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斯坦布爾面積約5343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400萬,位于亞洲大陸最西端的黑海與地中海之間,有一條至關重要的“黃金水道”,它把亞洲和歐洲大陸分割開來,其中間部分是馬爾馬拉海,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近期,厚厚的黏液大量浮現在馬爾馬拉海沿岸,對海洋生態構成嚴重威脅。這些黏液俗稱“海鼻涕”,是浮游生物包括藻類釋放出的膠狀物質。
形成原因
原本風景優美的海域如今卻令土耳其人苦惱,這海鼻涕其實是一種海洋黏液,類似于平時我們煮肉時湯里面的肉沫,是因為天氣炎熱和水污染引發的,主要成分是微小浮游生物產生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之類的廢料,也就是浮游生物包括藻類釋放出的有毒膠狀有機物質。

歸根結底還是水域受到污染,近期,由于氣候原因馬爾馬拉海變暖,再加上富含營養的污水排到海里,導致浮游生物們失控繁殖,大規模的浮游生物繁殖后聚集到一起,排出的膠裝有機物相互粘連,形成一片厚厚的有粘性的網,最深可延伸到水下30米處。
嚴重后果
攤上這樣一張粘性網誰能不煩惱?浮游生物編制的這張網不僅僅是不好看,更讓附近的海洋生物和人類深受其苦,不清理會給人類和海洋其他生物造成什么后果呢?
捕不到魚:當人們出海捕魚時,一撒網撈上來的全是浮游生物編制的有機物,甚至還會將漁網損壞,甚至有時候會纏繞住漁船的馬達,讓漁船失去動力。
造成海洋生物死亡:這張鼻涕網甚至可在海面上蔓延長達200公里,附近海水質量會很差,大家都知道海洋生物都是靠鰓來獲取氧氣,當海洋生物被這些膠狀有機物裹挾后會造成呼吸困難,時間一長造成大量其他生物窒息死亡,比如魚類、牡蠣、海星等。
危害人們健康:這些黏液剛開始還是一股海鮮味,隨著時間的沉淀慢慢會變成臭雞蛋味,原因在于這些膠狀物不同程度的包裹著許多死亡腐爛的魚蝦尸體,甚至帶著大量細菌體,如果不清理將會危害當地人們的健康。
關鍵因素
早在2007年馬爾馬拉海域就曾出現海鼻涕,只不過規模沒有本次這么大,數百年間,意大利東部海域的漁民時常遭遇這些海洋鼻涕黏液。
有研究人員抽取樣本在實驗室進行分析,分析認為是全球氣候變暖加速了海洋鼻涕的形成,其次是水體污染,營養富足的污水排入大海,引發大量浮游生物瘋狂繁衍。和許多國家經歷過的赤潮一樣,海鼻涕是人類對海洋過度污染造成的。

專家表示:“擾亂食物鏈的全球氣候變化導致了‘海鼻涕的激增。‘海鼻涕主要危害海洋生物。海水溫度的極端變化也會影響它的生長。然而,造成這一現象的最關鍵因素是人為污染。就馬爾馬拉海而言,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廢物隨意排放到海里,是其直接原因。”
土耳其政府相關人員檢查了馬爾馬拉海附近的幾十個排污點,以及相關污水處理設施和污染源。對污染海洋的工廠進行了嚴厲罰款,但還需要開展更廣泛的宣傳活動和嚴格檢查,以防今后再次出現海鼻涕成災的現象。C529CF8C-33C2-4BB4-A0C7-20AD51CBF8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