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群
生理性變聲是指青少年從童聲變為成人聲音的生理變化,醫學上把其所經歷的時間叫作“變聲期”。變聲期一般可持續1~2年,最長可持續3年,最短為3~6個月。男孩變聲期一般在14~16歲,到18歲完成。女孩變聲期一般在13~15歲,最遲到16歲左右完成。
變聲期出現的早晚與青少年所處的地理位置、社會環境、生活水平及遺傳基因有關。生活條件好的孩子,變聲期可提前1~2年來臨;生活條件差的孩子,變聲期可延后1~2年來臨。變聲期的長短與地理環境亦有關,南方的孩子變聲期短些,北方的孩子變聲期則長一點。
變聲期可分為3個時期:初期嗓音變化不大,說話、唱歌仍用童聲,但有時會覺得對嗓音失去控制能力,發聲不聽使喚,發高音比較困難,聲音不能持久,有時唱歌會走調或出現怪音。中期嗓音的變化比較明顯,說話聲調變低變粗,雖然聲音仍帶童音,但童聲成分越來越少,成人聲的成分逐漸增加。后期嗓音則已完全變為成人的聲音,但仍有一段時間存在聲音不穩定、控制不自如的現象。
聲帶變化是變聲期的一個重要表現。這個期間女孩的喉部一般會變得狹小,聲帶變短、變薄,振動頻率變高,聲調變得高而細。男孩在變聲期喉頭逐漸寬大,聲帶拉長,喉結突出,聲音也逐漸變得重濁、低沉,嗓音通常要比變聲期前低8度左右。“公鴨嗓”是男孩變聲期的一種特有表現。因為聲帶的充血脹大,聲門會形成各種各樣的縫隙,所以聲音也會從稚嫩變得生硬嘶啞起來。還會出現咽干、咽癢、咽部異物感等癥狀。
男女在變聲期也會存在一些共性,如發聲過多容易出現聲啞,音域變得狹窄,發音容易疲勞,而且說話多了感覺很累,檢查時能看到聲帶局部充血,聲帶變厚,甚至聲帶水腫等相關表現。變聲期的聲帶異常嬌貴,稍不注意就會殃及正常發育的聲帶,如果亂用嗓子,會引起咽喉疼痛、充血、水腫、急性聲帶炎、聲帶小結、聲帶息肉等。輕者導致發音疲倦無力,音調改變;嚴重的可出現聲音嘶啞甚至呼吸困難不能說話,對嗓子、聲帶的發育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由于這個階段嗓子很容易受到損傷,所以,變聲期注意保護好嗓子至關重要。
1.控制說話聲音分貝。說話時要注意聲音適度,盡量不要用太大的聲音,更不要大聲嘶吼。因為大聲吼叫容易引起嗓子充血而讓聲帶受到影響,不利于聲帶的正常發育。高聲喊叫還會對嗓子造成損傷,甚至導致終生聲音嘶啞。
2.控制說話時間及頻率。說話的頻率不要太快,說話的時間不要太久,以免引起咽炎或導致聲帶損傷。
3.注意喉部保暖。盡量不要穿低領的衣服,冬天應注意頸部保暖,避免口腔、喉部受冷。同時要預防感冒,因為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會使嗓子變得干燥、發炎,引起聲帶腫脹和充血。
4.保持規律的生活。早睡早起,堅持適度鍛煉,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對聲帶的健康生長發育大有好處。生活中勞逸結合,每天保證7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后漱口,防止發生咽炎而影響聲帶。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避免急躁、發怒,以防咽喉充血,引起聲帶損傷。
5.保證合理飲食。飲食多樣化,營養、清淡,合理搭配;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溫開水或用菊花、胖大海泡的水,可減少或清除喉腔的分泌物,有利于保養聲帶;不吃油炸、熏烤、辣椒等過于辛辣及過燙、過冷、粗、硬、干燥的食物,戒煙戒酒,避免刺激喉頭與聲帶。
6.適當增加營養。發音器官主要是由喉頭、聲帶、喉結和甲狀軟骨組成,這些器官又是由膠原蛋白質和彈性蛋白質構成的。因此,應多吃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質的食物。此外,多吃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B6的食物,能預防和消除口腔內、唇、舌及皮膚的炎癥反應。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軟骨及皮膚的發育,防治咽喉疾病。
編輯 鮑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