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其中審美觀念也在發生變化。近幾年對建筑表皮的美觀也有了更多的專注。各種新型的可用于建筑的生態材料也隨之開發起來,除滿足建筑材料的實用性外,還能夠迎合大眾的審美,更為重要的是符合現今的環保理念。為了增加鄉土材料在建筑當中的循環利用,降低成本,本文主要通過分析生態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當中的設計應用,討論鄉土材料在建筑中的設計應用,提出一些構建鄉土材料循環利用的策略方法。
【關鍵詞】建筑表皮設計;鄉土材料;策略方法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21-181-03
【本文著錄格式】周衛.鄉土建筑表皮材料美學與生態元素的可持續設計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1,11(21):181-18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江蘇省2020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鄉村文化振興背景下鄉土建筑室內外改造設計研究——以南京郊區為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2020SJA0820。
前言
在現代建筑當中,各種建筑理念如雨后春筍一樣快速增長,同時一些新型材料也開始在建筑當中廣泛利用,其中新型材料在建筑表皮的應用最為直觀一些,對材料的要求也從一開始的美觀到集功能與美觀與一體,設計師也開始追求建筑物除有更多的空間外,對外觀的美感也開始重視,但是在現代建筑當中對鄉土材料的使用并沒有非常合理的進行持續利用,反而造成了浪費。合理利用好鄉土材料在建筑方面的使用,對地域差異的展示有一個直觀作用。因此設計師選擇建筑材料的時候不但要考慮材料的實用性,還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現代建筑在設計過程當中,應該根據不同地區的鄉土材料進行選材和利用,以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進行,這樣不僅可以提升材料的經濟效益,還能夠促進建筑和環境融為一體。
一、鄉土材料的設計利用
鄉土材料主要是由石塊、沙石、磚木、植物等組成的建筑材料,這種材料在建筑設計當中有一定的經濟性,并且可以就地取材實現可循環利用。如果材料在建筑當中應用到位,就能夠很好的體現地域的鄉土文化,反映出當地的地理環境與人文歷史[1]。因為是人民所居住的建筑物,所以對建筑當中所體現出的文化內涵格外重視,因此所應用的鄉土材料就能夠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
另外鄉土材料的應用設計指的是在現代建筑當中將鄉土材料的優勢與文化內涵充分展現出來,讓建筑表觀除了美觀還能夠體現出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設計理念。鄉土材料在現代建筑中如果實現可持續循環利用,除能夠節省成本,使經濟利用率達到最大化外,還能夠在建筑空間內部的細節當中體現一定的裝飾作用,完美的展現建筑物與環境能夠相互協調發展的生態理念。
二、在現代建筑當中應用鄉土材料的意義
(一)鄉土材料能夠緩解城市環境生態
現在城市由于各種建筑物的施工影響,環境氣候也逐漸惡劣,鄉土材料在現代建筑當中的設計應用,對城市環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還能夠解決各種緊缺的材料能源問題。為了達到可持續循環利用與生態效益的目標,鄉土材料作為一種能夠降低成本、就地取材的傳統建筑施工材料,通過現在的施工技術,將鄉土材料充分運用在當代建筑的設計和裝飾當中,不僅可以降低成本,減少資源的浪費,而且對城市的生態環境有一定的緩解作用。由此看來,傳統的鄉土材料在當代設計當中能夠發揮出特定的優勢,這種優勢有利于我國建筑行業實現可續發展的目標。
在一些傳統建筑上,應用了大量的鄉土材料,而這些建筑在拆除之后,就會產生相應的建筑垃圾,這些垃圾的數量不容小覷,但是如果將這些鄉土材料重新利用在一些建筑裝飾當中,就可以變廢為寶[2]。這種重新利用的方式,不僅能夠降低對現代建筑材料的使用率,而且可以降低成本費,對建筑行業的發展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前景。
(二)鄉土材料能夠展現出一定的文化內涵
鄉土材料不僅擁有現代材料的一些優點,而且也包含了地域文化,能夠直觀的反映出當地的生活生產以及歷史發展。鄉土材料在現代建筑當中的裝飾應用設計,不但能夠體現出莊嚴古樸的傳統建筑理念,對當地的文化發展,還能夠起到一定的傳播作用。鄉土材料除了在建筑的表皮空間、細節等部位中有一定的裝飾作用,還可以將建筑與文化結合起來,呈現出一種新型的建筑設計理念。由此而言,鄉土材料在現代建筑方面的再生設計,除能夠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傳承外,還可以促進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
三、鄉土生態材料在建筑表皮當中的具體應用
(一)充分展現出藝術與技術的融合
在現代社會當中,一個成功的建筑物,除滿足一定的功能性外,還應該做到美觀。因此,在構建建筑物的時候,使用的建筑材料,首先要滿足該建筑物的構造方式、材料性能等常規的功能要求,其次,在建筑表皮的材料搭配當中,還應該注意從外觀來看所展示的審美理念,能夠給人一種美的視覺盛宴。另外,建筑師只有全面的了解建筑材料的各種性能,才能夠在選材上通過各種搭配組合更直觀的展示出建筑的外觀美。如果只有美觀的外表,而沒有真正的將材料的功能發揮出來,使該建筑物成為徒有其表的“花瓶”;或者只是功能實用性很強,但是外觀看起來很別扭,這些建筑物都是不合格的,因此一定要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才能夠符合現代人對建筑物的審美要求以及實用要求[3]。
(二)在建筑使用時,注重可循環再生利用
由于人類不斷的開發,各種不可再生的建筑材料資源,導致我國現在部分建筑資源出現緊張短缺的現象,違背了綠色生態理念。因此,對建筑行業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理念,目的是將一些建筑材料通過一定的途徑再次循環利用,實現建筑資源的再生利用,同時還可以避免建筑施工階段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對自然生態增加負擔。舉個例子,漢諾世博會中的瑞士館固定木材的方式是用鋼鎖來固定,在世博會結束之后將沒有受到損害的木材應用到其他建設當中,這就實現了鄉土材料的可再生利用。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再生利用方式應該首先考慮成本問題再進行利用,有的情況下,這種循環利用方式可能會大大高于原來的成本經費。因此,能否更多的開發出一些低能耗再循環的鄉土材料,也是對建筑材料設計專家的一個考驗,這也是實現鄉土生態材料能夠循環利用的重要板塊。
(三)優化設計方案,實現資源利用率最大化
鄉土生態建筑材料與現代建筑材料相比,對環境的協調和緩解有很好的作用,而在建筑表皮使用生態建筑材料也逐漸的成為新型的設計理念。鄉土生態建筑材料是在實現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問題上開發出來的[4]。很多鄉土生態建筑材料在建筑物當中,除能夠滿足基本的功能要求外,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利用自然資源。
另外,在建筑物的裝飾方面,為了降低現代材料裝飾建筑的成本之外,使用鄉土生態建筑材料進行裝飾,不僅可以展現出鄉土材料所具有的歷史文化內涵,還能夠減少成本,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比如,王澍設計的寧波博物館的裝飾設計方面,通過收集具有歷史文化的明清時期的磚瓦,結合現在的混凝土技術設計,在建筑立面表皮上,不僅突出了地域文化,表達了我國歷史發展當中各時期的發展,還節省了大量的成本資源。因此,鄉土材料在建筑物中的應用設計,能更好的節省出大量的材料資源。
(四)材料在建筑屋頂的再生設計
建筑屋頂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材料的使用方面,也需要建筑師認真考慮。在建筑屋頂裝飾設計中,采用鄉土材料進行裝飾,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節省材料,比如在現代建筑當中,一些建筑師就會采用在建筑屋頂使用瓦片設計出屋頂之后,采用木材或者磚石來設計平面等結構[5]。比如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接待中心的屋頂,就采用了瓦片和木材料作為屋頂的建筑材料,幾乎整個屋頂裝飾和大部分建筑結構都使用的是鄉土材料。鄉土材料和現代的建筑技術進行高效結合,不僅能夠提高鄉土材料相比于過去的優勢,并且在建筑結構當中實現了廢棄材料的可持續再生利用,達到了循環利用,提高生態效益的目標。
(五)鄉土材料在建筑細節方面的裝飾設計
應用鄉土材料進行建造,不僅能夠滿足建筑的功能性要求,還可以實現地域文化的展示和傳播,更為重要的是能夠節省材料,降低成本。筆者在一些普通的建筑構造當中,對鄉土材料的各種循環利用也是非常廣泛的,比如在拆除一些簡陋的建筑構造時,在人為的刻意留存下一些磚瓦進行二次利用。同樣的,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當中,在樓梯圍欄的裝飾當中,其實所選用的材料就是常見的鄉土材料——木材料;在立面窗戶的設計時也選用的是以木材為材料進行裝飾。在建筑大師王澍的作品當中,經常能夠看到使用鄉土材料作為建筑裝飾,這對傳統鄉土文化的傳承起到積極推廣的作用之外,在建筑的細節裝飾方面也節省了大量的成本費用。[6]
(六)在鄉土材料的選取方面,需要注重建筑所表達的情感
建筑表皮所選用的材料,除要滿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外,還應該注重人文精神。建筑表皮的美觀是以建筑材料為基礎,所以在選取建筑材料時,應該結合設計師的情感表達,選擇合適正確的鄉土材料進行正確組合。因此,設計師在選取建筑材料時,不應該只考慮材料的美觀程度,應該將設計出來的建筑所表達的情感精神放在首位,再去選取正確合適的鄉土材料進行外表上的裝飾,體現出設計師的情感表達。建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它的文化內涵應該與人民的需求契合,而現在城市的大部分建筑就存在千城一面的建筑問題,有的建筑只是單純的模仿國內國外的經典建筑來進行構造卻忽略了國人的居住習慣,或者只是選擇一些新型的生態材料去設計建筑都是缺乏綜合考慮。至于這個現象,需要建筑師在設計建筑和選擇建筑材料時,應該基于建筑師與所設計的建筑的情感表達進行選材和組合。
(七)選擇鄉土材料進行建筑時應該有創新想法
雖然現在很多鄉土材料應用在建筑表面時,采用了新的設計理念與構造方法,為了以后的建筑提供了先前的經驗。但是鄉土生態建筑材料應用設計到建筑當中,只是一種新型理念的應用基礎,設計師應該更多的將建筑功能和形式進行結合,在選擇鄉土材料時,應該考慮入住建筑物的居民生活習慣和基本要求,在具體的實踐當中多思考問題,比如在選擇鄉土材料時,結合材料的優點與缺點與將要入住的居民生活習慣進行對比,思考哪種鄉土材料才能夠既滿足居民入住的要求,又可以降低成本,實現材料可再生利用[7]。如果只是為了追求豪華與美觀而不斷的使用一些豪華的建筑材料進行建造,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實際生活當中,也不能夠體現出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價值與文化內涵。所以說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根據鄉土材料的優勢與缺點,當地的居民習慣進行對比分析,采用一些創新性的設計想法搭配出一套合適的設計方案,可以滿足建筑實用與美觀集于一體,也能夠降低成本,實現生態經濟循環效應。
另一方面,鄉土材料在建筑構造當中會受到地理環境以及生態氣候的干擾,有的時候如果利用不當,就會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所以建筑師要考慮地域環境與氣候的影響,針對建筑物的不同結構和不同功能要求選擇合適的鄉土材料進行構造,同時為了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可以將一些鄉土材料與現代建造技術進行結合,節省使用現代建筑材料的資源之外,可以體現出生態環境與建筑相互協調發展的理念。將傳統鄉土材料與現代建筑設計手段進行結合,除能夠發揮出鄉土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最大優勢外,還能夠在建筑物身上看到傳統與時代的結合,更能夠體現出文化傳播與時代發展共同進步的影子。
四、結語
綜上所述,鄉土生態建筑材料給建筑行業提供了更多的空間與發展機會,最近幾年建筑師在設計建筑時使用生態建筑材料,也有了很多成功的先例,將功能實用性與外在美觀性集為一體,實現材料的循環利用,節約稀少的現代材料資源,體現出了鄉土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效益、生態效益等優點;建筑師身上又肩負著人民居住環境安全的責任,不僅要達到可持續發展目標,而且要使建筑物能夠安全穩定,還要體現出鄉土材料在建筑使用方面的文化內涵與情感精神,這些對現代建筑師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因此,為了實現鄉土材料在日后建筑設計方面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建筑師所設計的建筑方案也應該做到更加的創新豐富,實現建筑物集功能與美觀于一體,符合人們的需求,實現生態可再生效益。
參考文獻:
[1]司化,楊茂川.現代建筑表皮的構成材料探析[J],美與時代(上),2011(6):89-92.
[2]李潔.表皮建構的材料策略——2010上海世博會國家館的深層解讀[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6(4):113-115.
[3]梁建超,楊茂川.地域性室內設計中鄉土建筑素材的應用[]].山西建筑,2016(9):12-13.
[4]王紅英,唐艷冉.鄉土材料在景觀設計中的生態效應[J].湖北工業大學學報,2018(3):57-60.
[5]張明瑩. 基于生態材料的建筑表皮設計[J]. 中外建筑,2014(10).
[6]方藝真,賈佳一. 生態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的應用與人文影響[J]. 房地產導刊,2015(12):446-446.
[7]吳敦倫,胡瑞. 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生態運用探討[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1):1-4.
作者簡介:周衛(1977-),男,江蘇灌云,講師,研究方向為建筑改造設計、建筑室內設計、建筑文化研究。