁進。
站在時代風口,在泰國政府與各界商會的合作與支持下,泰國創意設計中心(TCDC)于2004年成立。創立之初,時任TCDC主席PansakVinyaratn認為,泰國需要找到加強出口產品的新出路,以保持貿易平衡,因而中心要培養泰國專業設計師和企業領導人的創新能力,并且要發展原創性的設計。至今,TCDC已舉辦過大量聚焦國家設計的專題展覽,多位泰國本土的優秀設計人才得以通過該平臺嶄露頭角,在G-Mark、IDEA等國際設計大獎中幾乎每年都有作品來自TCDC。
經過TCDC十幾年的發展實踐證明,創意文化產業的輸出讓泰國更具備了國際競爭力,設計的重要性已然升級到其國家層面。2016年,泰國工業部趁熱打鐵,聯合該國47家有關單位、部門簽署聯合協議成立了泰國工業設計中心,主管經濟事務的時任泰國副總理頌奇提出,泰國政府已意識到設計對于未來經濟的重要性,希望設計行業成為未來泰國工業4.0的排頭兵。
而為進一步豐富泰國“創新型國家”的內涵與外延,2018年,泰國國家創新局還制定了“創新外交”的思想框架,希望提高國家創新發明系統的國際水平。
為此,泰國在2020年創建了12個創新園區,其中,曼谷(曼谷創新走廊)7個、清邁1個,東部經濟走廊4個。園區中的東部創新經濟走廊和東部數字經濟走廊等新一代科學城項目,甚至可以與中國深圳、蘇州、上海和北京的成功案例相媲美,“創新外交”的政策思想得到相應的務實落地。
識時務者得工業設計之勢
當前,泰國仍未完全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陰霾,昔日作為經濟支柱之一的旅游業“元氣大傷”,工業無疑成為疫后泰國經濟的“緩沖器”——2020年,泰國工業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占比上升到33.1%。
在這樣的新形勢下,泰國未來的工業設計領域還將往何處去呢?
“泰國工業設計還將經歷重大轉型。《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打開了更寬廣的市場,創造了良性競爭,泰國中小設計企業會利用好相應規則,更好地參與地區經貿合作,使其有機會進入不同國家的市場。”談及本國該領域的下一步發展規劃,泰國宣素那他皇家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阿卡蓬·因庫爾博士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需要在工業設計上采取不同策略來形成差異化發展。在彰顯自身獨特性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用戶生態,通過高附加值產品維持品牌價值,為用戶提供及時、高效、專業的交流與服務渠道。”
此外,在阿卡蓬博士看來,現在全球工業設計中的數字經濟比重持續上升,未來泰國的工業設計將側重于發展數字化,并通過國際合作為工業發展開辟新路徑。“我們要講合作,在‘泰國工業4.0戰略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接的背景下,泰中雙方的工業創新合作就已經取得了不少成績。”阿卡蓬博士如是說道。
工業設計與創新拓展中泰合作新空間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泰國必須堅持尋求對外合作,為本國工業引入先進理念和技術。在需求量、設計、服務、價格等方面,泰國與中國在設計產業鏈上的各項合作都把握了正確的方向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所以我認為雙方在工業設計領域的合作將得到持續發展。”阿卡蓬博士一語道出了中泰雙方合作的實力與潛力。
從產業的人才培養機制來看,自2019年起,泰國宣素那他皇家大學藝術學院視覺藝術與設計系就和中國相關院校建立了博士教育方面的合作關系,吸引了眾多中國留學生赴泰國學習設計領域的知識,擴大了該校視覺藝術和設計系在中國的知名度。另外,泰國宣素那他皇家大學也積極聽取中方師生的建議,不斷改進教學安排,讓專業更符合當今社會的需求。
“長期以來,我們堅持泰中雙方在科學和藝術兩大版塊的深度融合,積極拓展交流,以做出面向全球市場的產品為目標,以‘力學篤行,投身當地,帶動發展為原則,每年都為兩國培養出不少青年設計人才。”阿卡蓬博士指出。
而回歸市場本身,中泰兩國企業在工業設計領域的合作已經卓有成效。如中國奧克斯集團、通用橡膠(泰國)有限公司等將新技術、新材料帶入泰國羅勇工業園,填補了泰國相關產業的空白;華為正在與泰國高等教育與科研創新部等部門合作,以合資形式成立工業設計公司。
尤值一提的是,2021年11月6日,中國長城汽車全球首座光儲充一體充電站在曼谷CBD暹羅廣場正式揭牌。不到兩年的時間,從收購泰國羅勇工廠,到與泰方合作推出GWM電動汽車系列,長城汽車已經在泰國市場實現了新能源汽車從外觀設計、細節創新、整車生產、充電樁建設等全工業鏈條布局。
“在RCEP生效、市場開放初期,我認為中方企業應該注重品牌公關上的問題——此處特指用戶語言層面。銷往泰國的商品不僅需要中英雙語,更需要增加泰語,包括泰語的產品簡介、注意事項、易用性等,讓產品能吸引所有年齡段的用戶。”阿卡蓬博士就未來雙方的合作細節提出建議。
同時,為更好地打磨中泰兩國在工業設計領域的合作默契,經過3年發展沉淀的中國—東盟工業設計與創新論壇,成為二者在該領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兩國代表的工業設計靈感與火花在論壇上得以碰撞出新的合作機會。
在往屆論壇上,泰方在論壇上積極為工業設計與創新發聲,與中國—東盟各方共同探討如何以創新設計為企業賦能,促成部分中泰設計院校、企業達成合作意愿。受邀參加首屆論壇的時任泰國財政部副部長娜麗蒙·平育辛瓦,更是高度評價了中泰兩國在工業設計與創新領域的合作,并表示將盡可能為赴泰投資的中國設計企業提供便利。
2021年12月,第四屆中國—東盟工業設計與創新論壇將在廣西柳州市舉行,本屆論壇以“助力共建中國—東盟區域科創中心”為主題,泰國也將緊抓此次機會,就兩國如何攜手實現工業創新發展、共謀疫后工業發展機遇進行深入探討與合作,以期結出更多的務實成果。
·聯系編輯:2969854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