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宇
毫無疑問,在人類活動信息交流和流動性高頻、全面展開的當今社會,地域和城市之間的辨識度已變得越來越同質化、越來越模糊。這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我們一邊更加希望加入世界一體化的交流,一邊又希望能夠更加清晰地展示城市的完整形象,尋求一種平等的、有存在感的對話和認同。因此,城市概念、文化面目的發掘、建構和傳達就顯得尤其重要。這也就是為什么現在不同國家、地區、城市,都在舉辦各種文化藝術節的原因所在。
青島作為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游城市、以及國際性港口城市,時尚都市的美稱由來已久,城市文化藝術類也是人才輩出。
2021青島國際藝術年展,著力于地緣屬性的凝聚和呈現。選擇、尋找青島地區各個藝術創作方向的,具有獨立思考和原創力量的藝術家和作品進行集中展現,同時邀請、引進國際及國內其他地區的成熟藝術家群體的作品進行交流互動,相互參照、相互學習。比托拉當代美術館館長弗拉多·戈雷斯基、亞洲文化藝術《藍蓮花》雜志創辦人兼主編馬丁·布拉德利、塞舌爾國家藝術基金會主席喬治·米卡爾、加拿大魁北克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創始人之一蓋·蘭格文、意大利米蘭布雷拉美術學院教授賽爾維奧·南尼科拉、菲律賓國家文化藝術委員克里斯蒂娜·谷口、亞非&地中海國際藝術協會主席洛齊、藝術家和評論家林繼昌、著名策展人和藝術家吳震寰等國際藝術界人士受邀作為學術團隊,通過多國藝術家群體及多種網絡途徑的宣推,將“青島藝術”和“青島形象”的城市概念進行有效拓展傳播,進而激發藝術創作群體的創作動力和思維創新,以及更大范圍的美育普及,以此打造一個具有青島地域氣息的城市藝術節。
2021年11月2日,2021青島國際藝術年展在青島市美術館拉開帷幕。這場文藝盛宴由青島市委宣傳部指導,青島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在一個月里,以三個美術館、七個單元內容、國際藝術全球化互動交流方式,全面展現文化藝術的多樣性和專業度。
此次年展共設置第18屆亞非&地中海國際藝術展、島內島外2021(青島)年度藝術文獻展、涾聲為納青年藝術影像展、感受媒介中國藝術家創作邀請展、新瓷語朱振洪當代陶瓷作品展、從敘利亞到青島、青島聲音城市音樂新現場等七個單元內容。
“第18屆亞非&地中海國際藝術展”作為國際藝術聯展主打板塊,涵蓋來自意大利、俄羅斯、美國、加拿大、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德國、比利時、匈牙利、印度、泰國、中國等52個國家的82位代表性藝術家的作品。包括多種藝術門類與形式,在全球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場館,同步以高清大屏的方式進行作品展示。
“島內島外·2021(青島)年度藝術文獻展”邀請青島各高校和本土自由藝術家,同時特邀部分青島籍在外的成熟藝術家共40位組成展覽陣容,包括劉德維、李秀勤、魏青吉等藝術名家。通過收集每一位參展藝術家的年度狀態自述記錄和當年新作展示的方式,展示一份最具有青島藝術“鮮活”狀態的觀看樣本。
“涾聲為納·青年藝術影像展”傾向于新生代的藝術展示,12位藝術家以紀錄片和光影裝置的方式,展現年輕人對時代、科技和流行文化及自我體驗的態度。
“感受媒介·中國藝術家創作邀請展”以命題作文的方式,邀請12位中國藝術家,由主辦方提供媒材(布料),藝術家們自由創作,是一種考驗藝術家創作能力的創新實驗行為,也以此致敬青島的母親工業——紡織業。
“新瓷語·朱振洪當代陶瓷作品展”展示藝術家朱振洪包括瓷版畫、雕塑等在內的當代陶瓷藝術作品四十余件,這些作品顛覆了我們日常對陶瓷藝術傾向于工藝考量的判斷,為公眾帶來一種“異樣”的觀展體驗。
“從敘利亞到青島”展出敘利亞藝術家瓦利德·阿里的四十件繪畫作品,為觀眾提供一場體驗不同地區藝術家創作方向和創作思想的交流機會。
“青島聲音·城市音樂新現場”是青島地區第一次將音樂創作納入藝術實驗的活動,邀請19位青島本音樂人,圍繞青島的“山、海、城、人”,作為主線索展開現場即興創作,為觀眾提供一場“陌生”又親切的視聽盛宴。
在世界趨同的語境里,更需要有異質同構的面目來豐富,才不至流于盲從的庸常。藝術創作強調“內生”、“原發性”的表達呈現,地緣文化作為與創作者距離最近的信息資源,自然地也會在創作過程中成為靈感源泉的組合部分,成為作品表達差異性的依托表征。一句話:能立得住的,首先必須是本我的,才是地域的,也才是世界的。“2021青島國際藝術年展”,一個屬于“青島”的國際藝術年展。637E52C1-AF1E-4963-A7D6-C54025BC3D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