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霞

廣西柳州,一座集工業之強和山水之美于一身的城市,現代工業與青山碧水相得益彰,顛覆了人們對工業城市的印象。幾十年來,柳州工業不斷創新發展,從第一輛車到第一爐鋼、第一臺推土機、第一袋螺螄粉……柳州工業煥發生機勃勃。
回顧柳州工業發展
1958年,中國在柳州設立柳北工業區,是柳州開啟現代工業建設的主要契機。在幾十年的發展中,柳州逐步形成以機械、冶金、建材、化工、紡織、輕工、電力、電子等多產業并存的工業體系,擁有五菱、柳工、柳鋼、柳汽、兩面針、金嗓子等一批老牌知名企業,創造了廣西1/4的工業總產值。
柳工的前身就是1958年建立的柳州聯合機械廠。1958年,廣西工業基礎十分薄弱,于是中央決定在廣西設立三大工業區,其中之一就是柳北工業區。隨之便開始實施柳州鋼鐵廠、柳州熱電廠、柳州聯合機械廠、柳州化工廠、柳州動力機械廠等“工業建設十大項目”。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柳州實行“減稅讓利”政策,1992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進入21世紀,柳州提出“工業立柳, 強市富民”的總體發展思路,和“再造一個工業柳州”的戰略目標,2006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2021年,柳州實施“實業興市,開放強柳”戰略,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制造城,打造萬億工業強市。
如今,柳工成為廣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領先企業,促進柳州優勢產業和產能參與國際合作;柳州鋼鐵廠已是華南最大的聯合鋼鐵企業;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建成投產,成為“中國汽車工業3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
聚焦工業創新,構建發展新格局
作為一座工業名城,柳州也曾經面臨要生態環境還是要工業經濟的艱難抉擇。從昔日的“酸雨之都”變身成如今的“宜居花城”,柳州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近年來,柳州政府和企業通過一系列措施加大環境保護力度。通過燃料結構調整,提高氣化率,降低用煤率;調整工業布局,大批工業企業“退城進園”,改變了工業區混雜在居民區、商業區的情況。此外,柳州市還提出打造“花園城市”,改造提升城市園林景觀。
環境保護穩步推進的同時,工業也在不斷創新發展。近年來,柳州市通過“旅游+工業”為柳州全域旅游整合資源,豐富旅游產品體系、創新旅游業態。目前,柳州市有14家工業旅游資源點,包括柳州工業博物館、上汽通用五菱寶駿基地、廣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等。2020年,工業旅游點接待游客達143萬人次。
今年3月,柳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發布了2021年柳州市工業旅游精品線路,袋裝螺螄粉企業和五菱“神車”成為網紅旅游打卡點,“旅游+工業”的創新模式為柳州探索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徑。
此外,為了謀求更大的創新發展格局,推動國家、地區間工業交流合作,柳州市借助廣西與東盟國家建立的良好國際貿易合作關系,機制性舉辦中國—東盟工業設計與創新論壇(以下簡稱論壇)、“金紫荊杯”中國—東盟工業設計大賽等活動。自2018年6月首次舉辦以來,中國—東盟工業設計與創新論壇在中國—東盟工業合作領域發揮了越來越積極的作用,并已成為柳州踐行國家賦予廣西“三大定位”的有力抓手。
2021年12月,第四屆中國—東盟工業設計與創新論壇暨第二屆“金紫荊杯”中國—東盟工業設計大賽頒獎儀式將在柳州拉開帷幕。這一論壇是中國—東盟工業設計交流的重點活動項目之一,屆時,中國及東盟國家工業主管部門領導、工業設計領域專家和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出席,以期增強中國和東盟多層次的深入交流、中國和東盟工業設計師之間的互動,推動中國—東盟工業設計合作。
·聯系編輯:9544539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