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溪

一個朋友一路向西自駕游,穿越甘肅后實在疲憊,想坐飛機回家,但又不放心愛車托運,于是在朋友圈求助。我告訴他,我老公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沒多久,朋友的愛車安全回家,而且花錢并不多。他很感激,又在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感謝我老公。頓時很多朋友對我說:“你老公現在真能干,交際能力強,做事靠譜,好像換了個人。”
其實,我是先改變了自己,才影響了田林的。
我的大學室友盈盈,上學時和體育系的男生程武談了四年戀愛,但畢業后卻嫁給了別人。她說:“他從不激勵我,贊美我的方式就是自豪地告訴別人我對他很好,甚至比他媽都好。但我很難過,因為這是在變相地秀自己的優越,把我扔到塵埃里。我現在的老公完全不同,他總在別人面前贊美我這個人,跟他在一起,我覺得神清氣爽,而實際上,有了他的激勵,我也確實比以前好了很多。”
盈盈的話讓我反思。的確,如果只是一個人單方面待另一個人好,那是付出,不是相愛;彼此欣賞、激勵、扶持、愉悅才是相愛。
我忍不住一陣內疚。田林在一家汽車公司做技術工作,業務水平其實還不錯,但由于不善交際,他們部門的同事又大多是名校碩士畢業生,而他只是一個普通本科生,因此在單位一直都是典型的螺絲釘。我在單位算是個小領導,加上開朗自信,所以自談戀愛起,我們就逐漸形成了女強男弱之勢,而且越來越明顯。捫心自問,我不喜歡這種狀況,田林肯定更不喜歡。
那天剛好是舅媽的生日,我們一起去聚餐,親戚們見面就夸我越來越漂亮了,我連忙挽住田林的手臂:“因為田先生越來越帥了嘛,我不變漂亮不行啊。”大家齊刷刷把目光投向田林。田林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但笑得無比開心。
飯桌上,一位親戚說他的車震動得厲害,去修理廠修了幾次還是老樣子。我想了想說:“這個問題你可以問我家田先生,他很專業。”大家紛紛期待田林的專業意見。回家的路上,田林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你今天像變了個人。”我故作驚訝:“變好了還是變壞了?”“變好了!”他斬釘截鐵地說。
親戚按田林的診斷去修車,真修好了,于是在親友群里對他又一頓猛夸。從此,我每天找個優點來夸田林,說也奇怪,之前以為這個男人沒什么優點,怎么看他都不順眼,現在用心找,竟還真找出來他一個接一個的閃光點。比如,他開車平穩,方向感強,從不跑錯路;因為他樂于助人,我家曬在樓頂的被子遇上下雨總有人幫著收好送來,還經常會有老人把從鄉下帶來的綠色食材放到我家門口;他話不多,但偶爾有點冷幽默,還很有親和力……
我把這些挖掘出來再崇拜地說給田林聽,他笑得像個孩子。慢慢地,他走路歡快了,腰桿也直了。之后,他把這種氣場和能量從家里帶到職場中,在工作上開始變得主動。之前一些看來不可能的機會,在努力之后,他竟真的爭取到了。
現在,田林越來越好,我有時甚至覺得幸福得有點不真實。我似乎什么也沒做,只是懂得了適時做好老公的首席激勵官。
(紅旗渠摘自《婦女生活》)(責編 懸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